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游戏的“遗憾”
作者:杨慧敏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上传时间:2014-07-14
“娃娃家”往往特别受到孩子们的青睐,有一个“娃娃家”挤入了4个小朋友,而且其中两个孩子争吵着都要进入这个“家庭”中。老师走过来对他们说:“老师以前说过每个娃娃家只能进来几个人啊?xxx,我看到xxx比你先选的,你怎么可以还往里面挤呢?”于是老师把这个孩子的椅子放到了教室中间,这个孩子搬着椅子去寻找另外的游戏区角。在“超市”里,有一个孩子来购物,抓了很多的东西放到自己的篮子里,卖东西的小朋友阻止说:“老师说了一次只能拿三个。”老师闻声赶来,看到这个“顾客”几乎把“超市”台面上所有的物品都放到了自己的篮子里,于是向他喊道: “xxx,我说过每样东西最多只能拿三个,你拿那么多,别人再来买什么?”并且帮他把多拿的部分拿了出来。
《儿童权利公约》第3l条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和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和艺术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真实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游戏各区角的设置不仅是幼儿各方面智能发展的需要,同时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引人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是幼儿教育发展的重大进步。但是不难发现,在幼儿园区角游戏中,各区角的设置、活动材料的投放以及游戏规则几乎是以幼儿园教师的意志为指导。这种情况不仅归因于幼儿园班级空间、人员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同时还受整体社会文化的影响的个体主观控制。
著名的社会学家乔治•里兹认为,社会的麦当劳化追求的是一种高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合理化进程,而这种高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性均是针对商家或者称为有权者而言的。对于消费者或弱势地位的人来说达到的效果是相反的,甚至是人际关系冷淡的、情感需求空虚的。乔治•里兹批判这种做法违背了人道,缺乏人性,但是“麦当劳模式的成功表明,许多人倾向于喜欢一个不会出现意外的世界。”(《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特征的研究》)这种模式不会轻易消亡,甚至在不断扩张。麦当劳化是从社会的一个小部分开始的,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管理模式,并且开始往社会更细小的部落渗透,就连幼儿园的区角游戏也没有幸免,从设置到实施都体现了教师为自己寻找的方便和高效。
1.游戏区角的设置限制了儿童的选择权
由于园舍空间的有限性及区角建构的难易程度,每个班级只能设置有限的几个游戏区角,比如“娃娃家”“超市”“建构区”“阅读区”“手工区”“蛋糕房”“小舞台”等。像“娃娃家”“建构区”“阅读区”“手工区”这样的区角基本上不需要教师进行个人的创造工作,区角中的工具要么是用现成的业玩具,要么就是利用平常课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因此建构起来比较容易。而“超市”“小舞台”“医院”之类的区角则需要教师进行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手工制作一些区角的用具,这样就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游戏区角用具的内容及放置的方向基本上都由教师决定,需要幼儿帮忙的主要是带来一些日常生活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如果让幼儿帮忙制作,会比较费时费力,所以大多教师选择亲自动手,提高效率。
游戏区角如果设置得多的话,教师每天都会更换游戏区角的开放,而这种更换是单方面的,如果和幼儿商量的话则会引来不同的意见和争端。若游戏区角设置少则会减轻教师的负担,因为幼儿选择会减少,从而减少了向老师要求玩别的游戏区角的请求。游戏工具的有限性为教师整理玩具提供了方便,但也限制了幼儿自己的选择。
2.区角游戏的规则是教师控制的重要手段
