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点小人——拼图类游戏的指导策略

作者:梁旭  来源:北京东方之星学前教育机构  上传时间:2015-04-03

    拼图类游戏主要训练幼儿的图形聚敛能力。图形聚敛能力是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能力之一,是指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或根据给定的信息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它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通过不断探索尝试、逐渐积累起来的。图形聚敛能力发展好的幼儿对空间和图形系统有良好的知觉和认识,他们不但能很好地加工复杂的图形信息,而且能用多种方法解决图形问题,在以后的几何学习中具有优势。
    4~5岁的幼儿,对基本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如知道常见图形的名称及特征,但如何用这些图形知识,灵活、有效地解决复杂的图形问题,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为此,思维课程中的“甜点小人”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次进行图形探索、思维冲浪的机会。“甜点小人”的游戏主要是让幼儿利用一种或多种颜色的拼图磁片,拼出特定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游戏中提供的拼图磁片的颜色和形状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即红色最简单,其次是蓝色和黄色(它们除了颜色不同,其他都一样)、绿色的最难。
    接下来我们探讨组织这类活动时应当把握的要点。
    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指导这类游戏时常会有这样的困惑:由于以往的经验不同,幼儿在游戏中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有的幼儿能很容易完成任务,而有的幼儿反复尝试仍拼不上。这时教师要依据幼儿的水平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如在游戏1——  “给4个小人各穿上一件1种颜色的衣服”中,教师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引导方式。
    方式1:“我们把这些衣服的布料分开后,比一比、摆一摆,看谁能发现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哪些地方一样?”
    在这种方式中,教师并没有让幼儿直接解决游戏中的图形问题,而是让幼儿先充分地“玩”材料,使幼儿在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摞一摞的过程中,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每组拼图磁片的特点及每组磁片之间的共同特征。这不但为完成“给每个小人穿一种颜色衣服”这个任务做了准备,而且还为解决“给小人穿多种颜色衣服”的任务奠定了基础。这种策略适合拼图能力较弱的幼儿。
    方式2:“请你先帮果汁(正方形)小人穿上一件一种颜色的衣服,看一看布料的边(角)跟小人身体的边(角)有没有一样的。”“然后再给水果小人穿上一件一种颜色的衣服。”“最后,给薯条和汉堡小人各穿一件一种颜色的衣月艮。”
    幼儿操作的顺序与结果如下图:
    在这里,教师预设了由易到难的拼图顺事,符合幼儿解决图形问题的规律,有利于幼儿发现除平移、旋转、替换以外解决图形问题的方法,即比较拼图磁片的边(角)与图形的边(角)。而且,由于幼儿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拼图任务,因此,能更多地体验成功解决图形问题的喜悦,建立解决图形问题的信心。这种策略比较适合拼图能力一般的幼儿。
    方式3:“请你按顺序给每位甜点小人穿上一件一种颜色的衣服。如果布料不合适,你可以换一块,或者转一转。”
    幼儿操作的顺序与结果如下图:
    孝师的指导使幼儿明确了操作任务,以及简单的操怍方法。当磁片与图形的位置不合适时,幼儿会尝试不断地移动、旋转或替换拼图磁片来完成拼图任务。然而,虽然在操作中幼儿运用厂替换、旋转、平移等解决图形问题的方法,但由于游戏图中的几何图形、以及4种颜色拼图磁片都蕴含着不同的难度梯度,因此幼儿操作起来可能会有困难,且操作时间也会很长。这种策略比较适合拼图能力较强的幼儿。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实现目标,即利用一种颜色的拼图磁片拼出特定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但三种方法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
    发现幼儿内隐思维,适时搭建探索性支架
    幼儿独立解决图形问题的实际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在操作中经常会遇到解决问题的瓶颈。教师可通过观察幼儿的操作、表情等,发现、分析幼儿的内隐思维,了解他不能解决图形问题的关键,然后搭建探索性的“支架”,使幼儿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跳一跳”完成拼图任务。
    比如在游戏2——“给汉堡小人穿一件绿色衣服”中,由于绿色磁片难度最大,在操作中只通过简单的目测,很难准确判断磁片摆放的位置。有个幼儿选对了磁片,但因为他在旋转磁片时速度太快,并且每次转动的角度太大,结果错过了最佳角度。这时教师适时进行介入:“你真棒,都拼上2块啦。”“你用绿色四边形磁片再试一试,旋转时再慢一点,每次只转一点点。”教师没有动手帮幼儿摆或直接告诉幼儿怎样摆,而是给幼儿提出探索的思路和方法,而且在搭建“支架”前用肯定的语言先平抚了幼儿焦虑的心情,使幼儿有信心继续解决拼图任务。
    但如果幼儿没有问题或不需要时,教师应尽量不干扰孩子的操作。
    用“归纳”“迁移”的方法解决更复杂的图形问题
    “归纳总结”是思维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使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或及时复习,使幼儿明确所学内容的重点,并将一些关键知识点聚集起来,形成一个有组织的知识结构。而“迁移”是将一种情境中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另一种情境中。
    思维游戏课程的体系性和逻辑性很强,因此及时的总结,提醒幼儿运用之前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更复杂的图形问题会事半功倍。
    比如,当幼儿完成游戏3——“给教具中的汉堡小人穿一件红、黄两种颜色的花衣服”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总结经验:“你是用什么办法给他做出合适的花衣服的?”“你还记得当布料不合适时,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吗?”教师开放式的提问,不但能引发幼儿用教具表现自己操作结果的愿望,而且使幼儿能主动关注别人的操作方法。这种分享能及时帮助幼儿梳理、总结解决图形问题的多种方法。
    当幼儿给汉堡小人穿上两种颜色的衣服后,还可引导幼儿思考:“你能用给汉堡小人穿两种颜色衣服的方法,再给他穿一件三种颜色的衣服吗?”给汉堡小人穿一件三种颜色的衣服,是一个更复杂、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引导幼儿将拼摆两种颜色的方法,迁移到用三种颜色磁片拼摆的任务中,不但有利于幼儿解决本游戏中更复杂的图形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幼儿逐渐形成解决图形问题的思维模式,为今后继续学习、灵活解决更复杂的图形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自:《学前教育》2015.01
编辑:cicy

 

上一篇:招握关键经验 巧设区域“实习场”

下一篇:把游戏还给孩子——幼儿园游戏开展中的困惑与解析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