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研究
作者:魏杏英 郑惠萍 马玉彩 来源:闸北区芷江中路幼儿园 上传时间:2009-10-26
新课程强调追随幼儿的兴趣、重视幼儿能力的均衡发展,更关注过程性评价,强调家园互动。在这样的新理念下反思当前的“幼儿发展评价”,我们发现,沿用过去的评价方法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让课程追随幼儿,甚至会阻碍新课程的实施,具体表现为:新课程强调的是幼儿探索世界、表达表现、共同生活能力的培养,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而原有的评价内容有的仅仅指向学科知识与技能;新课程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而当前的评价主体多为教师或园长;新课程强调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而原有的评价标准相对比较统一。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以及对实践问题的思考,我们在反思幼儿园已有幼儿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立足园所实践,尝试进行“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对幼儿评价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探索,并力图使这种探索趋向于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侧重于实现教师、幼儿、家长三位一体的有效互动,从而让教师、幼儿、家长成为幼儿评价的主体,真正发挥幼儿评价对幼儿发展、教师发展以及家长参与教育的作用。
一、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内涵界定
关于什么是“成长档案袋评价”,目前国内外没有相对一致、明确的定义,主要是指用来汇集幼儿某方面的作品,以展示其在某一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的一种方式。基于培养幼儿自我认识能力的考虑,我们提出了“互动式评价”,“互动”的对象包括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关于“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评价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家长,在评价过程中,既有教师、家长的观察、记录、评价,也有幼儿对自我或同伴的欣赏与评价,强调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评价。
2:幼儿成长档案袋的主要内容有:教师、家长对幼儿活动行为的观察记录,有目的地收集能说明幼儿发展轨迹的、典型的作品或调查记录等;同时也有幼儿主动收集的作品以及对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描述等。
3.实施档案袋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收集的资料、幼儿发展的评价指标以及幼儿的自我欣赏来客观地反映幼儿在某方面的进步或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幼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对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调整与完善
(一)激发家长、幼儿参与评价的意识
在传统的幼儿发展评价中,教师一直是评价的主体,幼儿是被评价者,而家长则没有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为此,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家长、幼儿逐步参与评价的意识,成为评价的主体。
(二)调整幼儿成长档案袋的摆放方式
幼儿成长档案袋以往总是固定摆放在教室的储物柜里,只有每个月末幼儿才能看到它,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改变了这种方式,将幼儿成长档案袋以完全开放的形式呈现给幼儿,他们可以随时取阅,在和同伴的互动交流中、在和自己“档案”的互动中进行自我评价。
(三)调整幼儿成长档案袋的记录内容
对幼儿成长档案袋记录内容的调整,我们一是增加了照片的比重,这样更符合幼儿的阅读习惯:二是在文字的撰写上,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用他们的语气进行描述。针对家长想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但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的情况,我们将照片内容与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如“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介绍”等。除此之外,针对家长对“游戏”“运动”的误解,我们有意识地增强这方面的介绍,并通过记录幼儿活动的照片来说明幼儿运动能力的提高。
三、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实施方法
由于幼儿成长档案袋记录的是幼儿的发展过程,在实施档案袋评价时需要教师、家长有一双“慧眼”,这就需要我们提高研读幼儿的水平、效率。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实施方法,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一)观察法
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由多种观察策略组成:1.专门性观察与随机性观察结合,即对某一项活动的专门观察与对幼儿生成活动观察的结合与分析:2.开放性观察与集中性观察结合,就是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基本了解幼儿的整体情况,随后逐渐过渡到聚焦于某一个小组或某一个幼儿,在某一点上深入观察活动;3.动与静的观察结合,即在观察前首先必须对静态环境进行观察,这些环境对幼儿的表现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然后对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进行观察,根据一定的活动背景来判断分析幼儿的行为以及认知风格。
(二)记录法
