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野下的幼儿园班级人本管理

作者:  来源:广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0-01-16
一、班级人本管理与和谐校园
幼儿园为了创设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关键是要抓好班级管理,班级稳定了,幼儿园才能和谐。和谐校园为班级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而良好的班级建设又为创造安全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和谐的班级管理对于每一个幼儿园来说都非常重要。现代管理的研究成果表明,“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被管理者的潜能。在幼儿园的班级中推行人本管理,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操作性强的人本管理体系,不仅成为了创新幼儿园管理的客观需要,更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班级实施人本管理,我们首先要把握好其中的每一个要素。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和工作,在和谐的校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沟通交流。
二、幼儿园班级人本管理的和谐要素
()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和谐
幼儿的学习不是孤独的行为,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不少研究表明,师幼关系的好坏对课堂管理和幼儿的学习均有重要影响。教师如果能够敏感地捕捉和满足幼儿的学习和情感需要,对幼儿的适当行为持久地作出正确反应,运用适宜的帮助推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持续发展,与幼儿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将对课堂的管理由处理和避免冲突转变为建立和维护和谐的师幼关系,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认知和情感是幼儿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建立安全融洽关系的过程既是师幼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幼儿发展认知能力的保证。其次,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他们与成人的关系从亲子关系过渡到师幼关系,师幼关系的品质决定了幼儿对他人和世界的基本认识。安全和睦融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合群、合作、友爱的良好个性,这一过程正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最后,幼儿在教师那里获得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积极自在地投入学习活动。可见,良好的和谐的师幼关系不仅对幼儿的社会化和个性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是幼儿开展有效学习的保证。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和谐
目前,我国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只懂得接受他人的帮助和照顾,却几乎没有爱护和帮助他人的经验。再加上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不懂得分享、谦让、合作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不少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最终引发争执和冲突的现象。因此,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学会和谐相处,形成友爱向上的和谐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故事、图画书、动画片或设计一些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故事,在小组和全班开展讨论活动,请小朋友发表自己看法,听取他人的想法,逐渐学习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反复练习掌握。情景训练和角色扮演是直观而有效的训练方法。重现生活中发生的冲突情景,可让幼儿讨论解决冲突方法,了解不同的处理方法及其带来的不同结果。角色扮演是幼儿乐于参加的游戏活动,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幼儿学习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感状态,学会尊重他人。
()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和谐
家园密切配合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的保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如一车两轮,必须同向、同步前进,才能促使幼儿的健康发展。如何驾驭好这一车两轮呢?家长与教师在家园互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互动主体又是互动客体,良性的和谐的家园互动全靠双方主动合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想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无疑,家长与教师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上有分歧,会对孩子的正常发展构成威胁。因此,在对待幼儿的态度上,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家长与教师应持有相同的观点、相同的语气和相同的做法,做到步调一致,这样才能使幼儿真切感受到快乐,反之,则会使幼儿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三、幼儿园班级人本管理的主要方法
()确立合理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良好的常规是必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是热爱他的学生,而没有常规,没有教育和引导,班级就像一盘散沙。没有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期望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会更好。只有在尊重孩子个性特点基础上,建立适合孩子的各项班级常规,才能更好地体现班级人本化管理。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可以先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并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班规一经订立就要共同遵守,教师也不例外,若班规改变也需要征求大家的同意。为了帮助幼儿遵守班规,教师可以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以游戏化、情景化活动为载体,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常规意识;通过游戏口吻、故事表演等形式培养、巩固他们的规则意识。此外,还可以结合班级的环境创设进行教育,把枯燥、单调的语言提示转化为隐性的环境提示。如:在楼梯上贴上小脚印,提醒幼儿顺一边上下楼梯;洗手处贴上洗手顺序图;班级内用图画标明各个活动区域;游戏场景上贴上行车路线、斑马线,提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对于小年龄幼儿,用标记告诉他们坐半圆的位置等,这种方法既可以避免幼儿因无事可干而吵闹,也可以避免教师的过多指挥和干预,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使各项活动互不干扰、有序地进行。
()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
所谓班级文化是教师与幼儿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良好的班级文化需要管理者的长期积累,在其中教师的榜样和导向作用非常重要。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幼儿都感到自由和轻松、身心愉悦,对学习富有积极性,能愉快地接受并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交流十分平等、充分和融洽,师幼为了集体的荣誉而齐心协力。可以说,班级文化对幼儿的管理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力的,幼儿融入其中,一言一行都是班级文化的折射。
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激发班级成员的进取精神,弘扬班级的正气,使班级人本管理的效能最大化。教师要打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一是可以定出彰显班级特色的班级口号和班风,形成班级的主流精神导向,使幼儿产生对班级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归属感。二是创造条件形成班级“宽容和接纳”的精神氛围。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每一个孩子,要创造条件在认同班集体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幼儿个性文化的自由张扬,并使所有幼儿能形成宽容、接纳不同意见、想法和做法的胸襟和气度。
()尊重和支持幼儿个性化发展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要确立“人本”管理理念,彰显人文关怀,表现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就是要重视幼儿发展的多样性需求,做到尊重、关心、激励三结合,让幼儿主动、大胆地表现自我,展现自己的个性,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化健康发展。尊重幼儿,就是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对幼儿的错误和缺点给予真诚严肃的批评教育,绝不能讽刺、挖苦和训斥;尊重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尊重幼儿的合法权益与合理要求,听取幼儿的合理建议。关心幼儿,就是要针对幼儿的特点,采取适合于幼儿的有效措施,及时为他们提供指导与帮助。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一视同仁,营造一种公平的氛围。激励幼儿,通过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来满足幼儿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让幼儿真正能感受到来自班级各方面的温暖。
()提高家园互动的质量。
传统的家园互动方式有家长会、家访、幼儿园布告栏、家园联系手册、接送孩子时的简短交谈等,但这些方式时常形同虚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做好家园互动工作,促进家园关系的和谐,我们应从根本上提高家园互动的质量,从以下两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一是加强家长的参与意识。家长参与是幼儿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既有利于家园互动的顺利开展,又表明家长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在美国,家长既参与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也参与幼儿园的决策与管理。如幼儿园根据需要,请有特长的家长来园给孩子讲课或组织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又有利于丰富幼儿园的活动内容。此外,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的专业特长的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资源。对家长来说,通过亲自参与,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保教情况,并学到教养孩子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建立平行性互动关系。从互动的本质来看,教师和家长在互动中均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在互动中是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他们不仅需要工作之间的互动,还需要情感之间的互动、朋友之间的互动,只有进行多重角色互动,才能进行有效的家园互动。因此,教师应放下为人师的身份有针对性地主动家访,家长应摒弃不必要的顾虑予以配合,这样才能使家园有机结合,共同引导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顾超:《我的“三为本”班级管理策略》[J].幼教园地,2006,(9).
[2]叶子:《师幼互动与幼儿的主体性发展》[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3).
[3]朱芳红:《影响家园互动质量的因素及其问题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6).
编辑:cicy

上一篇:探求有生命力的幼儿园管理之道

下一篇:实施民主管理提高办园整体水平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