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来的教研活动——从一次亲身经历看典型互动情境的选取

作者:李红  来源:北京市北海幼儿园  上传时间:2009-11-04

 

在开展“师幼互动中教师适宜应答策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研究教师的应答策略离不开互动情境的支持,越是典型的互动情境,越能从教师的应答行为中获得有价值的启示,取得更显著的研究效果。因此,典型互动情境的获取,成为我们教研活动需要重点准备的内容之一。
以录像的方式呈现互动情境是我们在教研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方式,但如何从整段整段的录像中选择到典型的互动情境,却让我们苦闷了一段时间。多次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选取到典型的互动情境,就必须学会“剪”,剪出来的东西是否有价值,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的一次亲身经历让我对此感受很深。
记得有一次教研活动想探讨“在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中,教师什么样的应答更适宜”。为了这次教研活动,我特意从资料室借了台摄像机,在早上区域活动的时间来到了一个大班,把老师在整个区域活动时间内与幼儿的互动都录了下来。当天的主班老师是个工作刚两年的年轻老师,录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她的紧张,比如话很多,也很碎,但总体上老师的工作还是比较有条理的,比如能够看出哪个区是今天主班老师重点指导的,哪个区只需要她时不时关注一下即可,哪个区则是由助理教师负责指导的。尽管有人在紧跟着她录像,但她并没有因此蜻蜓点水般地四处走动,说明老师对今天要做什么还是很清楚的。带着这样的一个印象,事后我又重新看了一遍录像,结果还是如此,在这段区域活动的师幼互动中教师似乎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比如她很尊重孩子,对孩子发起的互动能给予积极的应答,整个区域活动时间呈现出的都是一种温情的氛围,而且感觉对一个工作刚刚两年的年轻教师而言,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如果真的是这样,要从这段录像中选取典型互动情境就没什么希望了。但是教研活动在即,没有典型互动情境,教研活动不就成了“空谈”了吗?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我再一次看了遍录像。这回我换了角度,不再全面看,而是看她重点指导益智区时的互动过程,而且在看的时候,我考虑到了年轻老师在专业发展上的优势和需求,从如何支持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角度去看。这一次,我看出了门道。
这位年轻老师在益智区和孩子们玩的是健康棋,看得出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很融洽,这要得益于年轻人的朝气和活泼。她和孩子们一共玩了三遍健康棋,我把这三次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反复看了几遍,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在教师与幼儿融洽的关系背后,我很少能看到教师对幼儿有价值的指导。这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不正是我们一直所关注的“要处理好快乐与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吗?
考虑到自己也是反复看了几遍,并且思考时间比较久后才能有所发现的事实,我知道直接把这三遍下棋过程剪出来给老师看,效果不会太好。而且教研活动通常只有一个小时,这三遍棋完整看下来就至少需要二十分钟,从时间分布上也不合理。到底怎么剪才好呢?
一番思虑之后,我决定先找出老师教育行为中最突出的问题,然后再从录像中剪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片段,这样既能有助于观众抓住重点,也有助于引发包括当班教师在内的所有参与者的反思。按照这样的思路,我把这位年轻老师当天在益智区中与幼儿互动时的应答言语和行为摘出来逐个分析,发现了这样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个是教师对于其中个别幼儿为了“能够当第一”多次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听之任之,甚至置若罔闻;另一个是对始终旁观的一个幼儿多次“捍卫”规则的行为只是敷衍了事。在这两种行为背后,老师到底在想什么?当时为什么会采取那样的应答策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有助于促进我们对“快乐与发展”关系的正确认识和适宜教育行为的选择。
围绕这两个问题我剪接了两段录像,用时总共十分钟左右。当我把这两段录像拿到教研活动(分两次)上去的时候,在老师们中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比如看到第一段录像后,有的老师认为:“孩子本来玩得挺高兴的,这时你和他说规则,愉快的情绪体验没有了,他要不想玩了怎么办?”从事后的了解,我知道当班的年轻老师当时也有这样的想法。对于这种提法,马上有老师反驳:“那也不能光想着快乐啊!大班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很重要,而且规则就是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没了规则,游戏还有什么意思呢?”这种观点得到了大多数老师响应,还有老师更明确地说:“规则的培养要在日常就有意识地渗透,这个问题的出现也说明平时这方面工作还有些弱。没有发展的快乐不就成了瞎玩瞎乐了吗?”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让孩子快乐是我们的责任,但不能让孩子只有快乐,作为老师我们担负着促进孩子发展的任务,所以,让孩子快乐并发展着才是我们的追求。
这次教研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回首选取典型互动情境的历程,我想要剪接出比较理想的典型情境,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1.录像时要能做到目的明确、心中有数。
进班录像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来录像,希望将所录的内容用在教研活动中能解决或说明什么问题。这是每次录像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的,否则盲目录像就是资源的浪费、时间的浪费。
2.剪接时要充分考虑被录老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上的现状。
录完像准备剪接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被录老师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如果笼统地看,很可能会出现以偏概全、抓问题不准的情况。以我这次剪接的经历来说,如果不是最后有目的地考虑了年轻老师在专业发展上容易出现的问题,我可能会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有价值的点。
3. 结合教研活动目标,对录像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育行为。
作为教研活动的素材,我们在进班录像时是不可能有脚本的,所以录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一片一片的。要从中选择出有价值的内容,必须要结合教研活动的目标,把录像中有关联的内容先摘取出来,然后进行分析和筛选,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教育行为,其实这也就是教研活动中要研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最后做好剪接工作确定好思路和线索。
4.围绕选定的教育行为,从录像中剪接相关片段,要做到情节典型精炼、事件清楚完整。
当要研讨的东西确定下来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录像中能体现这种行为的片段选取出来,然后按照事件发生的真实川页序进行剪接。剪接是为了突出要研讨的问题,但为了研讨时能做到客观、全面,剪接出来的内容一定要事件完整清楚、情节典型精炼。只有这样,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看录像时才能在短时间内对事件有个全面、清晰的了解,这才有助于研讨活动的开展。
5.作为教研活动所需的录像,一事一剪、一事一议会取得更好的效一事一剪、一事一议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研活动时间有限,讲究效率就很重要,在这种利用录像的教研活动中,简明扼要的录像就是保证活动效率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剪接录像的时候,教研活动的组织者一定要做到一事一剪,不能怕麻烦。所谓一事一剪,就是要围绕不同的研讨问题剪接成不同的录像短片,这样老师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做到一事一议,使研讨的话题更为集中,讨论得更加深入。
编辑:cicy 
 

上一篇:信息环境下幼儿园教研方式的创新

下一篇:园本教研:如何看待幼儿园同事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