我们可以用随笔的形式将幼儿的言行有选择地记录下来,如连续一个星期观察某个幼儿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的情况,即连续性记录。丰富的记录内容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信息,为幼儿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教研活动研讨提供了素材,通常我们会利用“讲故事”的机会,把自己的记录拿出来分享。通过分享,大家互相学习如何提高随笔记录的有效性,如用字母或符号表示常见的专业术语,用图画来再现场景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照片,图文并茂地记录幼儿的行为。
(三)表格法
为了更好地观察、记录幼儿以及他们的活动,我们设计了观察记录表,但这种记录表是否能运用到实践中,是否适合幼儿成长档案袋,成为我们现场教研的研讨内容。因此,每个教师“承包”一个小组,进行记录尝试,然后大家就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体会进行研讨。经过讨论,大家觉得以表格形式来记录幼儿及他们的活动清晰明了,更重要的是对幼儿间的互动以及教师对幼儿的回应一目了然。当然,幼儿的观察记录表并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需要对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在共性基础上突显个性,使观察记录更好地为日常工作服务。
四、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几种模式
我们的研究一开始并没有规定档案袋评价的内容,而是允许每个班级根据自身特色以及家长、幼儿的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其内容和形式。然后不定期地在各班之间进行传阅,在每个学期结束前,专门组织分享活动,每个班级将3~5套幼儿成长档案袋摆放出来,供大家欣赏、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的档案袋很快地丰富起来,并形成了几种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模式。
(一)《宝宝摘记》
《宝宝摘记》是幼儿成长档案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以幼儿或教师的口吻记录了幼儿一日活动的许多表现和难忘的成长经历:如第一次独立吃饭、睡觉;第一次和家人一起参加亲子活动……通过不同时段的观察记录,可以看到幼儿的点滴进步。
《宝宝摘记》以故事、图片、实录、表格的形式向家长展示,教师不会简单地对幼儿的言行下结论,而是通过连续观察、过程照片、实录与家长一起观赏、一起评价。只有这样,《宝宝摘记》才能成为激励幼儿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记录表、调查表等方式,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以便我们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家园表现是否一致。
(二)《宝宝观察与分析》
《宝宝观察与分析》是教师将一些观察实录的资料、和幼儿一起讨论的对话、幼儿对自己作品的反思与记录等收集整理后进行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尝试运用一些幼儿发展评估的方法,我们觉得把幼儿的作品、幼儿自己的话和教师的文字放在一起呈现,可以清晰地看到幼儿的发展轨迹。
我们用作品分析法收集的内容还包括幼儿阅读、描述、绘画的内容,各种记录单、记录报告,他们自创的书写符号以及自编的故事,一组探究某一实物时的摄影作品和搭建积木的照片等。由此可见,对幼儿的作品或幼儿行为的照片进行分析,更能形象地说明幼儿的发展情况,也为教师适时调整活动进程提供依据。
在《宝宝观察与分析》中,既有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制订的量化评价指标,也有家园互动的质的评价内容以及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幼儿发展状况的意见和建议,拓宽了家园互动的渠道。
(三)《宝宝作品文件夹》
《宝宝作品文件夹》里面的作品主要由幼儿自己选择,他们将自己喜欢的作品放入文件夹(如自己对故事的想象、对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创意等),通过和朋友、家长的互动,在满足其自我表现愿望的同时,正确地审视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幼儿的情况,将反映幼儿涂鸦、绘画发展过程的作品放进去,并附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帮助家长更清楚地解读幼儿的活动),以此来清晰展示幼儿绘画发展的过程。
为了真正体现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互动性,我们鼓励家长、幼儿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形成三位一体的互动式评价;让幼儿自我反省,尝试评价;让家长学会欣赏,参与评价;让教师调整行为,因材施教。
通过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实践探索,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激发了幼儿参与“互动式评价”的兴趣,增强了幼儿自我评价的意识;提高了教师观察、记录、研读幼儿的能力和水平;激发了家长参与“互动式评价”的积极性,能有意识地收集、记录幼儿在家的表现并与教师、幼儿沟通交流,形成了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互动式评价。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对2-6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gege阅读人气:1712
- 幼儿园主题教育形式的研究欢惜儿阅读人气:1226
- 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作...月牙儿阅读人气:1731
- 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作...月牙儿阅读人气:1373
- 在跳绳活动中增强大班幼儿自信...莺歌燕舞阅读人气:1200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果果香阅读人气:1406
- [教师工作]幼儿教师如何写教师的个人成长...小蝶阅读人气:1302
- [园长管理]研修在幼儿园园长成长中的作用...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994
- [园长管理]如何提升幼儿园的知名度?雪阅读人气:750
- [教师工作]春季幼儿护理要注意哪些问题花语阅读人气: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