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取向的园本教研实施探究
作者:张璐璐 白丽萍 来源:吉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11-03
摘要:生态取向的学前教育研究强调从学前教育的现场和情景出发,着眼于解决学前教育的实际问题。园本教研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教研机制,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教育实践的具体背景,旨在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其本身的内涵与生态取向的学前教育研究理念契合。因此,我园开展了生态取向的园本教研活动实施的探究。
关键词:生态取向,园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儿童发展
近年来,随着运用多学科视角生态地考察人的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学前教育领域内也出现了生态取向的教育研究,即研究学前教育要将其放到它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中,研究它与环境和背景因素间的互动关系,注重教育现场和情景,旨在解决学前教育的实际问题。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学前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本身有诸多模糊、多变的特征;同时,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体差异性以及对教育活动的干预介入使得教育现象愈加错综复杂,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从学前教育现场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生态研究,在关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园本教研是一种基于实践行动的学前教育研究,是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方式。[易凌云.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现状——对北京市幼儿园的调查.学前教育,2005,(5).1而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必须是生态取向的,即园本教研应是将幼儿教育放在具体的教育背景中考察,着眼从教育实际出发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而开展的教研活动。[朱家雄.幼儿园园本教研再议.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6).1可以看出,有效的园本教研是基于教学现场的、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教学实践者、教师自身要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和解释,这三项核心特质是与当前学前教育研究中所采取生态取向的质的研究理念相契合,如强调研究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强调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强调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强调研究的描述和解释功能等。[薛烨,朱家雄著.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60.]基于此,我园在实践中也开展了生态取向的园本教研实施探究,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让教师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自主研究的积极性。
一、生态取向的园本教研活动实施过程
有效的园本教研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反思与实践相结合,需要良好的设计策划、有效的组织管理策略和活动结束前的总结与归纳。
(一)选题。园本教研的根本是要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改进实践,促进教师和幼儿的有效发展和成长。因此,我园教研的选题均来源于实践工作。首先,选题可以来自于管理者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环节中深入观察而发现的问题;其次,由于教学实践问题是幼儿园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是幼儿园里发生的“真实问题”而非“假象的问题”,因此,选题也可以是来自于一线教师在保教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二)设计与策划方案。明确选题后,管理者即从教研目标、教研内容、教研形式方面围绕共性问题设计活动方案,以便更好地引领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我园是自主性游戏活动和主题活动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因此教研活动以解决教师游戏材料的确定和投放、幼儿与活动材料互动、主题活动目标制定与组织等共性问题为目标,从某一个区域或主题内的某几个方面或维度提出问题而开展教研活动。
(三)开展“倒逼式”教研。由于园本教研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扎根”式研究,遵循的研究逻辑是归纳的,而非假设——演绎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为了证明,因此,我园选择“倒逼式”的教研组织形式。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进入现场进行非参与式观察并进行记录,回到教研活动室后分为若干小组,按照已经设计好的教研问题进行研讨,并将小组内不同的观点进行记录。最后由每组选择一位代表与全体教师进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教研组织者会在针对本次活动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对教师进行问诘,即针对一个问题对教师进行追问、反问,引发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并深入讨论。
(四)归纳总结。由于园本教研以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为目标,所以,在每次研讨活动或者某个主题系列研究活动结束前,归纳与总结是尤为必要的。这既是对教研过程中教师观察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进行梳理与提升,也是帮助教师总结梳理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上升为理性,以此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五)实践与检验。由于园本教研的选题来自于教育实践,因此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归纳总结得到的经验、方法等研究成果是否能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行为、促进幼儿的发展,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鉴于此,我园会在本次活动之后给予教师一定的时间来检验教学办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把其中遇到的问题汇总,设计与策划下一次教研方案。
二、命题式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目前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活动存在着多种模式,不同的教研模式在研究目的、内容、所需时间和场合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但是彼此在功能上是相互补充的,都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除上述常规教研活动外,还探索了命题式教研活动模式。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研训部组织的“贯彻《指南》《条例》,观察解读儿童”主题教研活动中,我园承担了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学习故事”交流活动,教学园长作为中心发言人回答基地幼儿园提出的问题。借助需要回答的问题,教学园长组织园内主班教师开展了命题式教研活动,探索新的园本教研模式。面对基地幼儿园提出的问题:“在开放、自主的体育游戏中,教师投放了器械材料,但在进行一段时间后,一些幼儿却用这些低结构材料玩起了安静些的娃娃家等角色游戏,这样就背离了体育活动目标,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做?”教学园长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并作出判断,组织教师开展了命题式教研活动。
(一)仔细研读基地幼儿园提出的问题。教学园长对教师是在什么大环境背景下开展的互动、教师投放了怎样的器械材料使幼儿出现的这样的状况进行了思考。同时,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生理和动作特点,即小班幼儿易掌握单一的动作,而技巧性动作难以接受,喜欢玩同一类游戏尤其喜欢角色化的内容,以独立运动为主,由此判断这一情况可能会出现在小班。因此,决定采用“教师对教师”的方式回应问题。
(二)教学园长从两个阶段、不同层面进行教研。第一阶段,将问题抛给教师,并从“是否出现此类现象(或类似现象)”和“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讨交流。第二阶段,开展实际案例分析,采用“倒逼”的方式提出问题,请教师在现场认真回想曾经组织的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从“投放材料(玩法)一持续时间一典型行为表现一目标”四个方面研讨。在交流研讨中,教学园长将教师分为三组,教师都会结合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小组内选出一位教师到前面与大家交流。在教研活动结束前,教研员汇总教师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炼出教研结论。
(三)介入活动、有效投放材料,引导幼儿主动学习。通过命题式教研我们发现,我园的幼儿也会出现基地幼儿园遇到的情况,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季节气温、幼儿活动量、投放器械材料单一和幼儿性别等因素有关。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教师可以采用语言引导、平行游戏的行为方式介入幼儿的体育游戏活动。由于幼儿是在与他人、环境和事物之间的互动和互惠关系中学习的,因此,教师可以选用材料为媒介,根据具体情景提供材料,让材料之间产生互动关系,支持幼儿继续主动地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观察幼儿的面色、汗量、呼吸状态、动作质量、精神状态等,关注幼儿的活动强度并适时调整运行量。同时,我们在第二阶段的教研活动中梳理出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常用的投放材料,包括软飞盘、塑料圈、沙包、鞭子和球(包括报纸球和皮球)等。这些材料在投放时要兼顾其功能性和层次性,即游戏需要的主材料和辅助材料相结合,让幼儿保持游戏兴趣,增加幼儿户外游戏互动时间。针对不同的投放材料多表现的典型行为,我们找到了《指南》中相对应的幼儿运动发展的目标,如“辫子”这种材料的典型表现行为是“追逐、分散跑并躲避他人的碰撞等”,对应《指南》中的目标“具有一定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在这一阶段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材料投放、材料玩法、每种材料的典型行为表现和活动目标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摘自:《学前教育新视野》2015.04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走进房山长沟,感受园本教研gege阅读人气:1120
- 有关园本教研中行政的参与问题哆啦A梦阅读人气:1597
- 谈教研员在园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秋水依叶阅读人气:1288
- 幼儿园园本教研情况调查表翘翘阅读人气:1817
- 园本教研方法培训之一“叙事研...翘翘阅读人气: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