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他走出妒忌的泥沼
作者:王任梅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上传时间:2011-10-08
妒忌既会伤害他人,也会伤害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儿童天真无邪,像天使一般,可妒忌又确实会发生在儿童身上。例如,儿童看到同伴拥有自己没有的物品(如玩具、零食等)而又不和自己分享时就会表现出妒忌,可能损害同伴的玩具,也可能孤立、排斥同伴等。那么,儿童为什么会产生妒忌?如何正确认识儿童的妒忌?
一、什么是儿童妒忌
罗尔斯认为,妒忌是带着敌意去看待他人的较大的善,包括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以及自尊等,是个体面对他人的较大的善时所产生的敌意、怨恨等消极的情感体验。史密斯认为,妒忌是指当个体渴望获得的优势正为他人或其他群体所享有时引起个体感到自卑、敌对和怨恨等痛苦的混合物。
根据上述定义和实际观察,可以说,儿童妒忌是儿童看到同伴拥有比自己较大的善(如能力、机会、玩具等)时产生的一种包含怨恨、敌意等的消极情感体验。当然,儿童的善与罗尔斯所说的善不一定完全吻合,比如儿童可能就不涉及收人之类的善。但是,某些对于成人来说可能没有价值或者不怎么重要的善,对于儿童来说却可能是非常有价值、非常重要的善。另外,儿童产生的怨恨、敌意在表现及程度上也不同于成人。成人常常将妒忌尽量掩饰,但成人的怨恨、敌意可能会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渐渐显露出来,其程度更强烈,更具有破坏性;而儿童常常形之于色,怨恨、敌意直接外露,虽然他们的妒忌心理有时也会派生出具有破坏性、攻击性的行为,但产生的影响一般是即时的,容易被成人控制,一般不会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但是,不管怎样,正如康德所说,妒忌是仇恨人类的一种恶,不管对于儿童自身还是对于儿童妒忌的对象都会产生伤害。因此,成人需要在了解儿童妒忌的产生条件及原因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适宜的引导。
二,儿童为什么会妒忌
1.儿童的自卑和无助感
一个拥有自尊心的个体是很少产生妒忌倾向的。然而,没有足够自尊心的个体容易在屡屡受挫(受伤)之后产生妒忌倾向。妒忌倾向的主要心理学根源是缺乏对自己价值的自信和一种无力自助感。
事实上,儿童并不是天生就是自卑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屡屡遭到成人的批评、训斥之后,才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好某些事情。有时成人会给儿童戴上“笨蛋”“傻瓜”等帽子,严重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蒙台梭利认为,一个“正常”儿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他的自信和对行为有把握。儿童有着被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如家长、教师等)赞扬和认可的需要。长久不被成人认可的儿童将不再自信,他们认为不管自己怎样努力,状况都不会改变。所以,当同伴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经常可以承担一些重要的角色(如小班长、小组长)的时候,他们在内心会产生一种怨恨,甚至敌意。当然,并不是每个自卑的儿童都会妒忌比自己强(或许在某一方面并不比自己强)的同伴。
2.儿童与同伴的社会比较(人际比较)
社会比较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类体内存在一种评价自己观点和能力的驱力,这种把自己的观点和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即为社会比较。当然,社会比较的内容范围是很广泛的,不仅仅包括观点和能力,也包括有关人类自我的各个方面(如身体健康状况、学业成绩、长相等)。
社会比较是妒忌产生的社会学条件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妒忌根植于比较。个体必须先与他人进行比较,才能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而当他人在某些方面处境更好时,妒忌就可能产生。由于与他人的比较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妒忌是普遍潜在的。儿童也有在与同伴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社会特征(如能力、身高等)。在与同伴进行比较时,特别是与自己各方面都很相似的同伴进行比较时,如果他人在能力等方面都强于自己,妒忌就可能产生,比如同伴跑步比自己快,同伴拥有自己特别想要却没有得到的漂亮衣服等。当然,儿童妒忌的产生也与成人平时有意无意地进行不适宜的比较相关。有些父母喜欢拿自己孩子的短处跟其他孩子的长处比较,“你看人家甜甜,钢琴弹得那么好,你怎么就弹不好?”有些教师也时常会对儿童进行横向比较,这样很容易使儿童对某方面比自己好的同伴产生妒忌。在社会比较过程中,经常处于较低地位儿童的处境是很令人同情的,他们可能遭到教师、同伴的鄙视、嘲笑、羞辱等。
3.儿童无力改变环境
妒忌产生的另一个社会学条件是人们对改变环境无能为力。许多人认为,处在他们的社会地位上,除了反对那些获利较多者的有利环境外,别无积极的选择。儿童也如此。当他们渴望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渴望当一回小班长时,却总也轮不到自己,而老师喜欢的小朋友就经常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儿童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老师都不会让他得到想要的机会时,就可能妒忌常被老师喜爱的同伴。
