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的记录与分享
作者:魏迎迎 来源:中国科学院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01-12
科学活动中最核心的两个内容即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相较而言,实践操作属于个体式动态活动,幼儿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能利用眼、鼻、耳、口、手等多种感官进行探索,兴趣很强烈,注意力也会相当集中;交流分享则属于集体式静态活动,因为是个体的展示,容易出现分享者说不清、倾听者听不进的普遍情况。
转变记录形式,让幼儿说得清
对于集体分享时幼儿说不清的问题,经过观察与研究,我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原因一:与幼儿记忆发展水平有关系。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和追忆能力正在发展,所以会出现实践活动中幼儿的无意记忆与分享环节的内容不符,记录时发现的问题很可能到分享时已经遗忘,导致说的和记的不是一回事。原因二:幼儿的记忆内容凌乱化,片段化,随兴趣的变化而改变。原因三:幼儿对于记录缺乏相关经验,而教师提供的记录形式和方法单一,幼儿不知如何按照教师的要求表达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导致最后的记录不清楚,内容不全面。
针对这三点,总结以下几个方法帮助幼儿“记得住,说得清”。
边看边说,丰富记录经验
首先,对于缺乏记录经验的幼儿而言,打破固定的记录形式,鼓励幼儿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所看、所闻、所想、所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前期组织的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探索时间,引导幼儿调动多感官发现,不必急于让幼儿做记录。此时的分享交流活动应与实践操作活动同步进行。教师及时帮助幼儿记录想法,丰富幼儿的记录经验,引导幼儿学会表达。如在中班组织的科学活动《比较观察桔子和橙子》中,每位幼儿手拿一个桔子和一个橙子比较观察,及时说出发现,由教师帮助记录。活动中,教师用问题“你看到(闻到、听到、摸到等)的桔子和橙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调动多感官进行观察,再通过提问鼓励幼儿说出记录的方式。比如,教师:“桔子皮是粗粗的,怎么表示‘粗粗的’呢?”幼儿:“画一个桔子,上面都是黑色的点点。”(教师记录)教师:“‘粗粗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幼儿:“不舒服。可以画一只手上面打个叉,表示摸着不舒服。”(教师记录)教师:“这个想法不错,还有什么摸上去是‘粗粗的’呢?”幼儿:“木头,木头摸上去粗粗的。”教师:“我们也可以画一根木头,表示桔子摸上去粗粗的。”(教师记录)教师:“现在怎样表示橙子‘滑滑的’呢?”
通过问答式的记录方法,教师及时记录幼儿的观察结果,并通过不同的提问,引导幼儿学会用具体符号、抽象符号或借助相近事物方法,表达自己的具体见闻和抽象感受。
一张白纸,扩大记录空间
在幼儿掌握一定的记录方法、有初步的记录经验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记录。此时,教师切忌为幼儿准备表格式记录单。表格式记录单仅仅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内容固定、单一,但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关注的内容很多,兴趣点不同,关注内容也各不相同。表格式记录单属于高结构材料,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容易使幼儿失去记录的兴趣。
所以,“一张白纸”是幼儿在记录初期阶段最喜欢的表达平台。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幼儿可以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使用各种表征符号表现答案,也可以表现自己的发现,为个性化的展示提供更大空间,在交流分享环节吸引不同的幼儿乐意去听。
教师协助,搭建记录支架
教师在幼儿操作记录的时候,怎样了解幼儿的记录内容,帮助幼儿记录得更清楚呢?很多教师想到现场拍照,但也带来困扰:只能反映一个瞬间,无法记录整个动态活动。由此,我们发现一种“照片追踪”法,使记录更有效。当教师抓住某位幼儿的新奇想法时,不要只拍一张照片记录,而要把幼儿在实践过程中重要的几个环节或有代表性的几个步骤拍摄下来,这样的系列图片更能帮助幼儿在分享环节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然,有条件可以拍下短小、有重点的视频,相对更能记录精彩过程,在分享环节也会更加吸引幼儿。
幼儿记录过程中,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配合记录。教师要不断巡回指导,了解每位幼儿的想法与记录内容,拍摄或录制幼儿新奇的想法与遇到的问题,还可带一支笔,在幼儿的记录旁进行重点备注。在分享环节,如果幼儿记不清,教师只要参考备注,适当提醒,相信幼儿能够很快回忆出自己的记录内容。
丰富分享方式,让幼儿听得进
分享环节经常会出现“一人分享、个别倾听、多数走神”的普遍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自我中心”的年龄特点使得幼儿第一关注的是自己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原因二:分享环节时,教师或幼儿一人讲解,与倾听者缺乏互动与共鸣,使得倾听者兴趣不浓。原因三:分享交流形式单一,内容重复,使得幼儿失去倾听兴趣。
于是,我们经过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以下有效方法。
集体、小组、同伴分享相结合
分享环节,除集体分享外,小组分享和同伴分享更能满足不同幼儿进行自我表达的愿望。所以,组织一定时间的小组分享与自由结伴分享,能够调动幼儿表达与倾听的兴趣。
分享前提问,分享中互动
教师在分享前要使幼儿明确分享的内容,而且为吸引幼儿认真倾听,要提前提出要求,分享中要随时与倾听者进行互动。如在科学活动《对比观察桔子和橙子》的分享前,教师提问:“谁能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大家认真听,一会儿你要说出和他不一样的发现。”分享中提问:“谁还有不同的发现?”“谁和他的发现一样?”“谁也发现这点不同,请举手。”这样不断地互动,并产生共鸣,幼儿才会一直认真倾听。
场景重现,实境模拟
单一的口述分享不能长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口述分享时配合教师拍摄的图片与视频,更能吸引幼儿。在幼儿分享的过程中,对于大家有疑问或不确定的表述时,可以采用场景重现的方法验证幼儿的说法,这样更有说服力也更加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科学活动《对比观察》的分享环节,一名幼儿说:“丝瓜被切开的面是圆形的,黄瓜被切开的面像小花的花瓣一样。”其他幼儿产生疑问。于是老师与幼儿再次拿出切开的黄瓜与丝瓜进行对比验证,从而使幼儿获得准确的直接经验。
由此可见,科学活动的分享环节不仅仅是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经验回顾,还能帮助幼儿更全面地记忆、了解活动,有机会表达发现,验证困惑,在教师鼓励下进一步探索。希望以上的方法策略对教师组织科学活动的记录与分享环节有所帮助。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记录表在幼儿科学发现活动中的...菟丝花阅读人气:1199
-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张楚阅读人气:1710
-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张楚阅读人气:1697
-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创...丰台三幼闫晓英阅读人气:1991
- 第二学期4月:浅谈多媒体课件...上官飞雪阅读人气:1139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业务管理]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幼儿...快乐教师阅读人气:2477
- [教师工作]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眼睛变魔...花瓣雨阅读人气:2186
- [教师工作]教学活动中,孩子聊的很起劲怎...地瓜收到阅读人气:513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快乐天使阅读人气:845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规...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