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教育能追寻孩子的发展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5-12-15

    美国高瞻课程专家陈宇华曾在微信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她的儿子非常喜欢玩乐高玩具,有一次在玩具店提出想买一些乐高块儿,说要“买好多”。于是她问儿子:“好多是多少?”儿子想了半天,说:“100个。”她又问儿子:“你能数到100吗?”儿子当时还不能。她趁势说:“今天可以数到几就买几个,或者今天先练习数数,明天再来买。”儿子犹豫了半天,说:“那就明天吧。”随后,她递给儿子一个标着从1厘米到100厘米数字的纸质尺子,对他说:“你自己看吧。”
    这位从事教育研究的妈妈说,在孩子缺乏任何动机的时候,让他数到100是件非常枯燥的事,但是当他有了强烈的动机,想要买100块玩具的时候,学习欲望就特别强,就会自己去学习如何从1数到100。从这个生动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学习兴趣和愿望、学习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其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办园理念、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方式上。有一些家长发出这样的疑问:幼儿园不能学英语、拼音、数学吗?其实,幼儿园并不是完全不接触语言和数学等内容,由于年龄特点所决定,学前阶段幼儿所接触的语言和数学与小学阶段相比,在内容和学习方式方法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往,成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过分强调学习具体的技能、方法、知识,而忽视或轻视学习品质的培养,认为“学业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只关注幼儿认了多少字,会算多少道题,背了多少古诗。一些家长以牺牲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为代价,盲目追求“提前学习”“超前学习”实际上是让幼儿“伤”在了起跑线上。
    为了认清“小学化”的危害,我们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即幼儿学习的特点究竟是什么样的?幼儿的年龄、认知、所持经验的情况,决定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幼儿的学习要充分感知,要在游戏化、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能处于一个充满支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他们的需要、兴趣被充分关注,他们的天性得以充分释放。成人给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顺应其天性,引导其发展。
    具体来讲,幼儿学习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无意注意伴随下的随机、碎片化学习,以多种感官为主渠道的感知、体验式学习,以动作伴随的操作式学习,以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情绪化学习,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整体化学习。
    有研究表明,孩子入学准备水平对后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预测作用,入学准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后续发展水平。但是,入学准备并不意味着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不能错误地或简单地等同于识字、做算术、背古诗等。3至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很重要。由于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的交流,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只让他们多识字、写字。
    同样,幼儿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和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数学的任务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等。比如,3岁幼儿认识“1”和“许多”,初步感知集合的概念,可以利用收拾餐具等日常生活环节,让幼儿直观感受将小碗一个一个放到盆里,盆里就有了许多小碗。
    如果我们过早地让幼儿学习拼音,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特别是用死记硬背等机械的方法,毫无创造性和发现乐趣,就会造成孩子过早地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要相信“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尽我们所能和用各种方法赋予每一个孩子力量”,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愿我们的教育能追寻孩子的发展,为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26日苏婧/文)
摘自:《幼儿教育》2015.10
编辑:cicy

上一篇:关键经验:概念辨析与价值阐释

下一篇: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看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八)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