观察记录:别让孤独围绕她

作者:杨虹莉  来源:  上传时间:2016-06-13

    观察时间:20151O22日上午940

  观察地点:柠檬班教室

  观察记录人:杨虹莉

  今天的柠檬洋人街和往常一样“开张”了,小朋友们有序地进入到各个区角开始游戏。和往常不同的是,小朋友们今天都是手牵手进入区角的。因为,今天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在区角中和至少一位同伴一起游戏。有的孩子很主动地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我们一起玩好吗?”有的孩子在任务开始前已经找到平日里最熟悉的同伴和他一同游戏;有的孩子东张西望寻找同样还在区角外的同伴……

  就在这时,那个孤独的“身影”再次出现了。还是在那个角落、同样迷茫的眼神、同样无趣的表情,乐乐又一次陷入了困惑。显然,今天她看起来更加焦急,因为老师交给她的“任务”(和至少一个同伴游戏)似乎很难完成了。

  艰难的尝试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那个孤独的身影还在区角外游离。从她的眼神里看得出来她很着急,很想加入其他同伴的游戏。但显然她不知道如何开口让别人接纳她。看着同伴们两个、三个玩得异常开心,乐乐似乎就要哭了。在这期间,我一直呆在离她不远的地方,仔细地观察着她的举动:她一边观察一边选择可以交往的对象,两只小手局促地在衣服角上揉来揉去。她在“柠檬故事屋”旁蹲了下来,几个小朋友挤在故事小屋里,用手偶开心地讲述着故事,快乐的笑声不断从小屋里传出来,乐乐竖起耳朵倾听,不时也跟着微笑。接着,她的身体向前倾,小脸向小屋再一次靠拢了一点点。几个小朋友在小屋外看到了乐乐,热情地招呼他:“乐乐,我们一起玩好吗?”乐乐抬头看了一眼招呼她的同伴,迅速转身离开了故事小屋。

  接着,乐乐又来到了人比较少的小超市,小超市里几个小朋友有的扮演营业员正在结算商品价格,有的推着小推车正在购物,有的小朋友坐在一旁正在分享“购买”来的关食。乐乐也坐了下来,伸出小手,拿起旁边小朋友的“饼干”,做出非常好吃的样子,挤出脸上的笑容,对旁边小朋友说:“饼干真好吃!”坐在一旁的月月好像没有听到乐乐的话,开心地和其他小朋友继续着游戏。见桌子边上的几个小朋友不愿意和她交往,乐乐又凑到收银台前:“这里的钱都乱了,我来帮你收一下。”正在忙着收银的浩浩不干了,一把推开了乐乐:“我先来的!”接着,又向站在一旁的我求助:“杨老师,我先来的,乐乐抢我的钱!”本打算不介入的我,只能中立地说:“乐乐,你得先征求了同伴的同意才能加入别人的游戏。”我以为,乐乐会借势向同伴发出请求,可是她闷闷不乐地离开了。

  孤独的游戏

  乐乐又在教室里游走了一圈,还是没能加入同伴的游戏。在美工坊停了下来,一个人拿了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开始画画。为了能再一次激发她与同伴交往,我走到乐乐身边,也找来一张白纸,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小姑娘,并故意大声地说:“这是漂亮的乐乐。”听到这话,乐乐停下手中的画笔,转过头看着我,我在画中的“乐乐”旁边又添画了很多花朵,一座房子,还没等我画完,乐乐已经转头离开了。她走到桌子的另一头,坐下来,埋着头开始画画,她的画里没有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些线条和几个圆圈。画完这些东西以后,乐乐停下来,开始看旁边区角的小朋友游戏,一直到活动区时间结束。

  意外的结果

  活动区时间就在乐乐的不断犹豫和徘徊中结束了,等小朋友都安静下来以后,我开始对今天的游戏活动进行点评。和往常一样,小朋友们叽叽喳喳说起了自己今天的收获。“我和三个同伴一起玩了。”“我和伊伊在超市玩了收银员的游戏。”“我和小壮一个当医生一个当病人。”“我们一起搭了一座房子。”……我观察到坐在位置上的乐乐,正不安地听着旁边小朋友的讲述,不时抬头看看我又低头用脚踢着前面小朋友的椅子。

