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优课回归到常态课
作者:刘颖 来源: 上传时间:2016-06-07
文章从分析幼儿园评优课剔除“捣乱幼儿”的现象入手,指出当前幼儿园评优课出现的突出问题,明确评优课应回归到常态课,应摈弃浮夸的“表演课”,打造真实的“常态课”。
当前,幼儿园举行评优课的现象非常普遍,评优课上很多教师设计精到,幼儿反应热烈,但这只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结果,而不是全部的过程。有些教师为了能上出优质的评优课,不惜剔除平时“表现不好”的幼儿,有的甚至干脆借用其他班幼儿。针对这种作秀“表演课”的现象,笔者认为真实的常态课更能引领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发展。
评优课:浓墨重彩
幼儿园评优课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和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推动力量。但是不少评优课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表演味道浓烈的评优课,已然失去了真实性和其应该承担的示范作用。目前幼儿园评优课的突出问题如下:
1.教育目的的异化
幼儿园评优课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但是部分教师却无视幼儿的发展需要,视评优课为名利的抓手,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表演课”和“选秀课”获得学年考核奖金,争取良好的社会形象等。平日里“表现不好”的幼儿自然便会被这样的教师无情地剔除,因为他们干扰了这些教师的“形象工程”。这时候的教育纯粹是为了功利化的结果,幼儿不再是教育的主体,而可悲地成为“教案剧”的“配角”,而那些“捣乱”的幼儿甚至连个旁观的机会都没有。
2.教育过程的高控
在当下有些评优课上,鲜有淘气的幼儿,鲜有真实的生命跃动,鲜有现场的智慧较量。教师的教学过程偏重于课堂预设,忽视教学的动态生成。为了确保预设目标的达成,避免“节外生枝”,教师高度控制整个教学场域;为了避免一些幼儿的“偏差行为”影响活动结果,教师无情地剥夺了这些幼儿学习知识的权利。
常态课:不施粉黛
这里所说的常态课是相对于评优课而言的,指的是教师在常规状态下向幼儿传授知识、传输技能、传递情感的课,呈现的是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的学习体验过程。常态课的重要特色如下:
1.教育过程的真买
真实是常态课的基石,没有肆意的渲染、雕琢,课堂犹如在大自然中盛开的鲜花,充满朝气和活力。这里有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弹性的“教案”,有课堂的合理“留白”,有自由的空间,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由地思考和想象。常态课要求“以学定教”,要求教师掌握学情,从幼儿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幼儿的情况,构建真实的课堂,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2.教育对象的参与
常态课强调学习主体参与到位,将幼儿的学习状态视为常态课效果的试金石。教师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为逻辑生长点,反思自身教学问题,评估教学质量。教师创设平等的教学氛围,为每位幼儿搭建言说的平台,精心设计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帮助每位幼儿提高参与的热情,获得参与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
幼儿课:本真回归
评优课浓墨重彩,但常态课洗尽铅华呈素姿,更接地气,更贴合幼儿。在此,笔者建议评优课回归到常态课,原因如下:
1.教育公乎的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也强调幼儿受教育的公平性,认为幼儿无论智力、语言等如何,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即使平时“表现不好”的幼儿也有受教育的权利,教师不能剥夺这些幼儿与同伴一起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是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社会的合理制度设置。现代社会将平等受教育权列为基本人权,这是其基础价值之一。而教师剔除“表现不好”的幼儿这种行为与教育公平的理念相违背。幼儿教师意识上的排斥,导致了一些幼儿缺乏与同伴分享学习的机会,这些幼儿被教师的权威边缘化,造成了在受教育权和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
相较于评优课,常态课摈弃不合理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能保障全部幼儿均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的实施。
2.幼儿发展的要求
很多人会说,幼儿教育活动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并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国内很多幼儿园都张贴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标语,然而,当教师因为幼儿“不合作”而狠心剔除之,他们是为了孩子的什么呢?有的人会说,这些被排除的孩子只是暂时离开而已,还会回到班里继续上课,而且很多孩子在其他班玩得也很高兴。但是这些孩子中,有的失去了与同伴共享学习的机会,有的失掉了自尊和自信,有的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的丢失了对教师的尊敬和信任。也许幼儿暂时并没有觉得排除在外有什么不好,但是他们可能会被同伴贴标签,可能会被教师扣帽子,等到多年以后,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再来理解他们在幼儿园发生的一切的时候,他们可能只剩下不美好的回忆。标签理论认为,人们的自我认知与社会互动密切相关,人们往往会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自我观念建构。教师的这种变相贴标签行为容易使幼儿产生习得性失败心理,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不利。常态课包括了所有幼儿,对幼儿一视同仁,幼儿在心理上不会觉得自己与其他幼儿不同,降低了贴标签的概率。
3.教师发展的要求
常态课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流程均属于常态,不掺杂教学失真的作秀式的虚假,能保证教学的自然形态,因而不会影响评委对其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和研讨,这样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常态课“平实”的教学风格更具有研究性,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更值得反复研究和推敲,这样打磨出来的课程更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常态课的教学方法不博眼球,力求务实,贴近幼儿,从而使课程更加有效。例如,一次“合理拿玩具”的安全教育常态课,教师首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拿玩具才是合理的,幼儿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因为不是评优课,所以教师给予幼儿更多开放的空间,让更多的幼儿开口表达。正因为这些幼儿都参与了讨论,在最后拿玩具的实践环节幼儿表现得很好,没有出现安全问题。表面上看,幼儿的积极讨论制造了课堂乱的现象,看似浪费时间,但其实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如果是评优课,教师不会有那么多时间给幼儿自由表达,反而不利于幼儿的体验与表达。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对“淘气”幼儿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与“淘气”幼儿的真实对话和互动,正好能考验教师的教育素养。毕竟幼儿是“活物”,“淘气”幼儿恰能为课堂增添灵动的色彩。这些对教师也是很好的锻炼。
如果我们能从评优课回归到常态课,从明星教师教学才情的聚焦回归到对普通课堂幼儿自由学习的关注,从重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回归到教师和幼儿间真实的对话,那么真实有效的课堂常态就会开始浮现,教师和幼儿的发展就会处于良性循环。
摘自:《幼教博览》2016.05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对丰台区教育活动评优教案及实...gege阅读人气:2251
- 让孩子回归自然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926
- 让孩子回归自然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980
- 教育活动评优---说课中存在...gege阅读人气:1730
- 感受常态教研gege阅读人气: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