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活动中学习与发展——以“小豆苗”种植为例
作者:郝凤翎 来源: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11-24
我园面积不大,但我们充分利用墙根、楼顶平台、阳台、窗台等空间开展种植活动。种植活动不仅带给了教师们惊喜,也助推了孩子们的成长。现以种豆苗为例加以阐述。
案例描述
1.缘起
在一次与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瑞芳老师关于生活化课程的交流中,我们欣赏了常老师的两张照片:她亲手种植的黄豆苗。那豆苗大约五六公分高,密密麻麻地长在一个泡沫盒里,绿油油的煞是喜人。这可是真正的有机蔬菜。当时我就想:种豆苗这么简便易行,能否让幼儿进行这项活动呢?于是,我当即存了照片,并请教了种植方法。
第二天晨间自由活动时,我把洗出的两张照片贴到了自然角。宁宁和怡怡等几个人马上围了过来:“老师,这是什么啊?”孩子们看起来很好奇。“你们想知道?那去多找几个人来看看,说不定有人知道呢。”不一会儿,自然角就被他们挤满了。“你们讨论讨论,有了结果告诉我。”我抽身“撤退”,把“空间”留给了孩子们。
早餐后,孩子们果然有了答案,告诉我说“这是豆苗”。我接话道:“没错,这是黄豆苗,很有营养的一种菜。谁知道豆苗是怎么种出来的吗?”听了这一问题,孩子们炸开了锅,有的说“是用豆子种出来的”,有的说“是从土里种出来的”,有的说“是从水里长出来的”,还有一个孩子形象地说:“小豆苗是从豆子的‘肚脐眼’里冒出来的。”……而然然和灿灿则几乎同时喊出来:“老师,我们也种豆苗吧!”看来,我的想法也是孩子们的愿望哦。
2.我们种豆苗
我把照片揭下来贴到白板上,并请全体幼儿讨论种豆苗需要做些什么准备。朋朋说:“需要一个盒子。我家有这样的保鲜盒,盛海鲜的。”“我爷爷家也有。”……几个孩子附和道。“要是没有保鲜盒怎么办?”我问道。“用花盆。”小磊轻声说道,“我奶奶用花盆种香菜。”看来不少孩子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接着,孩子们还讨论了种子、土壤什么的,最后他们决定自己回家收集种子和种植器具。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孩子们亲手种下了自己的豆种。他们在盒子或花盆里装上大半的土,再密密麻麻地撒上一层豆粒,然后盖上约一寸厚的土(我注意到孩子们带的土不太一样,有的是花市上买的营养土,有的是工地上的黄泥土,有的还掺着沙粒……),最后浇透水。由于我园与五龙潭公园仅一路之隔,所以便与公园管理处取得了联系,教师可随时带孩子们去公园内取水,让小豆苗喝泉水长大,成为真正的有机菜。
豆子种下去后头两三天没什么动静,心急的孩子天天去看、去浇水,悉心照料。三四天之后,豆芽儿陆续冒了出来,引来孩子们一阵阵惊叹。一次区域活动,我偶然发现有孩子在美工区画“蝌蚪文”般的画作,仔细一问,原来是在画小豆苗。我趁机问:“原来小豆苗长这么大了呀,今天好像又长高了些,是吗?”孩子们积极回应:“长高了”“都站起来了”“比昨天高了”。听了孩子们的话,我又趁机补了一句:“要是我们能把小豆苗的成长记录下来该多好。”这一说又引发了孩子的共鸣:“对呀,就像我们的成长记录二”我于是进一步问:“你们打算怎么记录呢?”孩子们纷纷献计献策。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商量,最后确定了以画为主的记录方式。孩子们自己设计了观察记录表,画了一些格子,每天用一格,上面可画画,也可写数字,仔细地记录小豆苗的成长。也有孩子创新方式,比如朋朋用一本台历来记录,引来几个孩子效仿。
这期间,豆苗生长的一些现象引起了孩子们的思考。菲菲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一起种下的,但我的豆苗还没有冒芽呢?”怡怡不明白:“怎么我的豆苗有的都快长得有我小拇指那么高了,有的才刚刚冒出头来呢?”童童疑惑:“为什么有的豆瓣上有黑的圆点呢?”……对于孩子们接二连三的问题,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引发孩子讨论或让他们回家去查资料、请教家长或专业人士。我们也请农作物专业工作者来园参与孩子们的讨论。孩子们还尝试种下不同的种子(如残缺的豆子、正常的豆子、煮熟的豆子),给予不同的生长条件(种在干、湿不同的土里甚至浸在水里),然后观察豆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自主学习和亲自试验,孩子自然而然得到了答案。有了这样一些体验,孩子们更想了解关于“小豆苗”的更多秘密了。
3.小豆苗基金
