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中的“我”

作者:王瑶  来源:  上传时间:2012-10-10
表层的我——我是一个教育“改革者”
 
正值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来临之际,我们的教师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并参与了这次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可以说人人都在说,说的是:我是如何运用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具体包括皮亚杰、蒙台梭利、陈鹤琴、陶行知等国内外教育家的思想。个个都在做,做的是: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课程方式的改变,从单一的传授课堂到多向互动的操作课堂,从传统的布置教育环境到如今的创设教育环境,从原来单一的幼儿园教育到现在的家园互动、亲子乐园等等,忙得不亦乐乎。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我在课改。但终其实效如何?绝大多数教师是一头雾水,仍在问:“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有效的?”。
 
记得我园有一位中年教师,准备上一节关于以“天”为主题的公开课,选择的内容是“下雨了”。共六个教学环节:一、引子:“下雨声”;二、教师示范唱并提问歌词内容;三、教师拿出一张歌词内容,让幼儿对着歌词学唱;四、分组学唱;五、幼儿创编歌词;六、根据场外配班教师画的图谱来创编。课后,听课教师们提问,这节课到底是解决幼儿哪方面的目标?回答是“创编”。又问:到底是音乐课,还是语言创编课?回答是“音乐课”。这下可把听课的教师给搞糊涂了。但这位教师反而说:“这是一节音乐课改的综合教育课。”
 
音乐课的课改就不要音乐的技能技巧吗?就不要幼儿的生活经验吗?就不要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表达与表现吗?综合不是拼盘,这句话每个人都会讲。对“下雨了”这节音乐课的综合应是什么?幼儿对下雨的生活经验没有吗?对大、小雨感受的经验没有吗?如果有,音乐下雨的节奏感到哪里去了?等等。教师根据幼儿的这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介入到哪里去了?最使人感到困惑的是,这位教师还认为,这是课改的音乐综合教育课。
 
教师是很认真、很真诚、很坦然的。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她认为自己在很认真地改革,按照《纲要》的精神在做、在实践。你们搞主题,我们也搞主题;你们搞瑞吉欧,我们也搞瑞吉欧;你们搞综合教育,我们也搞综合教育。为什么实践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呢?
习惯的我——我是一个教育改革的障碍者
教育改革不能远离教师的教育实践,教师自己要置身于教育实践之中。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以一个“行动者”的角色进行的。其教育改革的内容,是自己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方式,结果也直接涉及到自己以往的教育思想所导致的效果。因此,教师对教育改革的实质性问题就很难摆脱其固有的教育观念的影响,难以脱离习惯性的思路和模式,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改革的阻力。而令人遗憾的是,有好多教师到目前为止还没认识到这一点,只知道自己是改革者,不知道是在革自己的命,更不知道革自己的命是何等艰难。
曾记得,当我们的教师在大讲让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时,虽然讲得有声有色,但到实际操作时,却把幼儿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在操作课中,连画画的报纸、笔、纸张都要教师分发到每个幼儿的手中,才可以作画。当教师在大谈尊重幼儿,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本的教育时,而一到课堂就开始“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某某小朋友到白兔组,某某小朋友到乌龟组”……幼儿连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组的权利都没有,更谈何自主的空间。当教师在大谈发现学习时,都主张要让幼儿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在生活中习得知识和经验,到生活中去感受自然的气息,探索发现自然规律,但一到探索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其答案。当教师大谈创造性组织教学活动时,一次次的听课“模仿秀”却在各个幼儿园巡回演出。有时,还会以行政手段进行学习和推广。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教师自己与自己过不去,都是教师自己在违反教育规律。这些根深蒂固的“我”,这些传统教育中蕴含着“教”的色彩中的“我”,这些教师权威中的“我”,如同一个个影子,形影不离地伴随着我,阻碍着我,使我困惑,使我迷茫,使我走不出这一烦恼的怪圈。
 
