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管子总动员

作者:万小飞  来源: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二幼儿园教育集团  上传时间:2015-03-18

  游戏材料不仅能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为。为了激发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从而获得自主的体验和经验的提升,教师需要在投放材料时客观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较为准确地去判断、把握幼儿现有的经验和发展需求。我们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管子总动员”时,追随幼儿的兴趣,基于幼儿的游戏经验和需求调整材料,使幼儿在与价值隐藏、功能多元的材料的互动中生发出多种探索行为,玩出快乐,玩出智慧。

    游戏缘起

    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了一批粗细不同的管子放在建构区。教师发现多名幼儿对管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一会儿用管子当传话筒,一会儿用管子当望远镜,一会儿又用细管子玩起了“高尔夫”……不亦乐乎。看来,管子因其可以穿透等特征而蕴藏着许多创意玩法。

    于是,教师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如果多提供一些管子,孩子们会怎么玩?他们已有哪些经验?将管子与哪些材料组合起来能玩出更多的花样?如何能让孩子更有兴趣、更积极……基于此,教师最后决定以管子为主体材料,提供长管子、短管子、粗管子、细管子、双通管等,同时基于对幼儿已有经验及发展需求的初步判断,提供小球、小汽车玩具、木板、彩色水瓶等多种辅助材料。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一系列的思考,教师对幼儿当前的游戏生成取向、幼儿的兴趣需要等进行了初步的判断,在游戏开始之初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符合幼儿当前需要的、幼儿感兴趣的“材料群”。

    游戏第一阶段

    投放长短不一的管子后,孩子们很快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忙开了:浩浩在多根短粗的管子上面放上一块木板搭成车子,在反复移动“车子”的过程中探索管子的滚动特性。宁宁和楠楠一起用管子、木板和彩色水瓶玩起了“保龄球”的游戏,楠楠拿起一段粗管子说:“我用很大的力气,一下子就可以把这些瓶子击倒!”宁宁试图多放几个水瓶,给楠楠增加难度,可惜水瓶不够了。

    远远、赛赛等几位幼儿对管子通透、可以传输物体等特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远远不断尝试着往管子里投球、灌水等,还利用双通管让长长的管子转弯了。每当发现球或者水从管子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出来时,孩子们都会欢呼雀跃。当球进入管子时,赛赛便马上趴在地上,试图看到球在管子里的情况,嘴里还不时地说着:“里面黑乎乎的,小皮球是在坐滑梯吗?”远远回应道:“看不清楚啊,小皮球好像是在玩过山车吧!”一旁的牛牛则说:“过山车的轨道复杂多了,四通八达的,像立交桥一样。这几根管子才不能做过山车呢!”说完也把头探到管子的另一端,想对管子里面探个究竟。

    通过多次游戏,孩子们从最初的随意摆弄管子,到渐渐熟悉管子的特性,并根据其特性出现了一些探索行为。比如,浩浩、宁宁、楠楠通过与材料的多次互动,开始较好地把握管子“滚动”的特点;远远、赛赛等孩子则受到管子的穿透性的启发,开始关注进入管子内部的物体的状况。由于管子两头通透、中间封闭,他们不能观察到管子内部的物体滚动时的变化,因而感到遗憾。同时,由于管子只能在两头转接,基本以“延长”和“转弯”的方式进行搭建,难以实现孩子们所说的类似“过山车”等复杂物体的建构,因而限制了孩子们的游戏内容和创造行为。怎样进一步支持孩子们的游戏呢?教师试图对材料进行调整与加工,游戏很快进入到了第二阶段。

    游戏第二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的游戏观察,基于幼儿的游戏需求,教师和幼儿一起对一部分管子进行了截面、镂空等处理.以便幼儿能够观察到管子内部物体活动的情况。这些经过加工的管子被孩子们称为“怪管子”。另外,教师还根据幼儿的需要增加了水量不同、大小不同的彩色水瓶。

    孩子们很快就喜欢上了“怪管子”,开始进行各种组合搭建,出现了各种诸如水渠、高架桥、隧道之类的建构作品。比如,柯柯与楠楠合作完成了管子渠道的搭建,又试图用各种材质的球在管子里进行比赛,看谁的球滚得快。亮亮、威威、多多和媛媛等幼儿则用管子和木板组合搭建了高架桥和水渠,探索水流动的秘密。经过截面的管子能让幼儿清晰地看到管子内部的情景,这大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游戏热情,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乐此不疲。但遗憾的是,由于管子比较硬,在管子中穿越的物体不能任意转弯,常常需要幼儿用手去拨动,因而让幼儿略显失望。

    在教师通过镂空、截面,改变了一些管子的形态后,孩子们出现了更为丰富、更具探究性的游戏行为。同时,通过两个阶段的游戏,幼儿开始出现多角度的游戏构想,游戏主题趋于稳定,合作行为不断发生,他们开始试图通过管子的连接、拼插、组合等方式不断建构新的游戏经验,木板、球类、水瓶等辅助材料也越来越多地被幼儿所利用。但由于管子质地较为坚硬,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作品的构造与游戏的推进。

