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指南》,准确厘定各年龄阶段的教学目标

作者:李红英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6-19

制订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必须依从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指南针,也是考核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然而,在日常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最难把控的就是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通常存在把教学目标制订得太难、太易或过于宽泛等情况。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教育实践经验少,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包括动作、语言、思维、艺术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无法准确把握,因此,他们常常照抄教学参考书中的现成教案,对于教学目标的制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有部分重视教学目标制订的教师,他们会结合本班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并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的领域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然而《纲要》只给出了“五大领域”的教学目标,却没有给出各年龄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只能根据自己对《纲要》的理解自行分解领域目标,若非在教育实践中摸爬滚打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很难把握住本班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并把《纲要》中的领域目标按照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分解,从而恰如其分地制订出教学目标。

  对于一线教师,如果拥有一份规定了各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目标的文件,就可以为他们制订教学目标提供有效指导,并最终为幼儿的有效学习提供切实保障。可喜的是,教育部在2012年10月正式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文件明确了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为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上述问题带来了希望。在深入研读《指南》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切身体会,那就是,参照《指南》,既可以让我们检视以往教学目标制订的失当之处,又可以让我们比较准确地厘定各年龄阶段的教学目标。

  一、参照《指南》,检视教学目标失当之处

  我们以《指南》为参照,全面检视了以往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的失当之处。《指南》对于各个领域的目标,都结合幼儿的年龄阶段进行了详细分解,这就便于我们发现以往制订的教学目标的问题所在。在此,以语言领域为例,我们枚举小、中、大班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并与《指南》规定的年龄阶段目标进行了对照(见下表)。

  对比可知,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目标制订失之过高

  在小班语言活动《丁丁的一天》的教学中,教师发现,虽然班里大部分幼儿都能根据图画说出丁丁正在做什么,可无论怎么引导,没有一个幼儿能够将画面信息连贯起来说出丁丁在幼儿园的一天活动。在活动结束后的反思中,该教师还在困惑:难道是自己设置的教学目标超出了该年龄阶段的能力水平?经过与《指南》中规定的语言领域小班年龄段目标进行比对,该教师才发现问题所在。《指南》的语言领域提出,幼儿应“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明确了该能力在小、中、大班应该达到的不同水平。而该教师设定的让小班幼儿“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有顺序地、完整地说出丁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目标,无疑超出了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有拔苗助长之嫌。

  同样,在中班语言活动《想要妈妈的木木鸭》的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就发现,只有少数幼儿能够根据画面呈现的信息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大多数幼儿因为无法做到而不再猜测,仅仅被动地听教师和其他同伴讲述,且很快就失去继续听下去的兴趣。对照《指南》可以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教师制订的目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想发生了什么事情”,显然高于《指南》中规定的中班幼儿“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目标要求,属于大班才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总之,如果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超出该年龄阶段幼儿的现有水平,就可能导致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进入有效学习的状态,最终导致教学目标流失。

  2. 目标制订失之过低

  在大班语言活动《去年的树》中,教师发现整个教学进程实施得非常顺利,所有幼儿都能根据图片说出故事的大意,教学似乎“非常成功”。但教师也发现,这个教学活动如此之“顺”,在于幼儿拥有较多的相关经验,而且根据图片说故事大意对他们来说是没有难度的。反思之后,该教师认为此次教学目标的定位可能低于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了。对照《指南》中的相关目标一看,该教师发现,“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实际属于中班的教学目标,而大班的教学目标则为“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显然,这个大班语言活动的目标定位属于中班幼儿的目标水平,而未达到大班幼儿的目标水平。

  总之,如果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低于该年龄阶段幼儿的现有水平,就可能导致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获得现有知识经验之上的知识,无法提升现有能力之上的能力。

  3. 目标制订失之宽泛

  在大班语言活动《去年的树》中,教师制订的三条目标明显太过宽泛和笼统。对于第一条目标,除了定位低于大班幼儿的目标水平外,所提出的“发展幼儿理解故事的能力”也过于笼统。《指南》将大班幼儿应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分解成为一些具体的行为指标,如“猜测故事的发展”“续编故事”“创编故事”等,而不是笼统的“发展理解故事的能力”。此外,第二条、第三条目标中的“培养环保意识”“懂得要诚信”等目标表述,明显属于“一般性目标”,这类目标由于过于宽泛,虽然“非常正确”,但却难以落实到幼儿的具体行为上,从而无法真正达成。

  总之,如果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过于宽泛,就无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因而也无法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

  二、参照《指南》,准确制订各年龄阶段的教学目标

  通过认真、深入地学习《指南》,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在如何参照《指南》准确制订各年龄段教学目标方面,应做到如下几点:

  1. 结合实践经验解读《指南》,准确分解各领域年龄目标。

  《指南》不仅领域目标清晰、明了,而且同一领域目标下,对各年龄段幼儿应该达到的目标也表述得清清楚楚,教师一看便知。以幼儿园社会领域的目标“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为例,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的目标分别为“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可见,《指南》对各年龄阶段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虽然《指南》大大降低了教学目标制订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但要真正理解、领会《指南》中规定的各年龄阶段目标的合理性,仍然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去解读。例如,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显得较为散漫、随机,同伴交往的频率很低,且大部分都发生在游戏活动或生活活动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交往经验,因此,《指南》才会将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重点放到“友好地表达或提出自己的请求”上面。

  总之,只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深入学习和领会《指南》中的目标规定,就能恰当地按照年龄阶段分解各个领域的目标,做到准确定位。

  2. 在《指南》引领下,深入分析“教材”(活动内容)内涵,制订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离不开具体的载体——“教材”(活动内容)。因此,在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时,教师不能仅仅分析《指南》中的目标规定,还要对“教材”(活动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两相对照,制订出相应的目标。例如,在《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大班年龄阶段目标中有“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等规定。而在秋游活动《秋游古运河》(社会活动)中,主要活动内容是教师带领全班幼儿到运河边秋游,欣赏运河边的美景,途中要穿越马路,甚至需要幼儿通过相互帮助和合作解决一些突发问题,如有的幼儿途中可能会身体不适,需要同伴给予安慰、照顾等。分析了《指南》中的目标规定和具体的活动内容后,我们制定的具体教学目标有:1.理解并遵守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的交通规则;2.通过欣赏古运河的风景,萌发爱家乡的情感;3.提高自我解决问题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总之,教师不能仅仅照搬《指南》中的目标规定,还需要深入分析“教材”(活动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出恰切的教学目标。

  3. 参照《指南》,结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确定其“最近发展区”,据此制订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订须遵循适宜性原则,其基本要求就是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以往,教师都非常赞同“最近发展区”这个理论,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却又难以寻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究其原因,在于虽然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非常了解(“最近发展区”的下限),却难以确定他们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可以提升到什么地步(“最近发展区”的上限)。现在有了《指南》,为教师确定本班幼儿“最近发展区”的上限提供了大致的依据,教师可以据此确定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如此一来,可以确保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完全建立在本班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上,并使他们可以“跳一跳摘到桃子”。需要注意的是,参照《指南》确定的“最近发展区”,只是照顾了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本班幼儿跟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差异,更要考虑本班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力争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中,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功力”。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学目标,不仅反映了教师对“教材”(活动内容)的分析、教学进程的把控能力,而且反映了其对幼儿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教学设计规律的掌握情况。一句话,它反映的是教师的综合素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认真领会《指南》的规定,准确厘定各年龄段年龄目标,使教学目标真正能落实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实现教学的价值,使每个幼儿都能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同时,我们自身也能从每一次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上一篇:基于幼儿需求的生活课程的提升策略

下一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价值蕴涵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