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从学习内容到学习品质
作者:刘黔敏 来源: 上传时间:2013-12-29
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首要的标准就是能够跟上小学的学习内容和难度。在这种思想的下,家长往往将幼小衔接理解为“学习知识衔接”,希望孩子在大班开始学习本该在小学学习的内容,如拼音、算术等,部分家长还会利用假期,把孩子送进专门的学前班。而且,很多幼儿园教学也有小学化的倾向。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让孩子提前学习某些内容,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但是这种提前学习的优势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逝。孩子在后续的学习中,是否能够更好适应小学的节奏,与其学习品质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帮助孩子进行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更应关注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为其提供持续学习的“发动机”,让他们真正适应小学学习要求。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幼小衔接尤其要关注以下学习品质的培养。
一、注意力
在幼儿园中,孩子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教师会通过有趣的游戏或材料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这种注意更多是与有趣的画面和声音联系在一起,时间长度要求也不高。进入小学后,学习任务对孩子注意力的时间和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注意力是学习的前提,也是认知世界的保障。现代家庭中,普遍存在四二一或二二一等家庭结构,使得孩子受到“过度关注”。频繁地与孩子进行互动,其实是对孩子“注意力”的干扰。当孩子在专心玩耍时,家人应给予安静的氛围直至孩子自行停止游戏。当孩子沉浸在活动中时,家长应该。适度忽略”,不用语言或行为与孩子产生所谓的互动。孩子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时间越长,说明其注意力的时间和稳定性越好。
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方式较幼儿园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体现为“听课”的时间延长,在整个上课过程中要求孩子能够跟随教师的指令,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对孩子的有意注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孩子在小学课堂上屁股“坐不住一,与其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有意注意更多依靠言语发挥作用,其前提就是孩子能够倾听外界的语言指令,并能产生相应的行为,这就对孩子的倾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为孩子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倾听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增强孩子的语言敏感性,不断提升语感,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任务定向与完成
任务定向与完成,一方面是指孩子具有明确的任务意识,另一方面是孩子明确这些任务应由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定向与完成的发展水平低,孩子往往不能主动、独立地完成任务,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任务定向与完成品质的培养和建立,对于孩子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个体责任感形成的基础。
从小学开始,每天教师都会布置一些明确的任务,要求孩子在课内或课后完成。不少刚入学的孩子任务意识薄弱,体现为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记不清楚或忘记,也就无法按要求完成。因此,培养孩子的任务定向能力显得比较重要。
事实上,在孩子读大班时,教师会给孩子布置一些学习任务。家长可以对这些任务有选择性地“盲听”,告诉孩子老师布置的任务你自己要记牢。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明确的“任务取向”,学会将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者事情记在心上。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升,老师和家长交付给孩子的任务应逐渐扩展。在日常生活中,列出任务清单,让孩子明确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而且是可以完成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恰当鼓励,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他们的表现欲望得以充分发挥,并巩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三、时间管理
与幼儿园不同,小学每天的学习科目清晰,学习任务也非常明确,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对他们的时间运用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要求。很多孩子进入小学的不适应,体现为没有办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拖拖拉拉,一项任务没有完成又影响下一项任务,进而受到老师的负面评价。有的孩子家庭作业拖至很晚,甚至影响了睡眠时间。固然,由于个体差异,孩子的做事速度的确有快慢之分,但是很多孩子动作慢与其没有时间观念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学前期,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提升其运用时间的合理性。
很多孩子日常生活的时间概念是模糊的,往往不知道自己做事花的时间是长还是短。到了大班以后,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看钟表,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事情应该花多少时间是合适的,也可以明确定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开始可以是教师和家长提醒,当孩子认识钟表后,就可以让其进行时间管理,自己控制做事的时间。建立起时间观念后,孩子就会有快和慢的明确感知,也就能够逐步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
很多孩子之所以做事拖拖拉拉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并不明确这件事情完不成,会影响到下一件事情。因为在幼儿园,明确的学习任务不多,即使动作慢一点,老师也会宽容待之,最多只是给予必要的提醒。进入小学后,孩子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动作拖拉,就容易因为一个活动的慢,影响到后面学习任务的完成。在孩子读幼儿园时,就可以尝试通过让孩子体验自己行为后果的方式,使其明确“时间联系"的观念。晚上时间,家长可以先明确给孩子交代要完成的任务,比如先吃饭再出去玩、看动画片、阅读等。然后告诉孩子,如果吃饭太慢,那么就占用了出去玩的时间,本来能玩3吩钟,可能就只能玩20分钟,甚至取消。这样孩子就能够树立“时间联系”的观念,知道每件任务不是有无限的时间。长久下来,孩子就逐步学会控制完成时间。这样,进入小学后,就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
原载《幼儿教育》:父母孩子,2013.6.4~7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幼小衔接学习能力与行为训练指...学能教育阅读人气:1352
- 学习资料:案例与文章学习内容树叶沙沙阅读人气:1066
- 《指南》学习体会 郭俊丽轩妍阅读人气:513
- 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就是好方法...草埿巴巴阅读人气:1378
- 学习《管理规范50点》心得体会灵妖阅读人气:1393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如何利用“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枫叶红阅读人气:2757
- [教师工作]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幼小衔接课...meili@xinqing阅读人气:4830
- [教师工作]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呢?花语阅读人气:1033
- [教师工作]教3-4周岁的幼儿学习画画,...susan66阅读人气:1443
- [教师工作]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就只有指幼儿...小蝶阅读人气: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