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游戏”到“主动游戏”——提升幼儿园角色游戏品质的策略研究
作者:汪劲秋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上传时间:2009-11-19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游戏形式之一,它是指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理想载体,能有效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能满足幼儿需要的高品质角色游戏少之又少,能指导高品质角色游戏的教师也非常少。以下是我们在幼儿园观察到的一个角色游戏案例。
被观察者小M是幼儿园中班的小女孩。有一天,在参加角色游戏时,她很想当娃娃家的“妈妈”,但老师没请她。娃娃家的“妈妈”也没邀请她成为“家庭成员”。当老师分配其他角色时,小M没有举手,于是她就成了没有去处的人,只能向老师求助:“我要去娃娃家玩。”虽然在老师的帮助下,小M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娃娃家,可老师刚转身,娃娃家的“妈妈”就“命令”她:“你躺下,不然我打你!”小M无奈地躺在了垫子上,这一躺就是整整六分钟,直到“妈妈”把她和“姐姐”送到“幼儿园”后,她又接着开始坐冷板凳。
在这个角色游戏中,小M显然一直处于“被动”参与游戏的状态,当然也不可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在幼儿园中,这种“被动游戏”是一种个别现象,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一、对幼儿“被动游戏”现象的观察分析
通过深入调研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的现状,我们发现当幼儿被不适宜的场景、内容、材料、规则、能力、教师指导等因素限制时,原本富有生趣的角色游戏常常变成了毫无趣味的“走过场”“背台词”“玩道具”,使幼儿处于“被动游戏”的状态:有的幼儿不能自主找到心仪的“工作”,于是每次只能在“娃娃家”中当孩子,在“幼儿园”里当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当乘客,在“小舞台”下当观众:有的幼儿缺乏积极探究、自主创造的欲望,因为教师不及时根据幼儿的兴趣更新角色游戏内容,提供的游戏材料寥寥无几,游戏场地杂乱无章,以及匆匆“走过场”的游戏时间,这些都日渐消磨了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愿望:有的幼儿缺乏自主开展游戏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常常被同伴任意支配,甚至遭到同伴排斥,只能独自一人摆弄玩具或“坐冷板凳”:还有的角色游戏甚至成为教师全程包办“导演”下的程式化表演活动,幼儿自主游戏的权利被忽视或剥夺了,他们在活动中达不到全身心投入、主动创造的状态。
根据我们的观察结果,我们还针对幼儿“被动游戏”的现象进行了一次面向14所课题实验园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其一,幼儿园在开展角色游戏时,的确存在着“被动游戏”的现象,“被动游戏”的幼儿占总调查对象的8.58%,形成了一定的群体现象;其二,“被动游戏”现象的成因呈现多元交错的倾向,主要由幼儿能力、游戏设置、教师指导等多种因素造成。
上述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园角色游戏品质不佳的现状,而“被动游戏”显然与角色游戏的基本特征相悖,这一现象必须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重视,我们也由此展开了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变“被动”为“主动”的策略研究。
二、从“被动游戏”到“主动游戏”的策略研究
我们认为,要通过幼儿园角色游戏对幼儿实施个性化教育,真正促进幼儿自主发展、自由创造,就应该从营造开放的游戏环境、生成新颖的游戏内容、展现隐性的游戏指导、争取家长的协同配合这几方面入手,提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品质,使所有幼儿都能在角色游戏中“主动游戏”。因此,我们探究、总结、提炼出能促进幼儿“主动游戏”的实践策略,希望能促进每个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富有个性地主动发展,提高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能力,提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品质。
(一)从高预设转向多生成
高品质的角色游戏并不取决于教师预设的游戏内容、场景、材料、规则等是否完美,而在于幼儿是否能摆脱教师的预设,在自己真实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共同确定、甚至完全自主生成游戏内容,同时又具有选择和改变游戏内容的自由。在现实中,造成幼儿“被动游戏”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过于重视预设,却忽略了幼儿的生成。因此,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要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自主生成游戏内容、玩法和规则的机会。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角色游戏中那些来源于幼儿关注、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幼儿会投入更多的热情,游戏的质量也相对较高。因此,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帮助那些处于“被动游戏”状态的幼儿确定他们感兴趣的角色游戏内容,如“热闹的河坊街”“喜羊羊和灰太狼”等都是幼儿自主生成的角色游戏。
当角色游戏的内容主要由教师高度预设转为由幼儿自主生成,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确立,主动游戏的能力也随之显著增长。
(二)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高品质的角色游戏不在于幼儿是否在游戏中“人人有工作,个个不失业”,也不在于幼儿是否通过角色游戏获得某项结果,而在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否有充分的机会自主体验、探究、创造、表达与交往,他们能否在游戏中主动获得社会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为了让幼儿从“被动游戏”转向“主动游戏”,我们积极营造能让幼儿尽情投入游戏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我们还通过延长幼儿游戏的时间,鼓励幼儿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去不断尝试新的经验。根据各园、各班实际,我们适当增加了角色游戏的次数,并保证幼儿每次一小时左右的专门游戏时间。当幼儿拥有充足的游戏时间,我们惊喜地看到了一些变化。
首先,幼儿能充分地展开游戏情节,从容地展现他们真实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的好奇心、创造性。如原来娃娃家的“妈妈”只忙于操作摆弄厨具,现在她不只是忙于“做饭”,而是招呼大家一起“吃饭”,还惦记着要“喂宝宝”等。
其次,随着幼儿探索过程的深入,他们开始学会自己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发展相应的能力。如“妈妈”发现天气变热了,“宝宝”需要洗澡,但“娃娃家”里没有洗澡的玩具,她想到了用其他物品来替代,于是她就去找了一块积木当“莲蓬头”,为“宝宝”洗澡。
再次,当游戏的过程丰富起来后,游戏的结果也会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原先教师总是在游戏结束时进行结果性评价,现在却更多地在游戏过程中进行随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转变能及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从而使其更好地参与游戏。
(三)从园内扩展至园外
高品质的角色游戏不应该只是局限在幼儿园的班级中,还应该有效整合社区与家庭资源,利用多方教育合力,为幼儿创设更广阔的游戏平台。
幼儿园应该努力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参与游戏的能力,使家长成为幼儿良好的角色游戏伙伴,家园携手,通过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做法,即在组织幼儿角色游戏活动时,通过家园合作,让家长“看得见”“听得到”“亲自做”。首先,当家长为角色游戏提供游戏材料时,教师要用照片或作品展示这些材料是如何运用到角色游戏中,让家长看到材料在角色游戏中的作用,从而初步了解幼儿园的角色游戏,学会如何为角色游戏提供支持;其次,我们采取“专家讲——家长听”“家长讲——家长听”“幼儿讲——家长听”等多种手段,让家长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角色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再次,教师可以与家长共同准备游戏材料,共同设计游戏场景,甚至让家长参与组织游戏过程,让家长在“亲自做”的过程中了解角色游戏,了解幼儿。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小班开展音乐游戏的策略研究放飞自己阅读人气:2560
- 对托班运动游戏的思考gege阅读人气:1042
- 角色游戏探索中的收获!辉辉阅读人气:1717
-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辉辉阅读人气:1708
- 角色游戏笑眯眯阅读人气:942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云眉阅读人气:1337
- [园长管理]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怎么组织云眉阅读人气:4094
- [教师工作]求体育游戏!爱上爱情阅读人气:1630
- [教师工作]幼儿园都有哪些游戏?普罗旺斯阅读人气:401
- [园长管理]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为什么要创设...不爱豆腐阅读人气: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