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徐望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1-09
《山谷回音真好听》这首歌曲是老教材了,虽然旋律活泼、流畅,歌词生动、有趣,可在以往的教学中,孩子们学习时积极性并不高,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兴奋点。这是为什么呢?
最近,当我再次组织孩子们学唱这首歌之前,我反思如下:回音,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山谷,如果孩子们没有亲身去过,看过,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对于我们班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来说,由于家庭经济水平的制约,家庭教育氛围相对薄弱,家长缺少对孩子相应知识经验的灌输与储备。因此,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如果不动一番脑筋,会因孩子们的“见少识窄”,无法激起兴趣而失败。怎么办呢?
必须要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不能带孩子们亲自去山谷,无法亲身感受山谷里的回音,我就上网搜集了许多关于产生回音的图片、视频:山洞、空房间、话筒、峡谷、剧场、回音壁,等等。上课时,我请每一个孩子对着自己的茶杯大声说话,感受一下有什么发现?这种说话的方式产生的声音和我们平时说话产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提出的问题先开放,再导向,符合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孩子的知识经验水平。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探索,带着目的去操作,将问题前置,提高了探索、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开始孩子们有点拘谨,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渐渐对着空茶杯大声地说起来,讲起来,喊起来,叫起来。(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大多胆子较小,缺乏主动探索的意识。在教学中需要老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当孩子们因为开心的尝试有点兴奋的时候,我立即以游戏的口吻请大家回答自己的发现。大家七嘴八舌,答案多种。(给每一个孩子发言的机会,允许答案的不统一,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这时,有一个孩子大声回答:“多了一个声音。”“多一个声音?它叫什么声音呢?”(将问题又抛给了幼儿,不仅在幼儿知识经验积累递进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也为下面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埋下伏笔。)孩子们确实是感受到了“多了一个声音”,可多出来的这个声音叫什么声音呢?孩子们抓耳挠腮,不能准确表达。我又拿出一个很大的铁皮饼干桶,让坐得端正的小朋友对着饼干桶大声说活。孩子们既好奇,又感兴趣,一下子安静下来。(瞧!教师的教育技巧无时不在,这不仅再次吸引幼儿的注意,又规范了学习活动中幼儿的行为。)饼干桶的回声比茶杯的回声更加明显。(幼儿对回声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可孩子们还是不能准确表达,于是将动画片“关于回声”的内容放给孩子们看。呀一这就是回声。(利用“十万个为什么”的动画片,将抽象的科学概念童趣化,将操作经验上升到粗浅的抽象概念,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接着,我让大家说说,在生活中哪里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多一个声音?开始孩子们的回答不是互相模仿就是非常单一,于是,我又让他们看我对着话筒说话,感受回声现象。这一下,孩子们似乎又回到了平时在家里、在生活中顽皮、嬉戏的情景。这个说“对着空盒子叫有回声”,那个说“对着桥洞喊有回声”,有的说“对着空酒瓶说话有回声”,有的说“对着搪瓷缸唱歌有回声”……哈哈!孩子们的回答也在起着互相启发的作用,大家的七嘴八舌,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再让他们观看相关图片、视频:山洞、空房间、话筒、峡谷、剧场、回音壁等等,孩子们理解了山谷里的回声。
然后,我组织孩子们学唱歌曲的声音与回声部分,让孩子们先当山谷,我当山谷里喊话的孩子,进行发声与回声的游戏。当我大声地“啊一啊一啊一”,孩子们就小声地“啊一啊一啊一”;当我大声地“咚一咚一咚一”,孩子们就小声地“咚一咚一咚一”。接着,我与孩子们进行了角色互换,启发他们创编在山谷里不同的喊话声,“啪”、“呦”、“哒”、“咚”……由于孩子们始终在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创编出的各种声音与回声出乎我的意料。(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虽然知识经验比不过城里同龄的孩子,可家长平时开放式的教养方式,使他们的生活状态更加质朴、本真、原生态:机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答案的共享又一次打开了他们的思维。)接着,在组织学唱歌曲的其他部分时,我抓住幼儿形象记忆的特点,利用相应的图片,鼓励幼儿边看图片边学唱。最后幼儿在完全熟悉歌曲的情节与旋律后,我又和孩子们进行了游戏,师生分角色唱,创编唱,幼儿自由结合对唱,互换唱。很快,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这首歌曲,而且还创编了歌词。
课后在组织孩子们复习这首歌曲前,我又一次让孩子们做起了小实验:对着茶杯说话,比比茶杯离远、离近产生的不同效果;对着茶杯说话和对着奶粉罐子说话产生的回音有什么不同?通过操作,大家发现,茶杯离得近,回音大,“因为它(指声音)传不出去了”;罐子的回音比杯子的回音大,“因为罐子大,里面声音多。” (瞧,孩子们的观察多么细致,他们的语言虽稚拙,却形象、生动、富有儿童的情趣。)
这个教学活动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教育的“教无定法”:音乐教学与科学活动的有趣整合,让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发现科学现象的同时主动学习歌曲。也再一次给了我这样一个启发: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做到熟烂于心,还要备好孩子。备孩子不仅要了解孩子的相关知识经验,还要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知识背景以及班级、家庭教育的整体环境。两者紧密结合,备课时才会有针对性地利用各种教学工具,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中,才能更好地运用各种方法、策略,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组织好教学活动。总之,《山谷回音真好听》这节音乐活动让我又一次体验了教学实践中的整合乐趣、观察乐趣、反思乐趣、创造乐趣、教育乐趣。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小班音乐游戏案例分析《小花狗...兮然阅读人气:2921
- 教学案例《乡土材料——毛豆在...trancy阅读人气:1251
- 中班案例分析——语言活动:秋...空谷小鱼阅读人气:1591
- 音乐活动《小树叶》教学反思海豚201阅读人气:1418
- 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尝试辉辉阅读人气:1479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学科韵律活动教学的...chengxine阅读人气:3139
- [教师工作]大班音乐活动Ann琹児阅读人气:3144
- [教师工作]大班的音乐活动城们城门几丈高...晴天娃娃阅读人气:1742
- [教师工作]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案例分...mengmeng阅读人气:1899
- [业务管理]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幼儿...快乐教师阅读人气: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