儿童妒忌产生的条件和成人的差不多,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儿童妒忌的产生除自身原因之外,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因为家长、教师等不适宜的教养方式以及环境的影响。儿童的自卑和无助感可能来自成人的屡屡批评和不信任;社会比较产生对自我的羞辱也很可能是成人不恰当地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的结果;改变环境无能为力也可能是源于成人的不公正对待。其实,儿童为什么会妒忌,从主观方面来说源于儿童“缺乏”各种有利的资源,是一种需要的表达;从客观方面来说,源于成人不适宜的教养方式等。
三,怎样帮助儿童摆脱妒忌
1.帮助儿童树立自信
研究表明,妒忌与自尊、自信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越自信的儿童越少产生妒忌倾向,而越自卑的儿童就越容易产生妒忌倾向。在日常生活中,成人除了不要一味地否定和贬低儿童之外,还要帮助儿童树立自信。成人的积极评价是儿童树立自信心的外部动因。儿童对成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依据。年龄越小的儿童受成人评价的影响越大,尤其是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的评价。如果成人经常随意地指责、呵斥儿童,那么他会觉得自己很笨、很差,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儿童的自信心,使其产生自卑心理。而经常得到成人肯定、鼓励的儿童则能从中获得信任感,从而产生自信心。因此,成人应注意自己对儿童的评价和态度,多肯定、鼓励儿童,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不要随意批评、责备儿童,切忌使用消极、定论性的语言评价儿童,更不能一味地否定和贬低儿童。
另外,儿童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是儿童获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因。因此,成人要为儿童创造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表现能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认识到自己“能行”“能做好”,逐步增强自信心。
2.倾听儿童的心理感受
儿童的妒忌是直观、真实甚至自然的,完全不似成人妒忌心理那样掺杂着诸多的社会因素,它只是孩子对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可现实中,当儿童表现出对同伴的妒忌时,有些成人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马上呵斥儿童。其实细想一下,我们成人也一样,当看到同事或同学(特别是和自己有着相似背景、相似处境的他人)强于自己时,也会产生一种妒忌倾向,只是由于妒忌不被认可,而较少直接表露出来。因此,当儿童表现出妒忌的时候,成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倾听并理解儿童的心理感受。比如,当天天看到航航搭的楼房比自己的高时,天天很生气,把航航的楼房推倒了。作为成人,不要因为儿童的这种表现而一味地批评他,可以先听听孩子的诉说,“为什么我的楼房还没有航航的高时就会倒?”在对儿童表示同情的基础上,让他明白这种行为是不合适的,引导他学会互相欣赏,探索提高自己能力的方法。
3.慎用横向比较
社会比较不管在成人之间还是在儿童之间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个体或群体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一种方式。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少成人喜欢强化横向比较,而弱化纵向比较。每一个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儿童的强项可能是另一个儿童的弱项,反之亦然。如果成人用儿童的弱项与同伴的强项进行比较,只会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成人应该看到儿童的优势,鼓励儿童将优势迁移,扬长补短。而且,当儿童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时有了进步,成人应该给予赞许,而不能因为还没有达到某个同伴的水平而呵斥儿童。基于每一个儿童的独特性,成人应承认和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儿童;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既要了解孩子现有的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4.公平公正地对待儿童
有些成人时常将儿童妒忌归结于儿童的自我中心,无疑,自我中心可能是影响儿童妒忌的一个因素,但是成人不公平、不公正的对待可能是产生更大影响的一个因素。卢梭指出,虽然孩子们常常妒忌和吝惜,但他们的道德观念具有如此的原初性,以至这些概念中还不包含任何必要的区分。儿童期是公正感、公平感的萌芽时期。有时候,他们会从玩具、食品等数量的多少、大小等看得见的、比较容易理解的方面来衡量公正、公平。如果成人能够给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机会,尽力做到公平、公正,那么儿童也能够拥有与同伴同等的机会去展现自我。可以说,在平等、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儿童的妒忌也就很少会发生。
摘编自《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4
原题为《儿童妒忌产生的条件及矫正策略》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青年教师的泥塑作品逐花而居阅读人气:1470
- 我们一起走出幼儿园快乐婆婆阅读人气:1131
- 走出幼儿家庭教育误区0夜紫0阅读人气:1015
- 走出幼儿家庭教育的误区史邦友阅读人气:1311
- 走出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转)易百合阅读人气: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