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美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作者:张金梅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上传时间:2009-09-20
美国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十分重视一个发展阶段与另一个发展阶段的自然衔接(Transi—tion),每个衔接期都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适应性的准备教育。“衔接”这一概念在美国教育界有多种解释(Kagan and Neuman,1998),有的认为衔接反映了教育机构、家庭和儿童在儿童某个发展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有的认为衔接反映了儿童所处的自然环境与支持性环境的联系;有的则认为衔接是人的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体现,通过具有教育学意义的各种途径帮助儿童超越已有经验或在前后经验之间建立联系。这些观点都十分强调衔接中的关键点是发展、持续、支持、过渡。
美国的学者认为,幼小衔接是人发展过程中最初的衔接,应致力于实现早教机构和小学之间的发展持续性,以帮助儿童顺利从家庭走向学校。在美国,幼儿园(一般招收5--6岁幼儿)与小学一、二年级是实施幼小衔接的专门机构,这里的幼儿有一部分是直接从家庭入园的,缺乏集体生活经验,面临双重衔接(入园适应与入学准备),因此对于幼儿园来讲,幼小衔接涵盖了入园以及入学两种衔接。笔者曾全天跟踪观摩了美国密歇根州一所天使小学(Angell Elementary Sch001)幼儿园的两个班级——“琼斯女士(Ms.Jones)的上午班和下午班”(美国幼儿园的班级名称通常由教师的姓名来命名),看到了美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一、环境的衔接:幼儿园与小学相连与相近
美国幼儿园通常附设在小学内,以便幼儿熟悉小学环境,了解小学生活,减少因环境转换而产生的各种适应问题。把幼儿园作为小学的附属机构,是美国幼小衔接的一个特点;让幼儿园活动室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帮助他们顺利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则是美国幼小衔接的一个重点。在这所幼儿园的活动室里,墙壁上各种认知方面的张贴画随处可见,有的还是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和制作的。如语言方面有全班幼儿的姓名、生活中常用的名词、26个字母开头的单词填写区、以及“I love……”简单句式填空插板,等等;数学方面有1~10的数字、100米纸质标尺、身高测量标线,以及日期、星期与月份的填写表,等等;科学方面有天气标志、钟表与时间标志、常用工具,等等。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这些可互动的空间,引导孩子们记录、填写,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展示使全班幼儿都能真正领会和运用这些知识。此外,活动室空间规划与小学低年级的基本一致:桌椅摆放呈马蹄形,一个小组的幼儿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从事操作活动或区域游戏;教师指导的集体活动的空间相当灵活,幼儿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自由移动,有时以教师为中心,有时以空白墙壁为中心,有时以白板为中心。
二、课程的衔接:学习性与游戏性兼顾
幼儿园与小学课程的联系是否紧密直接影响幼小衔接的质量。美国幼儿园的课程明显地向“小学”倾斜。和小学一样,语言课和数学课是美国幼儿园课程的核心(每天有1~2节),科学、计算机、社会、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运动等课程则是特别课程(每周有1~2节)。语言课包括听、说、读、写的全语言教育内容,甚至要求幼儿拼写单词,并尝试写出自己说的话。数学课以读写数字、进行加减计算以及使用计算器、计算机等工具为主要内容。看得出来,在幼儿园最后一年的学习中,读写算基本技能的学习是课程的重点。此外,幼儿每天上学时必须上交一份作业,这份作业或是一句话,或是一幅绘画作品,或是围绕某一主题的记录,等等,一般由助理教师(在班级只工作1个小时左右,负责作业批改和环境整理等协助工作)批改并将其展示出来。做作业能使幼儿形成任务意识,养成良好的复习、预习习惯。同时,测验也出现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常常利用区域游戏时间对两位幼儿进行语言或数学方面的测试,一方面借此了解幼儿的知识掌握情况,一方面让幼儿初步了解测验的方法。重学科学习的课程设置将幼儿园与小学紧密衔接起来,5~6岁幼儿由此获得基本的认知能力,形成初步的任务意识,逐渐了解、熟悉并喜爱小学的学习生活。当然,每天1个小时的区域游戏也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这些区域包括阅读区、写字区、数学发现区、电脑游戏区、美工区和角色游戏区,等等。另外,4个小时的半日活动由1.5~2个小时的集体教学活动、1~1.5个小时的区域活动与户外游戏以及1个小时的入园和离园组成。与日托中心相比,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时间更长,而且占主导地位。笔者曾观摩的半日活动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上午班活动安排