挑战的我——我是一个真正的教育改革者
 
挑战的我需要勇气和毅力,需要学习和思考,更需要面对现实,敢于否定自己的过去。无论你是山村教师,还是城市教师;无论你在工作的现场,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的发展是你的责任,幼儿周边的生活环境是你创设的教育场所,幼儿产生的问题是你教学的起点,问题的求证是你教学的本质,教育意义的实现是你的旨趣。我仍然是以前的我,但不同的是把自己“摆进去”,“聚焦自己”、“描述自己”、“解剖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幼儿,会怎样看待世界万物,会怎样理解成人的眼光?如果我是幼儿,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为什么?……
 
我园有一位具有九年教龄的青年骨干女教师,那时她怀孕已有3个多月。一天,穿了一身孕妇装来到幼儿园,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老师有小宝宝了。”“老师大肚子了。”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她抓住这一契机,抛开常人世俗的眼光,大胆地“引火烧身”,从自己身上的一个个变化,让孩子去发现一个个挑战性的问题。童言无忌,有时弄得老师难以开口回答,但她却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个教学活动,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让家长、幼儿共同来解决孩子们的一些问题:
 
问题:
 
小宝宝是怎么吃东西的?(吕依璇)
 
身体里有什么?(娄昊)
 
小宝宝是怎么“塞”进去的?(尤鹏程)
 
老师没有直接解答孩子们的提问,而是先让孩子运用原有的经验进行预想和解释。然后发一张调查表,让孩子当小记者去采访自己的妈妈:妈妈肚子里有你后,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心里有何感受?原本是老师回答的问题,但她巧妙地让幼儿去调查自己在妈妈肚子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孩子们通过调查,对宝宝在肚子里的成长过程有了初步的印象。通过讨论,也知道了妈妈怀孕时的辛苦,行动时的不便,并且对老师肚子里宝宝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回家后和爸妈妈主动对话,加深理解。
 
杨柳:爸爸,丁老师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原来丁老师有小宝宝了。丁老师把食物嚼碎吞进肚子里,小宝宝就可以吃到东西了。
 
爸爸:不对,丁老师肚子里有一个胎盘,有一根脐带把宝宝和胎盘连在一起。小宝宝是通过脐带从丁老师那里吸取营养的,然后慢慢长大。
 
华乔申:妈妈,现在我们丁老师和原来不一样了!
 
妈妈:怎么不一样?
 
华乔申:丁老师大肚子了,要生小宝宝了。丁老师穿裙子时,肚子特别大。
 
李琦:大家声音要轻一点,要不然肚子里的小宝宝会哭的。
 
孩子们这些童趣、童真、稚嫩的想象,都在这一真实情景的讨论中发生、发展着。有的话语、有的想象对成人而言可能感到“好笑”、“毫无意义”,但对孩子们而言,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是真实的,充满着热情和希望。他们期待着“小宝宝”出现,一天天地观察着、等待着、期盼着。丁老师抓住孩子们这一心理,把自己当作一个活教材,让幼儿来挖掘。于是她与孩子们一起生成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活动一:对孕妇装的讨论
 
活动二:大肚子的感受
 
活动三:丁老师的变化
 
活动四:丁老师需要的
 
活动五:写给宝宝的信
 
活动六:宝宝畅想曲
 
丁老师安排了这几项教学活动,引导幼儿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来观察自己大肚子的变化、大肚子的辛苦、大肚后应该要注意些什么,知道大肚子要受到周围人的关爱和照顾,等等。直到丁老师自己在休产假的前一天,还在引导着幼儿观察这些细微处的变化,来培养幼儿关注社会生活的能力,并把它详细地记录下来。同时,她有机地把个别松散型教学和集体型教学结合起来,为探索大班化幼儿教育的活动模式,起了积极的作用。
 
挑战自我,不仅需要勇气和毅力、学习和需要,更需要教师用“心”去做。这就是十年课改带给我们的责任和希望。
 
编辑:cicy

上一篇: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特色课程建构

下一篇:课程资源室的建设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