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幼儿发展评价实践新解

作者: 陈建华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上传时间:2014-01-24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实施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教育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重视。近十年来,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评价在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各种先进理论的介绍方面,无法将理论与具体实践中的适宜性联系起来。在实践层面,比较侧重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聚焦教师对活动中幼儿行为的即时、非正式评价,探讨评价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作用。虽然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正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但由于之前的研究更多指向的是游戏本身,对幼儿游戏中的发展评价研究十分缺乏,因而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一、评价的路径
      1.幼儿表现:评价幼儿的发展状况。即探究多种适应性、实用性的幼儿评价方法,如发展目标阶段检核、个案观察、档案袋记录、轶事记录、幼儿故事、作品取样等多元评价方式。评价者可以从中获得幼儿发展的真实信息,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进行非统一标准的多元评价。
      2.游戏环境:评价游戏的环境与材料。对所提供的游戏环境、游戏材料的科学合理程度,与幼儿经验水平、发展能力的适应程度作出评价,以促使游戏环境、游戏材料的投放更适应幼儿当前的发展需要。
      3.教师指导:评价教师的指导策略。对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策略,包括游戏预设、观察指导、游戏讲评等,是否对幼儿的发展有效作出评价。旨在帮助教师在了解幼儿发展状况基础上作出游戏计划、游戏指导与游戏评讲。
      二、评价的工具
      针对幼儿在游戏中显现的发展水平,我们借鉴《作品取样分析系统》一书中的“幼儿发展检核表”,对游戏中关键因子评价系统进行了分析与选择性的检索,确定并初步形成了游戏中的评价工具系统。
      工具一:游戏中的幼儿发展评价检核表
      从幼儿游戏显性的“语言与表达能力”“运用与操作材料的能力”“思维能力”“个性与社会发展”四个维度对幼儿进行发展评估。每个发展维度都有具体的分类发展目标:“语言与表达”——倾听、会话、表演与表征;“运用与操作材料”——材料的运用、材料的操作;“思维能力”——问题意识、规律与关系、探究;“个性与社会发展”——自我概念、自我控制、学习方式、互动与冲突。每类发展目标均有细致的分类描述与不同发展进程的描述。运用此工具对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每学年在学期初、学期末、学年末进行三次评价。每周对5个~6个幼儿进行观察,经过4周~5周的周期性观察,获取人均3次的发展状况信息。
      工具二:幼儿发展多元叙事性记录
      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即时、多变的,随着游戏交往的深入,游戏情境的变化,幼儿的动作、行为、语言、情绪均在发生着难以预测的变化。为及时有效捕捉幼儿发展的信息,我们采用叙事性记录的方法,尝试多种适应性、实用性的幼儿发展状况记录,如个案观察记录、档案袋记录、轶事记录、作品取样等,这些叙事性记录可以生动地显示幼儿的发展,反映幼儿的游戏过程,为教师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分析评价提供支撑。
      工具三:游戏环境与幼儿发展需要适应性评价检核表
      检核表从“游戏场地的占用面积”“不同游戏区的数量”“游戏区内容的适龄、适宜性”“游戏区的外部结构”“游戏区的内部结构”“游戏区的安全、卫生”六个维度对游戏环境作出客观的评价。对每个主题进行两次观察,分别在主题开展的初期和中期,获得两次环境方面的评价信息,为主题开展中游戏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调整作出指导。
      工具四:游戏中教师指导与幼儿发展需求适应性评价
      以“教师在游戏进行中的指导行为”为评价依据.从游戏开始、游戏过程、游戏讲评三个环节对教师的指导进行评价与反思。这一观察工具的使用与教师的日常游戏观察记录相结合,既可以获得幼儿行为表现方面的描述性记载,也有助于及时获取教师的分析与反思评价。
      三、可行性与实效性检核
      1.促研究新进展
      一系列新工具的使用,会改变教师以往很多的工作习惯,并带来意见与建议。反馈意见的改进与优化是研究能不断持续深入发展的生命力。我们定期对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展示与交流,通过观摩游戏现场,让教师在游戏现场开展发展评价。教师在亲身经历中谈感受、摆问题,共同面对问题与困难,集体商讨改进的策略。通过一次次的分享、交流、修改、调整,观察、评价的工具越来越完善,也更易于操作与使用。
      2.构研究新模式
      对于不同的幼儿园,我们遵循“量力而行、辐射全区”的理念,以开发区直属幼儿园为龙头,将区内43所幼儿园划分为相对独立的4个片区,启动“片区重点领题——深入开展研究——总结梳理经验——区内资源共享”的联动模式,充分发挥区内优质幼儿园、骨干师资的引领作用,辐射片区内所有幼儿园,共同参与研究,研、展、训合一,并以此作为全区青年教师重点研训的内容,从师资源头保证游戏的质量。
      3.显研究新视角
      幼儿发展评价一直是一线教师的操作瓶颈,教师们缺乏科学使用观察工具的指导与实践。随着科学评价观念的引入,尤其是在适宜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幼儿发展评价渐渐地从关注定量评价走向定性评价,体现出过程取向的评价理念。这使得一些贴近幼儿教师实际操作的故事描述、作品分析、日常轶事观察、档案袋记录等方法进入了日常评价的视野。我们针对幼儿园现状、幼儿实际情况创建的这些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使得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转变了教师的关注视角,将幼儿发展放到了研究的首要位置上。
      四、方向与价值再究
      对于游戏中的幼儿发展评价研究,我们既要向研究的深度要质量,又要向研究的广度求延展。研究如何渐进深入,如何取得更有价值的突破,需要我们有新的思考。
      1.获得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结果
      幼儿发展评价需要综合整体地获取多侧面、多维度的信息,在众多原始信息基础上,教师需要透过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综合、梳理和分析,通过价值判断与分析了解幼儿的需求。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的重要内容。
      2.依据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教育目标
      在了解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进行计划的修正、材料的更新、环境的创设等后续跟进工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发展需要教育行为的落实,而教师的自觉主动成长是教学研究持续深入发展不变的主题。
      3.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性并形成有效的个体教育方案
      幼儿发展评价更多地转向了幼儿个体,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因人而异更好地为幼儿个体设计教育方案。其中的视角、策略都会发生较大的转变,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4.与其他类型活动发展评价的有机结合
      游戏中的幼儿发展评价仅仅是幼儿发展评价系统中的一个内容,除此之外,幼儿的发展评价还需要关注教学、日常等活动,不能顾此失彼。
      [参考文献]
      [1]刘俐敏.幼儿发展评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19—253.
      [3]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2005.
      [4]周为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14.
      [5]WQ George Scarlett,Sopie Naudeau,D orothy Sa—lonius—Pastemak,Lris Ponte.儿童游戏——在游戏中成长[M].谭晨,译.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8:159—200.
      [6]麦索尔斯,朱迪.雅布隆,阿维娃•多尔夫曼.作品取样系统[M].廖凤瑞,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乔.L.弗罗斯特,苏.C.沃瑟姆,斯图尔特.赖费尔.游戏和儿童发展[M].唐晓娟,张胤,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62—208.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区角游戏:春天真美丽

下一篇: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大班美术活动区“会说话的脸”为例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