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区”引领式教研模式的愿则和策略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3-10-25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O一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升教师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幼儿园是培养教师的主阵地,教研组则是培养教师的重要基点,因此创建以园为本的教研制度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区域内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活动存在诸多突出问题。
一、区域内园本教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1.“萝卜烧萝卜”——教研互动低效化。随着区域内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新建园所不断涌现,师资状况日趋年轻化。有的幼儿园甚至连教研组长也是从事幼教工作才几年的普通教师,造成这部分教研组在活动时。由于组长能力有限,没有起到“先行一步”的专业的引领作用,组内成员缺乏智慧差异、资源差异的互补,同伴互助只能是“萝卜烧萝卜”的低效互动,教研成效和质量得不到保证。
2.“你讲我听、你说我做”——教研行为中心化。我们发现有些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仍然以教研组长为中心。而其他教师是听众、从众,只是在活动中附和教研组长的观点,缺乏每个教师对问题的质疑和思辨,也缺乏来自集体的智慧和合作。因此,教研活动中如何唤醒每位教师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的参与意识、投入程度,让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真正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获得专业成长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3.“翻花样、无实效”——教研活动形式化。目前,不少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鲜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结果是教研过程往往就事论事,对问题缺乏总结提炼,对问题的起因缺乏分析、对解决问题的对策缺乏深入的思考,造成教研活动对教师的教育实践难以有实际操作的借鉴,教研的实效性、针对性大打折扣。
要解决区域内园本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发挥区域内省级示范园在师资、教研能力、教研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盟区”引领式教研,无疑是一条便捷、有效的路径。
具体的做法是:由区域内各省级示范园牵头组成各具特色的“盟区”教研合作小组,各幼儿园根据自己的办园基础与办园特色,自主加入合作小组;合作小组之间按照“自主、合作、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任务明确的园际联动教研。通过整合优质资源,聚焦一日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异质”互动,在合作教研交流中实现本地区幼儿园的共同提高和发展。
二、“盟区”引领式教研的基本原则
1.引领性、指导性原则。区域内不少新建园、集体园、民办园的一线教师往往在工作中会面临许多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单纯依靠本园的园本教研活动往往无法得以解决。发挥盟区内省级示范园的优势,以适宜的方式开展引领式教研活动,不仅可以为需要帮助的幼儿园提供具体而实在的专业支持。而且通过经验性的指导,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专业发展。
2.合作性、开放性原则。“盟区”引领式园本教研,不是原有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翻版,而是更具开放与合作的教研。为此,无论是教师间,还是园所间都要大力提倡融通与开放,打破个人学术壁垒和园所经验封闭,实现示范园与集体园、民办园,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等不同层面上的经验共享和合作研究与交流。只有这样,园本教研活动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3.双赢性、共进性原则。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开放可以有效地达到师资、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通过异地教学,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切磋,教学理念、实践智慧的碰撞,幼儿园双方甚至多方的教研互动既可以引来优质园课程研究的源头活水,活跃幼儿园间的教育教学与研究氛围,也可以相互吸取幼儿园各自最精华的优质经验,在跨越园所间的合作教研中,实现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双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盟区”引领式教研实施策略
1.观念引领——打造“学习型”教研。“盟区”引领式教研要通过观念引领,引发教师经历新观念和固有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实践和体验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因此,教研不仅要让教师成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更要成为与时俱进的学习者,努力打造“学习型”教研。