  为了让乐乐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帮助她建立自信心,我特意用欣赏的口吻说:“今天,你们都学会了和同伴一起在活动区中游戏,非常棒!但是,今天杨老师还发现,我们班有个小朋友虽然没有成功地在活动区中找到合适的同伴,但自己玩也有很大的进步呢!”我一手牵起乐乐的手,一手拿着乐乐刚才那幅不太成功的画作,故作表扬地向大家介绍乐乐的作品:“来,乐乐,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今天的作品吧!”我的举动让这个孩子似乎更加不安了,乐乐慌张地走上台,紧张地看着下面的同伴,双手死死地抱着她刚刚画出来的画,一点儿没有开口的意思。看到她僵持在这里,我又一次发出了主动申请:“乐乐,让我看看你的画好吗?”乐乐没有回答,只是埋着头,双手依然死死地拽着她的画。那时,教室里异常安静,没有一个小朋友大声说话,都盯着我和乐乐。最后,我鼓起勇气从乐乐的手里“拖”出了她的画。就在画从她手里离开的那一瞬间,乐乐开始全身发抖。乐乐的举动让站在一旁的我和李老师都非常意外,李老师迅速走上前抱住乐乐,我以为乐乐只是因为胆小,不敢在大家面前说话。所以我再一次自作主张地对乐乐的画进行了“解读”。“解读”完毕,所有小朋友也为乐乐“献上”了鼓励的掌声。

  原本以为通过这样的鼓励,乐乐应该会很开心了,也应该会在同伴中获得自信了。可是,乐乐的举动再一次让我吃惊。乐乐从全身发抖演变成无声的哭泣,并转身离开了。一个人径直走到了杯架旁,蹲在角落里,双手捧着杯子,一个人孤独地蹲坐在角落里。无论老师和同伴怎样邀请她,她都不愿意坐到椅子上……

  一次特别的反思

  反思,是一个老师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如果每次反思都能看到自己的亮点和长处的话。坦诚地说,在这一次活动区观察活动中,我是一个失败的老师。我贸然地用自己惯常的方式对待这个有点“特别"的孩子,我所施予的教育并不是她真正需要的。因此,孩子才会在过程中表现出不适应和不愿意。如果当时的我能够停下来,忽略她的特殊行为而不是过多的强调行为结果,也许她不会有这样的反应。如果我等待,等待她从自我中自然地走出来,也许她能获得更多的快乐。在反思中,一切“如果”都不存在了,只能从现状与结果中分析问题的出处以及解决办法。

  观察结果分析

  ()乐乐社会性交往中的问题分析

  我根据乐乐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针对乐乐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制作了观察记录表(见附表),并拟定在接下来的活动区活动中持续关注乐乐的社会性交往问题。根据观察记录表,在乐乐活动区时间里,乐乐参与的交往共有1O次,其中主动性交往7次,被动交往3次,效果反馈中,积极反馈2次,消极反馈7次,无反馈1次。从乐乐进入班级到此次活动区观察记录,我关注到乐乐身上反映出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某次活动的偶然问题,进一步分析,这些行为背后折射出了乐乐在社会性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针对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结合观察记录表和对比《指南》,不难发现乐乐在人际交往、与同伴友好相处、自尊自信自主三个能力层次中与同龄儿童间的差异性。造成乐乐出现社会交往问题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我们再一次进行了反思分析。

  ()乐乐行为背后的潜藏原因

  根据此次观察记录,我与班级老师一起开启了一次有针对性的“特殊对话”:“乐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帮助她走出孤独?

  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将乐乐平日里的表现情况进行了汇总。根据乐乐社会性交往的现状,以及家庭代养问题,我们分析出乐乐行为背后潜藏的原因:

  1.环境适应能力不强

  乐乐来到我们班级已经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里,我们很少听到她的声音,她总是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而很少与他人交流。在和同伴的相处中,也总是听到她哭泣的声音,对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掌握较少。今天的活动区观察,也充分反映出,乐乐还不能完全适应班级的集体生活,对周围的同伴和老师也还不是完全的信任。

  2.家庭关系不和谐

  乐乐生活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里,父母并没有离异但长期分居,爸爸妈妈都非常爱她,但是家里的氛围非常不和谐。父母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并都不愿妥协。他们在乐乐身上“实验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并期待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因此,乐乐就成了爸爸妈妈的“皮球”被踢来踢去。她自信心不足,但又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她对待事情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但总是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爸爸妈妈对乐乐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爸爸对她有时非常严格,有时又非常溺爱。妈妈在心情好的时候总是对她关爱备至,但如果遇到妈妈心情不好,乐乐就变成了妈妈的“出气筒”。这样长期分裂的家庭教育氛围,导致了乐乐对他人不信任、在集体生活中不知所措、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等问题。

