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在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中的初探
作者: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4-08-22
【摘要】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血脉。尤其是作为学前教育的启蒙阶段,更应该树立民族音乐教育观,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上,将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引入到幼儿园音乐教育之中,让每一个孩子都浸润在民族音乐的环境中,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如何把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介绍给幼儿,使幼儿从小就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通过迁移、理解、学习和感受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探讨研究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享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节日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在领域目标中多次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我们幼儿教师应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和熟悉本民族的风俗和文化,培养他们尊重民族文化的意识。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原创、幼儿、歌唱、体验
歌唱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育形式,是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它在改变和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歌唱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美的情趣与能力为重要目标的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而东北民间的二人转是东北地区传统艺术的瑰宝之一,以它欢快的音律、幽默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生动的形象、浓郁的风格等特点,幼儿易为感受和体验,受到幼儿喜爱。在幼儿园音乐歌唱教育的活动中引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教师通过对歌曲的加工、改编和处理,形成了原创的歌曲素材,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启蒙与熏陶,激发其初步的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情感和兴趣,对培养幼儿音乐艺术素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音乐艺术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为此我进行了原创二人转歌唱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尝试——原创二人转《母鸡与狐狸》-(本节活动已参加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
一、合理选择和处理民族民间音乐作品
我们都知道,一个舞蹈音乐选择的成功,往往会感染着孩子们,使他们身临其境,
真挚地表达出各种情绪。而在民族歌曲的音乐选择上,我首先要以孩子发展为本,同时遵循了三个原则:
1、 音乐的风格
在选择乐曲上,要能很好的突现出东北二人转独有的特色和韵味,例如,欢快、奔放、热情、火辣、幽默等,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幼儿来理解和表现音乐的重要因素,更是东北二人转中不可缺少的味道。要让孩子一听到这样的音乐,就能感觉到它的与众不同,就有种想跳、想唱的欲望,就能体验到东北二人转那特有的气息。而东北民歌《月牙五更》则充分体现出了二人转的特点,于是,本节活动的音乐就诞生了。
2、 音乐的节奏
对于幼儿初学歌曲时,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水平,歌曲音乐的快慢,决定了他们学唱歌曲时的难易程度。从二人转的自身的角度来说,它的旋律特点是欢快奔放、稍快一些的,这就给初学二人转的幼儿增加了难度。因为本身二人转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个既新鲜有陌生的事物,他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又要面对着旋律较快的问题,这无形之中就给幼儿学唱二人转设置了障碍。所以,根据以上这些原因,我在选好音乐题材后,对音乐进行了加工和处理,把节奏放慢。那么当然,节奏也不能无限度的放慢,那么究竟放慢到什么程度呢?我在实践中主要是遵循着这样的两条规律:一是节奏要放慢到比较适宜幼儿学唱歌曲的速度;二是旋律也不能失去二人转独有的特点,也就是说,听着都不像二人转了。这样既尊重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也保留了二人转的原汁原味。
二、歌曲内容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原创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歌唱,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歌唱的兴趣和欲望。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歌词内容。在网上以及其他途径均听说过,有许多人对二人转歌曲中的唱词有所非议,那么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在歌词方面也做了一定的调整。首先就是把《月牙五更》中的歌词全部摘掉,然后我对乐曲再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该乐曲中主要是以两种乐器为主乐器,一个是二胡,另一个是唢呐。这两种乐器在整个乐曲中又是相互交替的,听起来就好像是两个人在互相说话似的;而二人转主要的演唱形式就是两个人之间相互表演、相互对唱的,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挖掘好的歌词元素进行原创。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结合二人转两个人演唱的形式以及曲调中欢快、幽默的元素,我把歌词内容的主角定位在了母鸡和狐狸这两个有着鲜明特点的角色上,在配合上乐曲中那一唱一和的旋律,就像母鸡和狐狸在互相说话、斗智斗勇一样,非常能吸引孩子,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
运用角色表演的情境提升幼儿记忆歌词的兴趣。一首歌曲包括乐曲和歌词两部分,两者也是唱歌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在熟悉了歌曲之后,记忆歌词便成为首要任务,它直接反映幼儿掌握歌曲的程度。短时间内让幼儿完全记住歌词成为唱歌教学的难点,这使得教师容易走入教学的误区,一遍又一遍反复“训练”幼儿,幼儿则因厌烦这种“训练”而对唱歌活动逐渐失去兴趣。再加上二人转又是较为特殊的歌唱形式,它是两个人相互配合演唱的,这就要求孩子不但要记住自己的歌词,还要记住对方的歌词,这就需要孩子理解歌词内容,绝不是一味地重复学唱。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我结合孩子们好动、好玩的特点,尝试创设一个动态的角色表演情境,让他们在相互表演角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记住歌词,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形象的动作,孩子们边说歌词边表演,即调动了教学气氛又培养他们对歌词的表现力。孩子们不仅对此很有兴趣,而且很快记住了歌词,加快了学习歌曲的速度。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歌词记得也很快。从教学形式上看,孩子们没有坐得那么端正,没有那么安静、有秩序,但他们很开心,正是在“玩中学”。同时,这种形式还培养了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效提高了幼儿的合作水平。教师利用幼儿对艺术活动自发的兴趣,借助“角色表演”为载体,逐渐提升幼儿对唱歌的兴趣程度,这也是我在二人转歌唱教学实践中得到的较好的学习歌词的形式。
四、教学过程和方法的重新认识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我们更多从幼儿学的角度去考虑,注重怎样让幼儿更好的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并学有所得,让孩子们尽情地畅游于音乐王国中,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和熏陶!