以我园为引领的“盟区”合作教研小组,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为基础,将在深入开展“研读教学理论,深钻课程标准”中更新观念作为教研重点之一。首先通过读书活动加强教师对专业理论的研读,其次由园内具有相当丰富实践经验与一定理论素养的名师、学科带头人率先开展富有理念性与实践性的专题讲座、话题讨论。为帮助教师将观念内化在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盟区”合作教研小组又通过园际联动的方式,组织五所园内骨干教师、教学能手“送教上门”,逐步形成“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骨干引领”的园际联动教研态势,真正起到经验共享、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作用。
案例:一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后的教研活动(片段)
活动目的:通过开放两个同课异构活动及现场教研活动,帮助教师进一步感悟和学习从多个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提升教师选择和使用教材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主持人:本学期我们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让教师展示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目标定位、不同的策略选择。利用“同课异构”这一形式来打开教师的思路。
教师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非常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但并不是要摒弃学科知识经验,我会考虑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学科特征,在设计活动时根据教材内容的经验价值设计相应的活动。
教师2:我会考虑活动内容还可以以哪些形式来组织,比如是更适合集体活动、户外活动、低结构区域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等。
教师3:我会从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考虑。如果教材不适合本年龄段的孩子,就要对教材进行改编,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也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教师4:一个活动开展得顺利与否,要考虑孩子的经验与他的生活环境以及周边的资源的关系,所以我在拿到教材后首先会想到如何利用家庭、社区、周边的资源。
教师5:我是一名从美术院校毕业的非幼教专业教师,我会考虑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教师在教研体会中谈到: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让我们厚积薄发,学会捕捉和发现问题,在阐发观点时能做到有理有据、有的放矢。而听课、评课又让评课者有感悟,活动组织者有收获。教师以同行的评议为镜子,观照自己的教学,能够实实在在求得进步。引领式“合作教研”通过“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问题中发现,在发现中解决”营造了时时处处学习的氛围,以此来全面提升教师的学习意识;也营造了活泼生动的教研氛围,使教师从不愿意别人特别是其他园教师来听课到希望别人来听课,主动寻求同伴帮助,自觉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共同体。
2.行为导航——打造“教学型”教研。为改变盟区内各幼儿园教研水平不均衡造成的教研活动低效化现象,以我园为引领的“盟区”合作教研小组,提出了充分利用盟区优质幼儿园资源和优质教师资源,以具体和实在的教师教育行为带动并推动新建园、薄弱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比如,针对新建园、薄弱园需求,合作小组制订了以“教师在幼儿园半日活动中的指导能力”为主线的园际联动教研活动计划,开展以一日活动为着眼点,以集体教学活动为载体的“教学型”教研。在示范园的引领下,各幼儿园依次全园开放,互动内容有:跟班带教(新教师连续一周跟班学习后与骨干教师互相反馈信息);半日展示(两周一次区级骨干教师进行半日活动展示);青年教师沙龙,等等。通过骨干教师的行为引领、与骨干教师的思维碰撞,为新建园、薄弱园教师点亮了智慧的火花,切实帮助他们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技能。
案例:了不起的“指导员”
游戏中,乐乐以“指导员”的身份带领宇航员跑步,训练宇航员如何穿宇航服、示范登上航天飞机。可玩了几次后,乐乐发现航天飞机的机舱门被拉坏了,于是就下令宇航员放假,自己却留下修理。修理的机舱门时好时坏,为此他画了两种标记贴在机舱进口处,还告诉大家:“登机要看标志,如果看到红色标记,表明机舱门坏了,停止进机舱;如果看到是蓝色标记,就表明进机舱安全。”
游戏分享交流的时候,带班的李老师问乐乐:“你是怎么想到用红色和蓝色符号来表示机舱的安全与不安全的?”乐乐回答:“我是想到马路上红绿灯规则才这么做的。我用红色表示禁止宇航员进机舱。”一旁的小朋友听到他的话马上追问:“那你为什么不用绿色表示通行呢?”乐乐振振有词地说:“天空是蓝的,蓝色说明宇航员可进机舱,飞上蓝天。”……
游戏结束了,有位观摩的教师询问乐乐:“你为什么不和宇航员一起放假,而独自留下修机舱舱门呢?”孩子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因为我是指导员,要负责保护宇航员的安全,如果我不去做,万一宇航员上机发生爆炸,就会有生命危险的。”孩子的一番话,令在场的教师啧啧称赞。
在进行研讨活动时,李老师和其他骨干教师一起深刻地解读了乐乐的游戏行为:(1)角色意识。乐乐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并自始至终牢记自己的身份。(2)角色认知。乐乐作为“指导员”很清晰地知道作为“指导员”要做些什么。(3)角色职责。游戏中乐乐的工作行为与角色职责非常匹配,具有初步的社会责任感。(4)角色创造。无论是提出“宇航员放假”,还是主动修理舱门。发明“警示灯”,乐乐在游戏中都发展了游戏的情节和内容。这也表明,孩子能充分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游戏。