  3.教师行为的不适宜

  在此次观察活动中,我作为幼儿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在处理今天乐乐的活动区活动时,也表现出自己的一些问题:过于急切、没有以个体的角度关注到乐乐的心理活动。其实,在我拿走乐乐画时,乐乐表现出了不安,说明在她心里,这幅画是她自己的,是属于她一个人的。而我盲目地将画拿走,从乐乐的角度来看就是剥夺了属于她的东西,让她产生了不安与不知所措。而我看似“好心”、自作主张地介绍乐乐的画更让乐乐感到了难堪。

  ()别让孤独围绕她

  1.建立合理的观察记录计划,全面深入分析寻找解决办法

  针对乐乐的个案,我运用观察记录表对乐乐社会性交往中主动交往、被动交往的次数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为了更好地找到乐乐社会性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适宜的教育方式,我拟定并制定了下一次观察记录分析量表,将从乐乐的亲子交往、同伴交往两个子目标入手更全面地了解乐乐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2.加强家园互动,引导家长关注并找到合理的配合方式

  通过分析,我们基本寻找并推断出乐乐社会性交往问题的由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也制定出了“2+1”的家园沟通方式:

  “2”:针对乐乐的父母,我们每月分别约谈两位家长来园针对同一问题与老师沟通;

  “1”:邀请乐乐的父母在每月共同参加班级的家园活动,例如:家长义工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

  我们预期通过这样细致、特别的方式了解乐乐父母在教育问题中的分歧,并引导他们用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寻找到教育的共同观点,并坚持一致地对待乐乐的教育。

  3.从教师出发,用“慢养”的心态支持乐乐的个性化成长

  针对乐乐的情况,我与班级老师一起制定除了我们的个性化成长方案:慢养+支持;以一颗包容的心态鼓励乐乐,减少对她的过多关注,加强与乐乐的肢体语言交流,另一方面淡化她的恐惧感,一方面用更自然的方式提升她对班级活动的兴趣;鼓励她更多地参与班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来,发挥她热心服务、自主能力强的优势支持她的成长。

  “慢养”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教育选择。通过此次活动区观察记录,我发现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来成长,盲目地纠正,以“经验主义”的方式对待所有的孩子,并不一定能有效支持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并支持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也绝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将工作落实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中。   

附表:

                                  乐乐活动区观察记录表

                             ——社会性交往能力分析

交往形式

目标子行为    

时间段     

行为 方式

反馈效果

1.口头语言   

2.行动  

主动交往

 无     

观察:她一边观察一边选择可以交往的对象,两只小手局促地在衣服角上揉来揉去。  

940950

观察  

无反馈

她在“柠檬故事屋”旁蹲了下来,几个小朋友挤在故事小屋里,用手偶开心地讲述着故事。快乐的笑声不断从小屋里传出来,乐乐一边竖起耳朵倾听,不时也跟着微笑。   

9501000

观察聆听   

积极反馈

她的身体向前倾,小脸向小屋再一次点靠拢了一点

10051010   

肢体口头    

积极反馈  

乐乐来到小超市,找了一个位 置坐下来,伸出小手,拿起旁边小朋友的“饼干”。做出非 常好吃的样子,挤出脸上的笑容。对旁边小朋友说:“饼干 真好吃!”      

10001005

口头

消极  反馈

见桌子边上的几个小朋友不愿意和她交往。乐乐又凑到收银台前:“这里的钱都乱了,我来帮你收一下。”  

10101015  

口头

消极  反馈

乐乐停下手中的画笔,转过头看着我,我在画中的“乐乐”旁边又添画了很多花朵,一座房子,还没等我画完,乐乐已经转头离开了。

10151020

观察

消极反馈

她走到桌子的另一头,坐下来,埋着头开始画画,她的画里没有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些线条和几个圆圈。画完这些东西以后,乐乐停下来,开始看旁边区角的小朋友游戏,一直到活动区时间结束。

10201030   

观察

消极 反馈   

被动交往

几个小朋友在小屋外看到了乐乐,热情地招呼他:“乐乐,我们一起玩好吗?”  

10051010

口头

 消极反馈

正在忙着收银的浩浩不干了,一把推开了乐乐:“我先来的!”   

10101015

肢体 口头

消极反馈

为了能再一次激发她与同伴交往,我走到乐乐身边,也找来一张白纸,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小姑娘,并故意大声地说:“这是漂亮的乐乐。”

10151020

口头 肢体

消极反馈

摘自:《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6.02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教师案例分析:忽视幼儿年龄特点,匆忙开展社区活动

下一篇:案例分析:“小红花”真烦恼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