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园布局宜“分合有道”

作者:白亮 纪玲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5-08-11

    
  --集中办园还是分散办园,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在云南省楚雄州某县一个乡镇,方圆25公里的范围内仅有一所幼儿园,其中40%的幼儿上学路程在10公里以上,最远的幼儿家庭住址距离学校28公里,幼儿园寄宿幼儿超过60人。在甘肃河西某地涵盖着18个村委会的一个乡镇,也仅有一所幼儿园,全乡镇的学前幼儿都被集中在一所中心寄宿制幼儿园上学。
  
  近日,笔者在中西部多地调研发现,很多地方政府急于追求规模效应,并未遵循“方便学生入学”的前提,而是进行大规模地撤点并园。农村学前教育办园布局迅速集中,引发了一系列阻碍农村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新问题。
  
  那么,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是否应该仿效一些地区中小学集中的做法建成中心寄宿制幼儿园呢?笔者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避免受规模化办学思路和农村教育城镇化思维干扰,片面追求规模效应和高入园率,而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科学规划农村学前教育办园布局,处理好集中办园与分散办园的关系。
  
  寄宿幼儿身心健康问题多
  
  面对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学龄人口锐减、学校规模小、办学质量低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在2001年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要求各地“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开始后,受规模化办学思路影响,多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出“高中向县城集中,小学向中心乡镇集中,幼儿园向中心村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县城集中”的发展规划。
  
  在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先的分散办园迅速转变为集中办园。很多地方在盲目撤点并园后,因为集中园的服务半径、上学距离和交通状况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寄宿成为幼儿入园的必然选择。而这种让低龄幼儿早早进入寄宿制幼儿园的做法,可能引发诸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问题。
  
  一方面,幼儿远离家人到寄宿制幼儿园上学,直接造成了亲子关系的断裂。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认为,婴幼儿与母亲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而这种幼儿身心发展所需要的情感因素的缺失,极易使幼儿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造成幼儿心灵的冷漠化和封闭化,不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养成。笔者在西部某地调研的过程中,有位寄宿制集中园的老师告诉我们,幼儿晚上因为想家把被子都咬破了。
  
  另一方面,幼儿免疫力弱、自我保护意识差,而被迅速集中起来的寄宿制幼儿园,幼儿数量都相对较为庞大,一个老师同时照看多个孩子,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这无疑会对幼儿构成很大的人身安全隐患。
  
  农村集中园管理难度大
  
  从分散园到集中园的迅速转变,不仅使集中园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幼儿数量迅速增加所带来的需求,普遍出现校舍不足、班额过大及食宿条件差等问题,而且规模过大、人力不足给集中园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难题。学前幼儿尚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衣、食、住、行所有的生活细节都需要他人照顾。然而,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数量极度匮乏,进一步加大了集中园的管理难度。
  
  在不少地区,为方便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集中园幼儿教师通常采取统一的封闭式管理方法,当幼儿违反管理规定时,教师就会对他们进行斥责、罚站等方式的教育。在对教师的访谈过程中,许多教师反映管理压力大,管不了也管不好,幼儿园对待孩子简直就像养小猫小狗一样。
  
  农村学前教育办园布局过于集中,不仅不利于集中园的管理、幼儿的成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幼儿上学、回家的难度。因幼儿年龄小、上学路程远、路况差等问题,家长不得不亲自接送幼儿往返。
  
  调研发现,在周五和周日下午,部分家长用摩托车或自行车接送幼儿,而更多的家长与邻居合租安全系数极低的三无车辆接送幼儿,这无疑加大了幼儿的安全隐患。此外,因寄宿或租房陪读产生的附加成本,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在调查访谈中,大部分农村幼儿家长都表示宁愿让孩子在本村上分散办学的小幼儿园,也不愿让他们去中心乡镇上集中园,因为孩子在镇上寄宿给他们带来很多不便。
  
  处理好集中与分散办园的关系
  
  一般来讲,集中办园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并促进教育公平,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受教育机会。分散办园则有利于方便幼儿就近入学,维护亲子关系、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保障幼儿的入学权利。因此,要保障农村学前儿童获得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学前教育,就需要合理规划办园布局,处理好集中办园和分散办园的关系。
  
  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园布局,应该是一种基于当地地理特征、经济状况、人口分布及变动趋势等因素的科学布点规划,既要坚持集中办园,又要适当保留分散办园,而不能简单地以经济效益为价值取向,为节约教育成本而将办园布局由“一村一园”或“联村办园”直接调整为大规模的“一乡一园”。
  
  此外,在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公办园大多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普遍出现校舍不足、班额过大和设施短缺等资源不足问题。而作为公办园重要补充的民办园却常面临着办学经费短缺、生源不足与师资流失等问题,致使民办园的发展举步维艰。
  
  因此,为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总量,在当前政府学前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公办园的同时,教育部门应给予民办园稳定有效的财政支持与人力援助,为民办园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最终建立起以“公办园为主体,民办园为重要补充”的农村学前教育办学格局。
  
  地方政府盲目撤点并园的最根本原因是教育经费不足。政府企图通过扩大幼儿园规模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但实践证明,农村幼儿园的办园布局过于集中并未有效缓解经费压力,集中寄宿制幼儿园的运行成本依然很高,分散办园时期幼儿园面临的经费紧张问题,在合并之后依然没有解决。
  
  虽然国务院在2011年审议通过《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后,截至2014年,财政部门已累计投入500亿元用于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但面对学前教育需求旺盛的现状,政府对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依然显得不足。
  
  因此,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先完善集中园的教育资源配置,在有需要的地区尽可能地恢复分散园,并适当将教育资源向分散园倾斜。

上一篇:走近幼儿园的"哥哥老师":"板起脸"照样招人爱

下一篇:教育均衡,这盘棋有几种下法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