8:30--9:00 入园
9:00~9:15 集体晨间谈话
9:1 5~9:45 语言:听写字母、单词
9:45~9:50做操
9:50---10:00 数学:听写数字、按计算器
10:00~10:05 故事时间
10:05~10:15 数学:写星期、日期
10:15~11:00 特别课程:美术课(美术教室)
11:00~11:30 区域游戏(测验、餐点)
11:30~12:00户外游戏
12:00~12:30离园
下午班活动安排
12:30~13:00 入园、集体午间谈话
13:00~13:05 故事时间
13:05~13:15 数学:按计算器、昕写数字
13:l5~13:30 讨论
13:30~14:10 特别课程:故事课(图书馆)
14:10~14:30 写日期、听写字母与单词
14:30~15:30 区域游戏(测验、餐点)
15:30--16:00 户外游戏
16:00~16:30 离园
三、师生关系的衔接:带班教师与任课教师兼有
幼儿园既有同日托中心一样的带班教师,也有同小学一样的专门任课教师。幼儿园带班教师既承担日托中心带班教师的“教育”和“养育”角色,负责照顾本班幼儿的生活和游戏,又承担语言、数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当然这些教学活动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但是师幼比例与托幼中心的1:4相比,已降至1:15左右,与小学的1:17十分接近,由此幼儿需要逐步学会自己解决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的各种问题。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班级只有一位带班教师,正如琼斯女士一样,除了特别课程外,她承担半日中的所有活动,与本班幼儿的互动很充分,孩子们也很信任、喜欢每天陪伴他们的教师。可以说,幼儿园带班教师与托幼中心教师的角色有了初步的分离,他们渐渐向小学教师的角色靠拢。专门任课教师大多承担小学一二年级的相应课程,他们还专门负责幼儿园某一门学科的教学,逐步让幼儿熟悉专门的学科内容、学法以及学习任务。在笔者观摩的当天,上午班是一节美术课,在专门的美术教室进行(教师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材料、绘画工具);下午班是一节故事课,在图书馆的图书区进行(孩子们自由地坐在半圆形阶梯座位区,教师坐在书架前为孩子们读书)。任课教师在40分钟内讲授、提问、指导、答疑.与小学任课教师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由于教育对象是幼儿,教师的话语较简单,语速偏慢。
美国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的观念与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1)应充分认识“衔接”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幼小衔接是幼儿真正从家庭独立走向社会的第一步。(2)除了知识上的衔接外,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衔接很重要。要帮助幼儿由依赖教师、父母逐渐过渡到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要改变只在大班下学期才进行有关幼小衔接活动的做法,应安排在整个学年,以充分开展各项衔接工作。(4)加强双向衔接。不仅幼儿园要多关注小学,小学也要多关注幼儿园。像美国那样,专业性强的课程可由小学教师承担,以加强幼儿与小学教师的互动。当然,我国幼儿园大班课程是否应像美国幼儿园那样把学科课程放在首位,还值得商榷。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指导策略仙林奇境阅读人气:1049
-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断层与衔接仙林奇境阅读人气:1144
- 做好孩子升入小学的准备——幼...学能教育阅读人气:2275
-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灵妖阅读人气:1431
- 珠心算在小学的正迁移qinana阅读人气:1033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孩子上小学前要学会什么喵喵的铃铛阅读人气:429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学科韵律活动教学的...chengxine阅读人气:3136
- [教师工作]防止小学化huangjie1314阅读人气:870
- [园长管理]幼儿教育怎么避免小学化倾向?liujuan阅读人气:2613
- [教师工作]小学教师资格证能当幼师吗QBY阅读人气: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