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常识系列活动方案――各种各样的种子

作者:许建红 赵卫东  来源:学前教育  上传时间:2007-11-27

 

更多有关自然角精彩内容,请关注教师网2012年专题—— 

 

 

常识活动《番茄和黄瓜》进行到品尝环节时,有幼儿主动发问:番茄里面一粒粒的是什么?我告诉他们是番茄的种子,随即让他们找找黄瓜的种子在哪里。幼儿很感兴趣,找到后异常兴奋。针对幼儿普遍对“种子”感兴趣和小班下学期幼儿的认知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以种子为主题的活动方案。


 

活动一找种子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蔬菜和花草树木等都有种子。


 

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找水果的种子。


 

利用每天饭后吃水果的时机,和幼儿一起品尝、讨论:


 

(1)你今天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有种子吗?


 

(2)找一找它的种子在哪里?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找得兴趣盎然,每天都有新发现。


 

有一天吃香蕉,幼儿说:“老师,我找不到香蕉的种子。”教师把香蕉纵切和横切,引导幼儿观察。


 

当幼儿终于发现果肉中的小黑点,并得到老师肯定的回答后,异常兴奋,争相宣布:是我先发现的!


 

2.找蔬菜等农作物的种子。


 

(1)谈话:我们知道了苹果、梨都有种子,那么青菜、萝卜、毛豆有没有种子呢?


 

幼儿有些茫然,继而议论纷纷。


 

(2)通过“家长园地”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寻找蔬菜等农作物的种子。


 

(3)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让幼儿介绍、展示自己找到的种子。


 

(4)把幼儿带来的种子依次放入种子盒中,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自由观察,为制作种子标本做准备。


 

评析:教师善于捕捉偶发事件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抓住幼儿的兴奋点组织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活动二制作种子标本


 

活动目标


 

初步学习简单制作种子标本,对种子产生认知欲望,发展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的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1.出示枇杷种子,提问:你认识这颗种子吗?


 

2.出示黄豆、西瓜、水稻的种子,提问:你能说出这些种子的名称吗?


 

3.出示苹果、梨、葡萄3种外形相似的种子,提问:谁能把苹果的种子找出来?


 

(提问逐步提高难度,激发幼儿内在的认知需求。)


 

4.师:让我们来想个好办法,一下子就能找出你想找的种子。


 

1:画个苹果放在种子旁边。


 

2:在苹果种子旁边做个苹果。


 

5.师小结:画好果实剪下贴在挂历纸上,做成图标,把相应的种子粘贴在图标下就成了种子标本。


 

6.幼儿自选喜欢的种子,绘制相应的果实图标。


 

幼儿大多数选择四五种种子,且多是绘制较简单的水果类。教师提醒可利用现成的图标后,蔬菜、粮食、树木的种子也受到了幼儿的青睐。


 

7.将种子用透明胶固定在相应的图标下(教师协助幼儿完成)。


 

8.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评析:活动设计的各个环节都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创造性为出发点,既让幼儿的发现成果得以展示,又巩固了已有的知识,便于幼儿更好地观察。


 

活动三认识种子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按种子大小、颜色、能否食用等明显特征进行分类,知道种子的用途,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比较和积极思考的意识。


 

活动过程


 

1.展示教师准备的种子,让幼儿自由观察。


 

提问:你能说出这些种子的名字吗?


 

识别有困难的种子可参看图标。


 

2.教师:这么多的种子,我们来把它们分分类。


 

(1)教师提示可按“能否食用”把能吃的种子放在盒中,不能吃的放在篮子里。


 

(2)让幼儿想一想还能怎样分(鼓励幼儿相互议论)。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分的?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引导幼儿发现可以按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来分类。)


 

1:把水稻、黄豆放在一起。枇杷、苹果、青菜、西瓜的种子放在一起。


 

2:把枇杷、黄豆的种子放在一起(比较大),苹果、西瓜、水稻、青菜的种子放在一起(比较小)。


 

3:把青菜、黄豆、枇杷的种子放在一起(是圆的),把水稻、苹果、西瓜的种子放在一起(有点尖)。


 

3.师:你知道种子有什么用处吗?


 

1:西瓜、南瓜、水稻的种子可以吃。


 

2:枇杷的种子可以种,会长出枇杷树……


 

教师和幼儿一起得出结论:有的种子能吃,有的不能吃;种子都能种植,发芽后长成小苗,长大后会结果。


 

评析:教师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兴趣转移点,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


 

活动四种种子


 

活动目标


 

尝试种植,提高探索兴趣和持续观察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劳动意识和竞争意识。


 

活动过程


 

1.种植活动


 

(1)激起幼儿种种子的愿望:你想知道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吗?出示教师为幼儿准备的小盆、小铲子及各种种子。


 

(2)请幼儿选一种种子,和种子标本图对比,确认是什么种子。


 

(3)教师讲解示范种植过程:在小盆内挖开土,放入种子,然后盖上土,最后浇上适量的水。


 

(4)幼儿尝试种植,在盆上贴上相应的种子图标和自己的姓名(教师随机提供指导和帮助)。


 

大部分幼儿选择了蔬菜类种子,能按正确的步骤进行种植,但挖土深浅、浇水量不易掌握。


 

(种植活动不作为本系列活动的重点,旨在激发幼儿继续观察。)


 

2.观察、管理


 

一两周后,部分种子出土了,有的还没有动静。


 

(1)教师和幼儿一起每天观察,比较种子的生长情况。


 

1:我种的青菜籽发芽了,长出了两片小叶子。


 

2:我的蚕豆也发芽了,比他的青菜长得高,叶子也比较大。


 

3:我的黄豆怎么还没发芽呢?


 

(2)与幼儿一起挖开土观察,了解、分析种子不发芽的原因。


 

有的种子,如毛豆已烂了,是因浇水太多;有的种子埋得太深,难以发芽。


 

(3)帮这部分幼儿重新补种,以保留其对种子的关注关趣。


 

评析:幼儿自己种植、自己管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在和同伴种植情况的比较中,又培养了幼儿观察力、比较能力及初步的竞争意识。


 

活动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把发芽的种子各自带回家管理,并以观察画的方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再把小苗移栽到园内种植园地中,使该系列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编后


 

关于种子,按照传统教学内容,通常安排在大班进行,而这个从寻找→种植的系列活动却使小班孩子自始至终沉浸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之中。


 

活动设计的成功,不仅在于教师不断抓住幼儿的兴趣,发掘教育价值,生成活动,具体活动目标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更主要的是教师没有把系列活动仅仅视为过去心目中的“上课”,而是将教育真实地渗透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如,教师借助幼儿吃水果这一日常生活环节,作为支持孩子寻找种子的探索活动,让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动中逐渐积累相关经验。不难想像,如此的师生互动和教师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相比,对孩子、对教师都会是自然的,毫无压力的。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系列活动――我和蚯蚓

下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设计――端午节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圣诞元旦主题活动集锦
幼儿园圣诞元旦主题活动...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