就如文章开头所呈现的案例一样,幼儿园区角游戏总是充斥着各种规则的限制,从游戏的选择,到游戏中使用各种工具的规定,以及各种游戏区角的容量,这些方面均体现了教师对游戏大局的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对儿童的控制来实现的。在一份三个国家幼儿园教育的比较研究报告中,作者描述了美国幼儿园一天中区角游戏的一幕,一个小孩想进人“建构区”堆积木,但是被教师阻止了,“建构区”规定只能容纳三个孩子,因此这个幼儿被老师带出了“建构区”。当研究者向教师了解原因时,教师解释说:“因为我们观察过,如果我们不在特定区限制人数,我们可能会有麻烦。”(《幼儿教育与文化——三个国家的幼教实况比较研究》)这种麻烦是所有幼儿老师都不愿意面对的,比如幼儿之间会产生口角上的冲突甚至是肢体上的摩擦,处理这样的状况会给老师带来时间和精力上很大的挑战。
因此,在属于幼儿的游戏时间中,老师订立的规则是为了使整个局面维持在一个可预测的状态,不容易出现太多意料不到的矛盾,从而防止陷入失控的游戏情境。区角游戏中规则的设定,不仅能控制游戏当时的场景,还能为冲突寻找说教的理由和解决的办法,减轻了老师为处理矛盾而形成的心理负担。所以规则的制订是老师把握游戏全局,控制幼儿不良行为,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的重要手段,达到了一箭多雕的效果。
3.区角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是一种预防性行为
在幼儿游戏和活动中,教师是否应该介入,什么时候介入,以何种方式介入都成了幼儿教育关注的热点,当然最折中的观点认为教师应该在合适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介入幼儿的游戏,教师介入的目的则是作为一个帮助者促进幼儿各方面自然发展,为幼儿的创造性提供帮助和支持。而要做到恰到好处的介入是十分难以把握的,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学经验中反思和锻炼才能实现。
幼儿的区角游戏更多的是一种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和对角色的体验,很多的区角会出现相互之间的联结,而且整个游戏场景就像是一个生活环境的缩影,只有一些锻炼认知技能方面的区角需要教师提供一些操作上的帮助。而有限的教师要关注到整个区角游戏的大局,教师往往倾向于选择保持游戏情境和谐的介入,因此介入也就转向了控制游戏格局稳定的含义。比如教师发现两个幼儿之间发生了争吵,为了防止发生大的肢体冲突,教师会预测可能产生的结果,因此介入只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有可能会是两个家庭的麻烦。另外,当某个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违反了游戏规则,可能会给整个游戏环境带来不和谐或造成游戏的中断等,教师的介入也是为了事情具有可控性。就如文章之前提到的案例中,扮演“顾客”的幼儿将超市中的很多东西都放入了自己的篮子中,这就将导致别的幼儿无法购物,从而造成“超市"区角游戏的中止,甚至带来幼儿和其他“顾客”之间的冲突,因此,教师对这件事情的介入更多的是为了维持游戏顺利进行,从而摒弃不和谐因素,减少自己对教学之外的事情的处理时间。
“麦当劳化”的管理方式存在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方式能让整个局面中的各个方面都井井有条,充满了秩序性,规则的限制也确实能避免很多意外的出现。幼儿园本身的条件限制促使其在区角游戏中存在并且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游戏作为儿童的权利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尊重,应该给予儿童在游戏中的更多的自由。为了让区角游戏在幼儿的发展中起到更好的作用,我们需要适当改变过于计算的社会文化心态。
原载《广东教育》:综合(广州),2013.12.46~47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浅谈本土家具文化资源在区角游...林音小筑阅读人气:808
- “乡土类”数学区角游戏.一朵白云阅读人气:1286
- 亲子积木游戏的体验花仙子的家阅读人气:950
- 对托班运动游戏的思考gege阅读人气:1031
- 小班开展音乐游戏的策略研究放飞自己阅读人气:2544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加入游戏的态度阳光阅读人气:1362
- [园长管理]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个小女生总...Sunny阅读人气:1201
- [教师工作]如何让民族的东西渗透在区角活...清舞飞扬阅读人气:1129
- [教师工作]幼儿园区角方面知识时间还在流转阅读人气:1283
- [园长管理]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怎么组织云眉阅读人气: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