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作者:林明珠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2期  上传时间:2004-12-30

为了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使我园的科学启蒙教育真正取得实效,我园开展了科学小实验的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园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开展科学实验的前提。下面就如何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应做好相关科学知识的储备工作


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虽说我们不追求让幼儿说出准确的、科学的概念,只强调让幼儿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科学经验,但并不因此就可降低教师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性是教师开展科学小实验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幼儿科学小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幼儿积累科学的经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形成对世界的科学认识。但幼儿的辨别能力差,他们总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因此,老师向幼儿所传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抽象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语言对幼儿来说是难于理解的。因此,作为教师,对于相关的科学知识必须要全面地理解,并根据幼儿的认识、学习特点将之转化为幼儿可接受的浅显的、形象直观的知识。但在现实工作中,幼儿园教师在科学知识及其表达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这要求我们对小实验的有关内容作深入系统的学习,丰富自身的科学知识,以应对实验中幼儿的种种疑问。


二、科学设计教学中的提问


科学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可以持续地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态度等心理品质。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把握“三性”:


1.层次性。


围绕目标设计提问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的教育原则,呈剥笋层层深入,这可以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推进活动进程。如在“击木块”活动中,围绕“了解力传递现象,探讨终止力传递方法”的目标,可以设计以下富有层次的问题:a、你发现了什么?(只推倒第一块积木,后面的积木也会跟着倒下去)b、为什么我们的手只碰到第一块积木,后面的积木也会跟着倒下去呢?(力的传递现象)c、同时推侧两组同样数量但不同排列方式的木块谁倒得快()?为什么?(排列线路与力传递快慢的关系)d、排积木时若不小心碰倒了一块积木,可以用什么方法保护后面的积木不倒呢?(探讨终止力传递的方法)第一个问题最为简单,因为积木倒下时幼儿看得见。第二个问题要求幼儿从积木一块块倒下去的,背后思考其内在的、看不见的原因。第三个问题则要求幼儿过观察、分析比较等寻找力的传递速度与积木排列方式的关系。而最后一个问题则要求幼儿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决事际问题,这实际上要求幼儿把所学知识初步融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并形成能力。以上问题由浅人深,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打基础,后一个问题到前一个问题上的提高、深入,每一个问题的提问、回答都使活动一步步走向深入。


2.开放性。


设计提问时应避免提封闭的、只需幼儿做肯定或否定判断且不太需要动脑的问题,如“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教师所设计的提问要让幼儿必须经过思维加工和探究活动才能得出答案,特别是尽量设计一些能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探索的且有多维答案的问题。如在“什么东西容易倒”活动中,设计问题:“哪些东西容易倒,为什么?”在“灯泡发亮”活动中设计问题:“怎样让手电筒亮起来,怎样连接电线、电池,灯泡才会发亮?”这样的问题,幼儿可以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答案,而且必须在亲自探索、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发散性思维,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及大胆探索的学习品质。


3.灵活性。


任何活动只有把计划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设计科学小实验的问题时,往往更多地考虑如何根据目标进行设计,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不能按老师预先设计的问题进行提问,或者所提的问题幼儿不感兴趣,不符合幼儿的需要,这时我们不少老师不能及时作出调整,这说明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机智,同时也说明老师课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考虑周到,也即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灵活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把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可确定的因素加以考虑,并拟定相应的措施,以便在活动中根据幼儿应答的情况及活动中的其他信息的反馈,不断随机应变地调整设问的角度、难度,以便对幼儿进行更好的引导。


三、重视预备性实验


科学小实验的成功有时需要同时具备几个条件,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使预期的变化和现象呈现,教师在课前必须进行预备性实验,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如在“神奇的泡泡”活动中,教师在预备性实验中发现鸡蛋在加苏打的水中不容易浮起来,于是将鸡蛋换成体积较小的鹌鹑蛋,实验现象就可以较快地出现。这位教师要是课前没有进行预备性实验,活动中就可能出现等待时间过长,幼儿兴趣不高,探索的积极性低落等现象。教师在做预备性科学实验时,一般应考虑下面的问题:实验设计是否完善合理,自己的操作是否熟练,科学现象是否尽快而明显地出现,操作顺序是否妥当,讲解提问是否清楚等。


四、创设良好的科学小实验活动环境


科学小实验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开展的,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主要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实验伙伴关系,创设并形成鼓励幼儿探究的心理氛围。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首先要根据内容需要创设合适的室内外活动空间。如“吹泡泡”、“色镜”、“喷泉”、“打狐狸”等小实验适宜到户外的操场上、草地上、戏水池开展;而“什么东西容易倒”、“灯泡发亮”等实验则宜在室内操作。其次还应提供能启发幼儿探究并实现教育目标的材料。材料的提供应做到安全有趣、易操作。此外,还应尽可能得让幼儿介入到材料的准备过程中。





 

上一篇:赏识教育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下一篇:幼儿发现与科学家发现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