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精力说
作者:袁贵仁 来源:《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 上传时间:2004-12-09
Shengyu jinglishuo
剩余精力说(the surplus energy theory of play) 亦称精力过剩论。早在18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F.Scghiller)的作品中就有了剩余精力说的萌芽。到了19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斯宾塞(H.SPenser)发展了这一思想并形成学说。它的基本理论观点是:游戏是有机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仍有富余的精力的产物,游戏的动力来自于机体的剩余精力。
席勒的观点 席勒对于游戏的兴趣发自于他对审美教育的基本关注。早期在探讨文化与艺术的起源时,他就注意到了游戏。他认为,・游戏与审美活动的性质相同,它们都是超越了公益活动的自由活动。他指出,游戏的本质是审美的自由活动,只有在游戏中人才会成为真正完整的人。游戏虽然是自由活动,但前提为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由于小动物与人类的幼儿不需要承担责任,于是他们的精力全部剩余下来,因而其全部需要就是游戏。此外,席勒在自己的作品中还提出了一些当代仍在讨论的问题。第一,他把游戏当做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参与者能够改变或超越现实而获得对于世界的新的象征性的表征。他的这一观点或假设为后来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人关于象征性思维的研究播下了种子。第二,他将游戏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体力方面的精力过剩而引起的游戏,如动物性的身体器官游戏;另一类是由于精神方面的精力过剩而引起的游戏,如人类特有的想像活动或审美活动。在这两类游戏活动中,首先出现的是动物性的身体器官的游戏,在此基础上才逐渐上升到人所特有的想像的或审美的游戏。而第二类游戏可以帮助人类改造或超越现实,并通过改造、超越使人们可以看到自身的力量。
斯宾塞的观点 斯宾塞受达尔文的影响,是一名社会进化论者。他从生物演化的角度解释了游戏的产生与发展。他认为,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普遍现象,但是动物所从事活动的性质随着它们在种系演化的体系当中所处地位、等级的不同而不同。低等动物不游戏,因为它们把精力和时间全部用于生存活动上面,不停地忙于寻找食物、躲避敌人,没有多余的力量来游戏。高等动物才有剩余精力进行游戏,因为高等动物用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时间和神经系统的能量比低等动物少,所以高等动物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与生存无关的游戏。所以,游戏与审美活动的共同特征是非功利性,它们都不以直接的方式来推动有利于生命的过程。而游戏与审美活动的区别在于,在游戏中表现较低级的能力,而在审美活动中表现较高级的能力。
同时,斯宾塞还是一名本能论者。他用“本能论”来解释小动物与人类幼儿的游戏。他指出,游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无意识的产物。因为儿童不需要像成人那样去从事具有实际意义的本能活动,所以,在本能的驱使下,他们从事着与成人的本能活动相类似的但并不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即游戏,如年幼的男孩中进行的打斗游戏。
此外,斯宾塞最有意义的贡献是对游戏的几种形式做了质的区分。他将游戏分为以下4种:①感知运动器官的剩余精力活动;②艺术审美性的游戏;③具有较高协调能力的游戏;④模仿。他所提出的每一种形式的游戏与巴特勒(R.A.Butler)以及皮亚杰所提出的感知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游戏以及模仿相对应。这些不同形式的游戏似乎可以通过各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得以说明。
虽然一些心理学家们对剩余精力说提供了理论性的支持,但是大多数当代的研究者却对该学说提出了批评。有人指出它仅仅得到了经验性的支持而缺乏实证性的支持。也有人指出,它虽然从进化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观点,但是这些观点似乎有与进化论相矛盾的地方。如该学说声称机体的剩余精力使得有机体从事一些非生产性的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常常伴有划的行为,并减少了机体的警惕性,而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只有那些对种系的发展有利的机体行为才能从一代传到下一代并加以进化。所以,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这似乎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 相关博文:
- 对抗精力过剩宝宝六招术幻想阅读人气: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