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中急功近利思想情绪的社会原因》

作者:赵忠心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5-07-13

  一、何谓“急功近利”
  
  何谓“急功近利”?“功”即成绩、功效。“利”即利益。“急”,即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近”,空间或时间距离短,跟“远”相对。“急功近利”,就是急于取得成效,只贪求眼前功效、利益。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而忽视甚至放弃长远的功效和利益。
  
  儿童的早期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是人一生所接受教育的“起始”,也是人一生所接受教育的“基础”。
  
  所谓“起始”,就是开头。尽人皆知,无论做什么事情,开头是最难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常说“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如果开头不好,哪怕有很小的失误或偏差,“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就有可能导致彻底失败。
  
  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做事都特别重视“开头”。古人说:“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小心翼翼地谨慎地开始动手做某件事情,至始至终毫不怠慢,就不会有窘迫之患,就会顺利实现预期的目标。
  
  “基础”的本意是把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荷重传递给地基的结构。也就是说,“基础”是要承载荷重的,应该有足够的底面面积和埋置深度,以保证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并且不发生太大的变形。
  
  所谓“教育的基础”,就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或起点。早期教育的任务不仅是让儿童提前学会一些具体的技能技巧,只是为上小学做准备,而是要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根基。就是说,我们对儿童实施早期教育,不仅要考虑儿童的现在,更要考虑到儿童的未来。早期教育不仅要使儿童当前受益,也要使儿童终生受益;不仅要为儿童的今天负责,也要为儿童的未来负责。这样的早期教育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基础教育”。
  
  然而,很多教师和家长面临儿童的早期教育,并没有树立这样的教育观念,而是眼光短浅,只考虑如何让孩子尽早学习、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技巧,以便孩子在小学学习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而没有考虑这样做,对孩子将来或一生的发展有没有益处,有没有发展的后劲。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思想情绪支配下的教育行为,是对早期教育的“基础性”认识的肤浅。
  
  这种急功近利思想情绪支配下的早期教育行为,可能会获得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和家长会感到暂时的满足。但从长远看,由于是“揠苗助长”,片面发展是畸形不完整的发展,孩子发展的基础不扎实,势必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通俗地说就是缺乏“发展的后劲”,不能坚持可持续发展。
  
  也正是由于急功近利的早期教育不能立即显示出它的危害性,使得许多教师和家长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而不能自拔,看不到孩子发展存在的隐患,久久得不到彻底纠正。
  
  二、认识急功近利思想情绪的实质
  
  要克服儿童早期教育中急功近利的思想情绪,就事论事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要认识急功近利思想情绪的实质。
  
  何谓“实质”,也称“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急功近利的思想情绪,是人们浮躁心态的反映。何谓“心态”?就是指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观点。
  
  “心态”首先是环境的产物。面对特定的周围环境或一定的对象,人们必定会有反应。然而,人们对环境或对象影响的反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对环境或对象的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人们是可以自主选择的。
  
  何谓“浮躁”?“浮躁”是与“冷静”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所谓“浮躁”,就是轻浮急躁,遇事好感情用事,不动脑筋思考,不能深思熟虑,头脑一热就做出决定。至于后果如何,先不考虑,先做了再说。
  
  人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所表现出的浮躁心态的是受环境的影响,与人们不适应当前正在发生着的深刻社会变革有直接的关系。任何的社会变革,都会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当人们已经习惯了的传统的社会生活,被人们不太熟悉的社会生活所取代的时侯,总会感到很不适应,甚至惊慌失措。
  
  现在人们所面临的大环境是市场经济社会,这是中国人很不熟悉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激烈,残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知足常乐的思想非常普遍。儒家的伦理道德中,也不倡导竞争,而是提倡“和为贵,忍为高”。因此,自古以来,人们自然会缺乏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建国以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多少年来,人们端的是“铁饭碗”,吃的是“大锅饭”,坐的是“铁交椅”,搞的是“平均主义”。那时侯,虽然国际间的竞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并且非常激烈。但是,国际间竞争的压力,全由国家、政府承担起来,人们没有亲身感受到这种压力,就使得人们缺乏一种紧迫感,缺乏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追求、进取的精神。
  
