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先生制”在幼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邬平 来源:奉化市教育局 上传时间:2013-12-11
“小先生制”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管理中,通过在班级常规管理、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应用“小先生制”,可以明显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
一、应用“小先生制”的原由
幼儿园的孩子,生活经验缺乏,依赖性较强。更由于特殊的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一旦出现了问题,往往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随即产生了告状、攻击性等行为,而在这过程中,面对一班几十位孩子,教师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也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筋疲力尽。但幼儿园孩子极易受同伴的言行影响,产生模仿、学习的愿望,并视之为榜样。“小先生制”课题研究,在这种环境背景之下因势利导地展开了。如何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性,如何提高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管理能力,如何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都是“小先生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
二、“小先生制”的实施途径
“小先生制”归根到底其实就是把孩子看作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日常管理的参与者,也是教师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表现。
1.班级常规管理中的“小先生”。
班级常规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为幼儿创造良好交往的条件。班级里的事,适当地让幼儿“参政议政”,制定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树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如班级里的饮水机边总都是水,每次擦干了,可幼儿喝了水后又湿了。湿湿的地面,幼儿很容易滑倒,踩了以后到处都是黑黑的脚印。每次喝水的时候都说要排队,可是到最后还是挤来挤去,地上都是水。这时,可以请“小先生竹来说说地上都是水的害处,应该如何解决,由幼儿来制定常规。经过讨论得出:拿杯子,倒水,放杯子的时候都要排队,倒好水后从右边走到旁边去喝水,这样就不会弄湿地了。通过由幼儿做“小先生”,制定班级喝水常规后,饮水机边都是水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偶尔有幼儿没有排队,也会有幼儿提醒他排队。
2.教学活动中的“小先生”。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有部分幼儿在自己操作的阶段,会和老师说:“我不会,老师帮帮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机会,请能力稍强的幼儿来做“小先生”,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同时提高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讲解示范过后,往往会有部分幼儿还没有动手就说:“我不会”。这时,教师可请画的快画的好的幼儿来做“小先生”帮助那些不会的幼儿,“小先生”一边说,一边示范画,和不会画的幼儿一起完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交往能力语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兴趣。加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5.游戏活动中的“小先生”。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能很好地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区域活动中采用“小先生”制,通过“强弱组合”的互补,能有效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弱组合”是一种互补的组合,是能力较强幼儿与能力较弱幼儿的组合。
能力强的幼儿知道当前活动的目的和需求,能发挥其组织能力。而能力弱的幼儿在同伴的带动下能够自然地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如在建构角的活动中,能力强的幼儿会设计好将要建筑的物体图形,然后分配好该组合中每个幼儿的任务,有的拿积木,有的负责搭积木,有的负责安放各个物体。很快,该“强弱组合”的幼儿组,很快就有一个建筑雏形出来了。在美术角,体育角等区域活动中也可以通过这种“强弱组合”的互补,使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合作能力,交往能力。
4.自由活动中的“小先生”。
教师为幼儿创造条件,支持幼儿,由幼儿投票选出“小先生”处理班级的突发事件,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激发幼儿自主解决问题主动性。在实行“小先生”的时候,特别应强调在自由活动和等待环节中,遇到问题,可以告诉。小先生”,由“小先生”处理。最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的幼儿向教师打小报告,但是经过教师的示意,都告诉“小先生”了,“小先生”也颇有样子地解决起幼儿之间的矛盾来。一段时间后,幼儿就能积极地做“小先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班级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常规也好了很多。
5.家庭教育中的“小先生”。
“小皇帝”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因此我们的小先生不能只生活在学校这个自闭的环境里,我们要让他们走出校园,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历练自己。在家庭,我们与家长联合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早上从起床开始,穿衣、刷牙、吃饭,都要实行自理。晚上,要向家长汇报一日“小先生”的情况,将“小先生”制延伸到家庭。
三、“小先生制”的实施原则
在实施“小先生”制时,教师必须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1.“支持”与“指导”并重。
由于幼儿特有的年龄特点,要求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鼓励与赞许,同时也要针对“小先生”们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指导,共同探讨需要改进之处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当好“小先生”。
2.“收”与“放”同行。
信任孩子,并不代表没有原则地将所有权利都交予孩子。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还是应该注意保持好活动过程的整体节奏,师生合作或是生生合作可交替进行,以避免混乱,失去了“小先生制”的根本意义,真正做到收放自如。
5.“强”与“弱”交替。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自身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在开展“小先生制”的过程中,教师们首先要对所有孩子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摸清孩子知识准备和能力状况,把不同能力的幼儿放在不同的“岗位竹上担任“小先生”。此外如果一味让能力较强的幼儿担任“小先生”也会挫伤能力较弱幼儿的自信心,所以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合作者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共同来担任“小先生”的角色,并加以鼓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管理能力。
四、结语
在幼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证明:陶行知所提出的“小先生”制对于今时今日的幼儿教育而言依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当每个儿童都成为自己的主人时,他们的进步就像美丽的花朵一样越开越艳。
摘编自《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6.117~118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第一学期12月:现代教育技术...上官飞雪阅读人气:1075
-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本土文化教...空谷小鱼阅读人气:995
- 第三学期11月:多媒体教学在...上官飞雪阅读人气:1121
- 幼儿园管理中的若干问题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310
- 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作...月牙儿阅读人气:1711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关于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想听...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1088
- [园长管理]幼儿教育教给孩子什么?阅读人气:1615
- [教师工作]幼儿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yingqun阅读人气:18605
- [园长管理]幼儿教育怎么避免小学化倾向?liujuan阅读人气:2613
- [教师工作]如何利用“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枫叶红阅读人气: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