小豆苗一天天长大,等到豆苗长到十公分左右、长出两片小小的叶子时,就可以收获了。最初,孩子们把豆苗拔出来,用剪刀剪掉根须,食堂师傅拿肉丝炒豆苗,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孩子们边品尝边议论,这景象真令我们兴奋。后来,活动“蔓延”到了中小班。随着收获越来越多,我引导孩子们探讨“豆苗多了怎么办”。最后,孩子们决定“卖菜”。于是,在离园时段,孩子们在院里摆起了菜摊,一包(至少可以炒一盘)两元、三元地“卖”给了家长。家人都可以品尝孩子们的劳动成果了。孩子们十分自豪,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种的喝泉水生长的有机菜啊!对于卖豆苗所得的钱,孩子们一时想不出处理方法,我便建议先把这些钱放在数学区里进行分类、整理、存放。孩子们面对这些一元两元五元十元的纸币还有大大小小的硬币十分感兴趣,对“钱”有了真切的认识。之后,我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怎么处理这些钱。怡怡曾跟爸爸妈妈参加过慈善活动,她提议成立一个“小豆苗基金”。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我带头鼓掌,提议被一致通过。接着,在我的指导下,孩子们还选出了基金会的“理事长”“会计”“出纳”和“监督员”等,怎么保存、如何使用这些钱,都得经过全班幼儿讨论决定。然后由基金会的“任职人员”去操作。班上有小朋友生病了,可买点小礼物去探望;哪里有需要帮助的人,可出钱表达关爱之情;甚至还可给灾区捐款……钱虽不多,但满满的都是孩子们的爱!
分析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随着小豆苗的成长而不断成长,我感受到了这一活动所蕴含的多重教育价值。
种植对幼儿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知识与技能、探究方法等科学素养的培育有直接的作用。就拿种豆苗来说.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知道并学会了豆子的不同种法(如可以浸在水里,也可以种在土里,种在土里的绿色豆苗比水生的黄色豆芽更有营养),他们从讨论种植方法、做种植准备工作到进行豆苗的种植、生长管理,了解到了浇多少水、什么样的土质会使豆苗长得更健壮、怎样给豆苗施肥、用什么肥料最环保、出现黑斑是怎么回事等许多植物生长的知识,掌握了初步的种植与管理技能。同时.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得以充分激发,他们还明白了所有的事情里面都有学问,遇到问题要用科学的办法去解决的道理。他们崇拜知识渊博的专业技术人员,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爱科学的种子。
种植活动中同样蕴含着巨大的社会性教育的价值。由于种植周期比较长,需要他们的耐心和细心,由此培养了坚持性与专注精神;当遇到问题时,他们共同探讨,相互帮助,培养了合作互助品质;“会计”“理事长”等社会角色体验让孩子懂得了劳动的辛苦与美好,使他们初步认识到生活的美好需要亲手来创造,形成了热爱劳动、积极生活的态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进行观察与记录,更需要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原因,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孩子们动脑思考用什么工具测量、怎么量、如何记录、最后到哪里去得到这些工具;他们努力发现了问题,并思考通过什么渠道去获得信息来帮助解决问题……这些过程都很好地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思维、获取信息等学习能力。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灵妖阅读人气:1836
- 教育部,正式印发《3-6岁儿...折翅的燕子阅读人气:1344
- 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猫儿teamo阅读人气:1397
- 浅谈在“做中学”活动中发展...雪飞扬阅读人气:1258
- 教育部正式印发《3-6岁儿童...雨后春山阅读人气:1233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幼儿园不适合种哪种植物?小蝶阅读人气:1691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快乐天使阅读人气:822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规...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994
- [教师工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小白阅读人气:6494
- [业务管理]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幼儿...快乐教师阅读人气: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