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中的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作者:侯健健 朱咏梅  来源:  上传时间:2010-07-04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它是幼儿时期最典型、量具特色,也是最符合幼儿意愿的一种游戏活动。
幼教改革发展到今天,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也存在着新的困惑:一是在以主题活动为主要结构形式的园本课程模式中,如何恰当地选取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角色游戏内容,并发挥其独有的教育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角色游戏如何与主题有机结合。二是如何引领幼儿沉浸于角色中,通过游戏创造性地体验社会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孩子总觉得游戏是假的,难以唤起他们的真情实感。
如何走出角色游戏指导的困境,使游戏充满趣味、想象与创造呢?在跟踪观察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对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有了新的体会和启发。
一、让角色游戏成为主题延伸的有效途径
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为了使游戏与主题内容相融合,教师将目光更多地投放到与主题易于结合的手工制作、表演游戏等区域中,而角色游戏因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无法与每个主题都密切吻合,导致其在被选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边缘化了。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主题的内涵,丰富角色游戏内容,让孩子有的玩、玩得开心。
例如:跟踪的一所幼儿园围绕“过大年”这一主题,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你是怎样过年的?”“过年时,你最喜欢干什么?”从而唤起幼儿关于“过年”的已有经验。和幼儿一起编中国结、扎红灯笼、贴窗花、粘拉花准备节日用品。开展“年货一条街”“布置节日新家”“吃年夜饭”等热热闹闹的游戏,引导孩子亲身感受和再现节日的忙碌与欢乐,在游戏中加深对中国民俗民风的了解,使角色游戏成为主题延伸的有效途径。
二、材料提供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赋予孩子创造的空间
在跟踪中发现,有的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材料,无论在层次还是数量上都无法很好地体现本班幼儿年龄特征和游戏水平,如大班娃娃家的环境布置、提供的材料,与小班没有多大区别,造成了大班娃娃家的游戏缺乏内涵,与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点存在落差,双方无法产生共鸣,孩子不感兴趣。有的教师在材料提供上更多地关注材料的多少和相像,认为越多越好,越像越好。像“小吃摊”中,教师提供了制作精美的汤圆、竹筒饭、臭豆腐等,材料缺乏替代性,没有为孩子提供创造的物质空间。
材料能够物化教育目标,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角色游戏材料的提供应体现层次性、可替代性及动态性的特点,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和情节的丰富提供物质保证。
小班幼儿具有平行游戏的特点,给他们提供的材料,相同种类的玩具数量应多一些,玩具的体积要大些,颜色要鲜艳些,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幼儿见到这些玩具就产生强烈的游戏愿望。如憨态可掬的娃娃让幼儿看了就想抱一抱,外形逼真的泡沫面包、香蕉,让孩子们看了就会马上玩起做饭的游戏。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应多给他们提供丰富的低结构材料,使幼儿有机会自制玩具,鼓励孩子一物多玩、以物代物。如将门把手当作水龙头,拿旧的圆珠笔芯当作体温表,用泡沫边角料做成糕点等等,在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有事可做,做得趣味盎然。材料还应围绕教育目标及孩子的实际水平实施动态化投放,贴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引领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得到持续提高。
三、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当。蕴含教育智慧,激发真情实感
教师的指导是制约幼儿游戏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跟踪中发现,有的教师的游戏指导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如教师没有把握好“小店主”角色的特点,发现美食街没有顾客就自己去买,买完就走,仍然没有解决“小店主”不会主动招揽顾客的问题。有的教师注重孩子活动中的外在表现,缺乏深度指导。如更多地关注幼儿玩具收拾得好不好,是不是一直呆在自己的岗位上,较少关注或不关注活动中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怎样,对游戏情节是否能展开合理想象,能否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纲要》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多观察、少干预,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适时介入,避免“看了没看懂,听了没听懂,说了没人懂”。如跟踪游戏活动时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实例,一位教师发现“加工厂”里制作的纸飞机因为质量不合格被超市退货,“小工人们”一筹莫展。讲评时,她就将这个问题适时抛给了孩子们,大家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有的说:折的时候要细心,边对边、角对角,折平整了商店就不会退货了;有的说:用彩纸折出彩色的飞机会更好卖……这位教师适时引导孩子分析了纸飞机不合格的原因,调动全班幼儿的智慧想出了改进的方法,解决了游戏中的难题,将游戏引向了深入。
其次,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从幼儿的需要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为幼儿间的相互交往创造条件。当游戏内容贫乏、游戏中遇到困难时,便是教师介入的最佳时机,这时的幼儿最需要画龙点睛式的启发和诱导。如“娃娃家”的幼儿都在忙着做饭,教师启发幼儿:这么多人都在做饭,是要开生日宴会吗?是不是可以把家里布置得漂亮一点,再做个生日蛋糕?点拨性的
语言唤起了幼儿的以往经验,使游戏内容不再是单纯的吃吃喝喝,而是变成了有分工、有合作、多元的、主动的一种游戏体验。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拓展思路。如当“餐厅”里的孩子玩得兴味索然时,教师就启发他们:建筑工地的工人和表演区的小演员很辛苦,你们去给他们送外卖好吗?巧妙地引领孩子拓展了游戏内容,更多地感受了游戏的欢快。
四、深入生活拓展幼儿游戏经验,引领孩子自主快乐地游戏
生活即课堂,家园联手带领孩子深入社会生活,既能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又为角色游戏的开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戏以模仿为主,指导时就应注重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游戏内容的选择也应贴近孩子的周围生活,难易适度,避免出现“难了不会玩,简单了又不感兴趣”的现象。如有的幼儿园将生活区自我服务的内容融入到“娃娃家”里,“妈妈”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为“娃娃”增减衣服,让幼儿的动手操作和自我服务能力也在角色游戏中得到了发展。
中大班孩子的角色游戏则以创造为主,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热点内容,师幼共同制作材料、布置环境,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如大班的“小医院”里,候诊室摆放着幼儿自制的“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换牙了应该注意什么”的宣传册,各种玩具、材料陈列在幼儿看得见、够得着的板架上,幼儿自行分配角色、自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了幼儿的主观意愿,为孩子在游戏中独立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总之,要真正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这一主旨,丰富幼儿游戏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幼儿的真情实感,让孩子们在自主、快乐的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教研室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教工幼儿园)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园家访工作的特点及指导建议

下一篇:幼儿教学互动:家长资源与幼儿园教学的生态互动关系及其建构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