首先,为了使幼儿更好理解和记忆歌曲的主旋律,在活动一开始,我带领幼儿边听着歌
曲的旋律,边做着东北秧歌的舞蹈动作进入活动室,从而也使幼儿从中获得了舞蹈动作的经验累积,为下一步表演唱二人转奠定了基础。
接着,我播放了一段二人转的表演视频让幼儿观看,并提出了与本节活动有关的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并总结出二人转的形式和特点,为幼儿两个人之间的合作表演,起到一个模仿、引领的作用。
发声练习是歌唱教学活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了,以往的发声练习常常是枯燥的、没有任何乐趣的,更谈不上师幼之间的互动了。为了使幼儿在发声练习这一环节不在单一乏味,同时结合了二人转个演唱形式,我设计了师幼互动、一问一答的问候式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所用的旋律是歌曲中的主旋律。例如,师:“我是滕老师呀,来自大连市的幼儿园。”幼:“我是~~~呀,来自学前班的小朋友。”师:“你是谁?”幼:“我是~~~。”幼:“你是谁?”师:“我是~~~。”这样,不但可以生动有趣的进行发声练习,更渗透了幼儿对歌曲旋律和唱法的熟悉,同时增进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充分体现出了师幼互动。
情境、故事表演是带幼儿走进歌曲意境和理解歌词的最好途径。在歌唱教学当中,最难使幼儿掌握和理解的就是歌词了。过去我们在叫孩子学说歌词的时候,往往采用的大都是图谱、儿歌、跟说等形式,这样虽解决了当时的困难,但孩子却不能深刻的理解歌词内容,这就意味着孩子不能很好的表现歌曲的内涵,不能很好的为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同时,孩子或许在过段时间后就会忘记所学过的歌曲。而二人转的歌唱方式是要由两个人相互配合着表演的歌唱方式,它需要两个人的配合、默契和融洽,这就更需要幼儿理解歌词内容,领会歌曲的含义,这样才能在演唱的时候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来,并且幼儿也不易忘记。所以,我在活动中运用了情景故事表演的方式来为幼儿做铺垫,使幼儿置身其中,这样学习歌词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分角色学唱与分角色表演是学唱二人转歌曲的有效方法。那么,在以上学习歌词的部分是置身其中,我现在要说的就是进入角色了。让幼儿进入一种特定的角色当中,他们就会主动的来学习探究,而不是用老师牵着鼻子走,孩子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演唱这首歌曲,不会把它当做负担,而是积极参与的角色游戏。这样不但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更大大的发展和提高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同时,像这样从一开始就进行分角色学唱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本身也是一种挑战,一种陌生的学唱歌曲的方式,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了二人转歌曲的民族特点。
道具的介入,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的完美性,增添二人转歌唱教学的韵味。在活动的最后,我选择了运用二人转的道具手巾花,来为本节活动服务。活动中,我尽可能的将二人转的特色融入其中,所以我认为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孩子们在学会演唱这首原创的二人转《母鸡与狐狸》后,兴趣点刚稍有减弱,手巾花的出现又使孩子们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高潮,同时也为下节活动埋下了伏笔。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式。”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件打基础的具有根基意义的工作,作为参与基础教育的幼儿园教师,对根基教育应该有一种责任意识。而二人转又是我们东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地方艺术特色,它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歌唱能力,更有效的发展了幼儿的
表演能力、合作能力以及音乐的综合能力等等。所以,我们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引领,不断吸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精髓,充分挖掘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地在幼儿园内构建起民族文化启蒙教育课程,以此增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幼儿热爱民族文化的美好情感。通过举办民族音乐会、组织戏曲曲艺沙龙、建立社区民间音乐舞蹈协会、文艺演出赛等形式,共同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使民族音乐文化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任何一种民间艺术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家园,民族音乐文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是人们通过自己的音乐创造把自身的人性融于自然文化之中,人们的情感、观念、生活、信仰被激励着,完全融于一个共同的、和谐的社会状态中,从而增加了这个社会肌体的活动和吸纳能力。让我们“举起中华民族乐派的大旗,让中华音乐文化昂首挺进吧!
- 相关博文:
- 省三等奖:幼儿园歌唱教学中的...世外仙姝阅读人气:1225
- 第二学期4月:浅谈多媒体课件...上官飞雪阅读人气:1101
- 2011年9月:幼儿美术教学...小陶123阅读人气:1023
-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秋水依叶阅读人气:2461
- 第三学期11月:多媒体教学在...上官飞雪阅读人气:110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业务管理]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幼儿...快乐教师阅读人气:2466
- [教师工作]教学活动中,孩子聊的很起劲怎...地瓜收到阅读人气:493
- [教师工作]怎样上好艺术领域中的歌唱活动...燕子阅读人气:1106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快乐天使阅读人气:822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规...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