  过去,人们只是从理论上知道市场经济生活竞争是很激烈的,残酷的。但究竟有多么激烈,多么残酷,人们还没有亲身体验过,认识并不深刻,从而忧患意识和缺乏紧迫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残酷性日益显现出来。特别是前些年大批国营企事业人员下岗和近年就业的艰难,使人们亲身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和残酷程度,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市场是不同情弱者的”这句话的实实在在的分量。
  
  由计划经济社会到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是非常深刻而急剧的社会变革。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经济社会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人们普遍缺乏心理准备,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应对。因此,就产生了浮躁的心态。
  
  尽人皆知,孩子们长大以后都要无一例外地走向社会,经受社会的检验并决定弃取。特别是在孩子越来越少的今天,孩子的成长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幸福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如何使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家长和教师都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
  
  市场经济社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应当充分认识;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社会是开放的有活力的社会,给人们提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然而,许多家长和教师只是看到了竞争激烈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机会增多的一面。因此,在儿童早期教育中产生浮躁的心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情绪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三、产生急功近利思想情绪的历史原因
  
  当前,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情绪,不是偶然的,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早在五十年前,“美苏两霸”对恃的那个年代,国际上就有一种说法:国家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竞争取决于早期教育的竞争。于是,形成了“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潮。
  
  当年,美苏两国为了增强竞争实力,“不约而同”地进行教育改革。改革的重点也都是“不约而同”地指向加大早期教育改革的力度。在学龄前阶段,就开始进行高难度的教育,高强度的训练,把3到6岁该学习和训练的内容,提前到0到3岁进行,把许多小学的教育教学内容,提前到学前阶段。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美国是心理学家布鲁姆,在前苏联则是教育家赞可夫。
  
  他们都认为,早期教育决定人一生的发展水平,甚至决定人一生的社会成就。然而,经过数年的改革实验后,他们又是“不约而同”地否定了“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想,认为进行早期教育的改革,眼前的效果是好的,但长远效果却是不好的。
  
  因为它“打乱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秩序”,使儿童缺乏发展的“后劲”。也就是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于是,先后又都放弃了这种盲目的教育改革实验。
  
     就在人家放弃了这种改革实验的时侯,我们国家开始实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知识,重视人材,逐步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舆论。在这种环境里,家长和教师急切希望孩子快成材、早成材,形成了急功近利教育思想的“土壤”。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想迅速传到了中国,正好迎合了中国家长和教师的浮躁心态。于是,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和“一半的教育”就在中国“落地生根”,泛滥了起来。
  
  我们应当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要汲取外国失败的教训。使人不可思议的是,人家通过实践已经否定了的东西,我们往往又要重新再做一遍。
  
    “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潮,之所以能在中国盛行,一方面是跟子女越来越少,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及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一些丧失学者良心的所谓“专家”借机推波助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极力夸大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的作用,公开宣扬“早期教育决定论”。
  
     急功近利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古典教育,是“重义轻利”;现代教育与此恰恰相反悖,是“重利轻义”。这种偏向,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早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就出现了。
  
  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罗素早在几十年前就指出现代教育的这种偏向。“重利轻义”的功利化倾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上去了,道德水平下来了”。
  
  多少年来,人们培养教育子女直接目的就是升学、就业,只要是对升学、就业有用处的,就下工夫、下本钱,尽可能提前培养训练;对升学、就业没有直接好处的,就放任不管。重视“成材”教育,忽视“做人”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还是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要全面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促使孩子协调发展。因为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持续发展”。
  
     古人说:“蒙以养正,圣功也。”早期教育是教育的起始,是圣人之功。应当采取积极而慎重的态度,不能盲目行事。随心所欲地任意进行超前教育和“一半的教育”,有害而无益,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科学冷静行事。

编辑sunny

上一篇:过度开发 有害无益

下一篇:幼儿园课程改革路向何方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