在谈到参与教研活动的体会时,一位新建园的年轻教师这样说道:通过观摩骨干教师组织的活动和参与骨干教师的研讨,不仅让我们懂得了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应该如何去关注幼儿游戏的细节,如何去分析幼儿游戏的行为,也让我们对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发挥,以及游戏本身的价值,等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我们以后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其实,“盟区”引领式教研活动的功能不仅仅是辐射经验,也同样有利于促进示范园教师在压力下主动寻求持续的自我专业发展,并由此促进示范园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科研切入——打造“研究型”教研。教师在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或一次两次教研活动就能解决的。需要将问题形成专题或课题,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融为一体,进行有深度的研讨,才能真正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此,以我园为引领的“盟区”合作教研小组,提出了教研课题化、专题化的思路,在打造“研究型”教研的过程中,帮助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功即成果”的教研观。
例如,针对区域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主题背景下的数学区域活动”为切入点,尝试进行区域范围内园际联动的“研究型”教研活动。在合作小组的教研中,教研的主题直面实际中的难题,如主题背景下数学区域活动目标的定位;如何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幼儿的学;如何在主题背景下开展低结构数活动和高结构数活动,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等等。
案例:一次主题背景下数学区域活动反思案例(片段)
数量或质量的守恒对孩子来说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游戏中的玩水,玩沙;生活中的喝水、喝汤;生病时喝药水的多少,等等,这些源于生活的基本经验,其实都与守恒有关。
如何在主题背景下开展数学区域活动?我们结合对幼儿实际经验的分析.开展了“量米”区域活动——以帮助小老鼠量米 为线索,引导幼儿两两合作,通过实验、记录、统计、比较、推理等过程发现:相同质量的米,用大小不同的容器测量,结果不同(大容器量的杯数少,小容器量的杯数多),但质量不变。
在具体开展活动时,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发现幼儿的操作与教师的预设有偏差时,会立即停止幼儿的活动加以“指导”,有的教师则继续观察幼儿的操作,给幼儿多次验证性操作的机会,仅在幼儿操作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针对上述问题,合作研究小组就“区域活动设置中,教师是否关注了幼儿的经验与需要”“如何从幼儿的角度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站在幼儿的角度重构自己的教育行为”等问题展开了教研。
教研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学会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反思问题、自我调整行为。通过诸如此类一系列的“研究型”教研活动,合作小组在反复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个别化数学区域活动实例、案例、专题论文等多项研究成果。
“盟区”引领式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盟区教研制度,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在区域内教研部门的领导下,落实盟区教研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专业化的实践研究;进一步加强盟区与盟区之间的联动,将区域优质资源的辐射最大化,切实提高盟区教研的效益,推动区域内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强.区域联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l,(07).
2.张莉.武俊学.构建教研共同体:区域教研机制建设新途径[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2,(05).
3.张惠珍.戴明环理论在区域学前教育研训管理中的应用[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O1).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专业引领需要要教研员有深度的...翘翘阅读人气:1330
- 蒙台梭利混龄教学课程模式的一...dreamcatcher阅读人气:1960
- 谈教研员在园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秋水依叶阅读人气:1288
- 教研活动中主持人的行为策略宝贝.真棒!阅读人气:949
- 参与式教研的益处gege阅读人气:1110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业务管理]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策略有哪些...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984
- [教师工作]怎样做好教研工作no、no 阅读人气:854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学科韵律活动教学的...chengxine阅读人气:3136
- [业务管理]新授歌曲活动有哪些模式chengxine阅读人气:1312
- [业务管理]在组织教研活动中,怎样能更好...猪小弟阅读人气: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