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反思――说对孩子发展有价值的话

作者:车飞  来源:《学前教育》2004、6  上传时间:2006-11-10

教育反思――说对孩子发展有价值的话


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理解到《纲要》所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从仅仅关注教育活动的组织转移到也关注幼儿的发展,从仅仅关注教育现象转移到真正地去关注人――幼儿的成长。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促使我们在优化师幼对话时必须思考,其真正目的是什么?优化师幼对话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认为老师首先要解读幼儿的需要,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并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思考优化师幼对话,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教师应适时使用支持性、启发性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要适时适当,以支持幼儿探究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把偶尔捡到的小石头当宝贝一样,就鼓励他们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石头放在区角里。午睡起床后,孩子们自发地去玩石头。我悄悄地走过去,发现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有的在用手摸,有的在看石头上的花纹,有的在敲石头,有的还把石头拿到太阳下去照……当孩子们发现我在旁边后,都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的发现。


坤坤(手心里托着一块长条形的小石头):老师,你看这块小石头像只小老鼠。


老师(蹲下来,很好奇的样子):我看一看,真的很像,好可爱呀!


楠楠(一边介绍一边摸):这块石头上有许多漂亮的花纹,像热带鱼一样。


老师(用赞赏的眼光看着她):你观察得真细致。


元元(手里拿着两个小石头):老师,你听!(说完靠近我耳边敲击石头)像小马达,哒、哒、哒地跑。


老师(倾听后,用夸张的语气说):真的耶!你试一试,不同的石头敲出来的声音一样吗?


祥祥(手里拿着一块石头,把我牵到走廊里):老师,你看这块石头能发光。


老师:你真棒!你的发现与别人不一样。


(祥祥非常得意,又让同伴来看。)


[反思]当发现幼儿自发并专注地研究石头时,我并不急于介入,而是走近幼儿去倾听和充分地观察。因为当时孩子们是那样的专注和投入、那样的积极和主动,而这些都是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我让孩子们有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而不盲目地介入。当孩子们主动与我对话时,我充分地支持和肯定每一个孩子的探索和发现,而不去过分张扬其中的任何一个。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放心地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点,而无需为迎合老师的赞扬而放弃自己的兴趣。另外,与孩子对话,不仅仅是指有声的语言,还包括眼神的交流、表情的诉说、情感的传递等,将多种方式整合应用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的语言应富有童趣,以化解幼儿焦虑


吃饭时,杨杨不小心将稀饭打翻在自己的新衣服上了,急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杨杨:老师――


老师:没关系!(老师看见杨杨的新衣服上有一个小鸭的图案,就指着它说)看呀,小鸭子都在喝稀饭了,不过太多了,小鸭喝不完,还是把它收拾了吧!


(杨杨破涕为笑,继续愉快地进餐。)


老师(悄悄地对杨杨说):快用你的左手扶住小碗,不然小鸭子又要抢着喝你的稀饭了。


[反思]在师幼对话中,教师的语言仅仅具有童趣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关注幼儿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巧妙地使用充满童趣的、幽默的语言,化解幼儿的焦虑和担心。


()教师的问题要精心设计,以激发幼儿积极思考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花台的下边发现了五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就围着小鸟焦急地议论开了。(当时我们班正在进行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师幼共构活动。)


鹏鹏:小鸟好可怜呀!


菲菲:它的妈妈呢?


童童:一定是去捉虫子了。


浩浩:小鸟的家不是在树上吗?


………


老师:是呀,为什么小鸟会掉下来?(我顺着小鸟的位置往上看)


婉儿:看,那就是小鸟的家。


菲菲:可能是猫破坏了小鸟的家。


浩浩: 也许是风把小鸟的家吹坏了。


……


老师:让我们来帮帮它们吧,我们该怎样来帮助它们呢?


浩浩:小鸟冷得发抖了,我们把它们带回家吧。(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我们找来了一个纸盒,把小鸟装在里面。小鸟还是冷得发抖,孩子们在里面装上旧毛巾,我们还用针管给小鸟喂了牛奶,小鸟终于睡了,这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鹏鹏:如果鸟妈妈回来,找不到小鸟怎么办?


婉儿:就是,鸟妈妈会伤心的。


老师:我们再想想办法。


菲菲:我们把小鸟的家修好,把小鸟送回去吧。


浩浩:如果鸟妈妈没回来怎么办?


祥祥:那我们天天去看它们,喂它们吃东西。


综合了幼儿说的可行性,我们修补了鸟巢,把小鸟送回了家,并在每天的户外活动时给小鸟喂牛奶。第五天的时候,我们发现小鸟都不见了,孩子们相信小鸟在我们的爱护下已经学会了飞翔,飞向了蓝天。


[反思]问题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前提,是幼儿探究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幼儿思维的起点。在师幼对话中,教师要把握教育的契机,用问题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引领幼儿深入地探究和思考。


二、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幼儿的个性特征


对不同幼儿来说,同一句话所带来的心理感受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因此,当我们面对不同幼儿时,谈话的语气和方法应有所不同。


在队列练习中,我发现有几个男孩走路不够精神,就进行引导。


老师(发出指令性语言):小手甩起来,小脚踏起来。


(原来就走得好的幼儿更有精神了,但那几个男孩没有变化。)


老师:谁像解放军?


(那几个男孩子立刻精神起来,只有宇宇还不够精神。)


老师(当宇宇走过我身边时,我一边示范一边说):谁像小老师?


(宇宇立刻来了精神。)


[反思]在这个活动中,当我发现指令性语言对有些幼儿不起作用时,就立即进行了调整。当我看到调整后只有宇宇还无动于衷时,又想到了前一天进行谈话活动时,宇字说他最想当老师,所以,我再次进行了调整,效果不错。由此可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和爱好,会使师幼对话更有效。


三、教师应克服主观意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在幼儿发起的一次种植实验中,我们拿着杯子到园内去找泥土,经过沙池时,发生了下面一段对话。


虎虎:老师,沙子也可以种种子!


老师(心想沙子怎么能种种子呢,刚想引导幼儿,忽然又想到为什么不让幼儿自己去验证呢?”):你认为可以的话,就试试吧。


(虎虎很高兴地去装了沙子。)


老师(面向全体幼儿):让我们做个实验吧,比一比用沙子种的种子和用泥土种的种子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兴奋而又忙碌着,自己选择泥土或沙子,自己放种子,自己浇上认为适量的水,然后很满意地放在自然角,期盼种子快发芽。同时,我们为每个幼儿准备了记录本,引导幼儿每天照料自己的种子,并观察、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进而引导幼儿比较种子生长的不同,分析、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反思]这是由师幼对话而引发的一个探究活动。如果老师不能克服主观意识,那将失去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幸好我及时调整,变以前的经验性种植为实证性种植。在这个活动中,我认为孩子们种植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获取许多有益于终身发展的能力,如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培养了责任感,发展了观察、分析、记录、总结能力,更重要的是促成了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上一篇:幼儿教育随笔――幼儿排解焦虑情绪的好方法

下一篇:大班主题活动实录-有用的植物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