    游戏第三阶段

    教师根据对幼儿现有经验的分析和未来游戏需求的判断,决定添加软管子。

    在发现新材料后,幼儿非常兴奋,三三两两地开始摆弄粗细不同的软管子。很快,多多和媛媛等几名幼儿发现了软管子“软、易弯”等特性。教师对多多和媛媛说:“你们前天的水渠不是不能转弯吗?看看这根管子能不能帮你们的忙。”媛媛马上回应道:“对啊,我们再来造个水渠,让水流到很远的地方去吧!”游戏进行二十多分钟后,孩子们在转弯处接上了软管子,“水渠”能转弯了,水真的流到了很远的地方。多多激动地叫道:“我家的自来水就是这样流过来的吧!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未过多地强调软管子的特性,而是让幼儿自主操作与发现,并通过适时的提问推进游戏主题,培养幼儿坚持、合作等品质,提高建构水平,丰富“水的流动”等经验。

    在这次游戏中,宁宁和楠楠再次合作,协商建构高架隧道。只见他们先用截面的硬管子架好了高架桥的第一层,再用软管子架起了第二层。教师也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教师发现高架桥缺少上桥的斜坡,便提醒道:“这么高的桥,汽车该怎么上去呢?"孩子们很快发现高架桥还需要上桥口和下桥口。不一会儿,一座错落有序、四通八达的高架隧道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大家欢呼起来,马上有人拿起小汽车玩具玩起了游戏。

    通过几个阶段的游戏,幼儿的游戏经验不断得到提升,他们开始出现持续而深入的游戏主题和游戏行为,逐步进入真正自主的游戏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仅给予了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与自主选择材料的权利,并适时调整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还发挥“年长一点的游戏伙伴”的作用,给予适宜的引导与帮助。

    “管子总动员”游戏仍在进行着,孩子们不断地玩出新花样,而教师的思考、调整也从未停止……

    分析与思考

    观察“管子总动员”游戏的进程,我们发现孩子们积极、主动、快乐,教师则始终作为一个支持者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助推着游戏的发展。

    一、判断游戏需求,及时调整材料

    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水平,不仅有赖于教师的适度引导,也有赖于根据需求逐步调整的游戏材料。

    在该游戏过程中,教师对材料做了多次调整,而每一次调整都是以对幼儿前期游戏经验的判断与把握为基础的。例如,教师发现幼儿很想知道管子内部物体的活动情况,便及时对管子进行了镂空、截面等处理;教师发现幼儿希望管子能自如地转弯,便及时增加了软管子等。这样的调整及时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求,推进了幼儿游戏的发展。

    二、基于不同经验,投放多结构材料

    材料的外在特征决定着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显性功能,“结构性”是材料的外在重要特征之一。材料的结构性主要是指材料使用方法的规定性,材料的结构性程度即教师对材料使用方法的规定性程度。从结构性角度而言,主要有“高结构、低结构、非结构”三种材料类型。那么,在自主性游戏中,怎样的材料结构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使幼儿获得发展呢?

    通过“管子总动员”游戏我们可以看到,材料的“结构性”决定了幼儿探索行为的创造性和多样性。材料的结构性越多样,幼儿的游戏行为就会越丰富。“高结构”“低结构”“非结构”的材料并没有好坏之分,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游戏群体、不同的游戏情境,选择“结构多样”的游戏材料。同时,应积极倡导“以低结构材料为主、其他结构性材料为辅”的多结构材料投放方式,从而激发幼儿多角度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发幼儿更为丰富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为。例如,在“管子总动员”游戏的最初阶段,教师及时关注到了幼儿当前不同的经验水平,既提供了单个的、低结构的管子,又提供了高结构的汽车玩具、球类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结构多样、能诱发多种游戏可能的“材料群”。

    三、关注游戏进程,优化游戏材料

    在“管子总动员”游戏中.教师通过添加、组合、加工、保存等多种调整策略,优化游戏材料。

    添加材料往往能够引发幼儿新的探索活动,使游戏出现新的转机。例如,教师在游戏之初只提供了白色管子,后来逐步添加了花管子、软管子等,不断以添加材料的方式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组合材料是指将各种不同结构程度的游戏材料组合在一起,以引发幼儿新的活动,形成新的游戏(如下表)。例如,在游戏中,教师根据前期对幼儿经验的判断,从空间摆放的角度对“材料群”进行了多种组合。

    加工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切、割、挖等方法,改变材料的部分形态,使其具备更为丰富的游戏功能。例如在游戏中,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对管子进行截面、镂空等加工处理,从而引发幼儿更多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为。

    保存材料是指将幼儿暂时不需要的材料转移到材料库中,以便幼儿根据游戏需要自由取放。

    总之,在“管子总动员”的游戏中,教师始终以游戏支持者和游戏伙伴的身份发挥着作用,不断拓宽幼儿的游戏思路,而幼儿则始终是自由的、自主的,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生成游戏的主题、情节等,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能力,获得了愉快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华爱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1].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8398(4)47

多种组合方式

材料举例

可能诱发的游戏行为 

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的组合摆放

高结构材料:小汽车玩具、乒乓球。

低结构材料:木板、长管子。

幼儿可能会让乒乓球、汽车从管子中穿过,玩隧道游戏,并看看管子斜着摆放和平着摆放时乒乓球、汽车穿过的速度是否一样……

结构较高的几种材料的组合摆放

将画有各种图案并截断的管子堆放在一起。  

幼儿可能从无序堆放的管子中找到花纹相同的管子进行拼接,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多种不同低结构材料的组合摆放

低结构材料:没有作任何处理的长度较短(30厘米)的管子。低结构材料:一米多长的木板。 

幼儿可能会将木板放在管子上,玩跷跷板的游戏,也有可能将木板支撑起一个斜坡。用短管子玩滚动的游戏…… 

……

……

……

摘自:《幼儿教育》 20150102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园区域游戏:纸杯游戏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眼明手快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