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园的“蛋糕式”研训活动

作者:陈燕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3-14
针对我园年轻教师居多的现状,我们在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中筛选出一系列研训主题,寻找适宜的切入点展开主题式园本研训活动。我们把整个研训过程戏称为“做蛋糕”,下面以班级常规管理为例,阐述我园的“蛋糕式”研训活动。
 
一、呈现“蛋糕胚”
 
年轻的教师饱尝了常规混乱的苦,因此,我们就把班级常规管理作为蛋糕胚呈现出来,期望通过打磨、裱花、烘烤等,最后形成各具个性的美味蛋糕,即达成班级常规教育的细节化、过程化、技巧化。
 
二、切分“蛋糕胚”
 
为了便于教师消化和吸收,我们首先通过不同层面的审议,对“蛋糕胚”进行切分,然后按照不同的胃口与需求进行包干认领。
1.教研组审议。园长亲历教研。带领教研组提炼出一日活动中三个矛盾冲突最多的环节:喝水盥洗、进餐、来离园管理,由三个年级组认领研讨:大班组负责来离园管理;中班组负责进餐管理;小班最基础,负责喝水盥洗环节。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段内(4周)落实,届时要总结反馈。同时,下达了蛋糕合格检验的标准:(1)营养好吃(有实效);(2)艺术美观(有方法)。
2.年级组审议。年级组围绕各自的小蛋糕胚继续进行审议和切分,并根据要求制定方案。如中班组分担的是进餐管理,组长王老师召开小组研讨会,制定出进餐常规养成的实施方案,并把分得的蛋糕胚分成三块给三个班级(餐前管理、进餐管理、餐后管理)。
3.班级审议。通过层层切分,大大的蛋糕胚到了班级时,就变成了一小块,每个班级只需关注一个重点,对这个重点展开思考:怎样更加合理地开展?怎样做更有效?怎样做更艺术?
 
三、裱、烘“蛋糕”
 
重点有了,就要对这块分得的蛋糕胚进行装饰加工。为了降低操作层面的难度,加强指向性与序列性,我们提供了三类支持工具:
1.裱花工具——表格支持
装饰蛋糕需要技巧,更需要适合的工具。根据教师的能力水平,我们设置了三种支持性表格,提供给教师作为参考依据。
(1)规划表。你目前的蛋糕是怎样的?要做成怎样的蛋糕?打算怎么分步做?会用到怎样的工具或者技巧?规划表里包括了班级的现状与分析、预期目标、实施步骤、指导策略。教师认真填写,可以减少盲目与混乱。
(2)记录表。观察记录幼儿行为是培养新教师有意关注幼儿的有效方法,珍贵的第一手观察材料,能促使教师思考、分析幼儿的真实需要,为教育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依据。为此我们设计记录表格引领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与思考,期望教师通过对观察记录表的整理,积累有价值的经验。
(3)测评表。测评表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随时测评活动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引领教师对实施情况进行前后比较,展开全面的分析与思考,为后期活动的调整提供依据。
2.添加辅料——游戏化策略
添加水果、蓝莓酱、巧克力碎末等各种配料,并进行艺术的装点,蛋糕会更加的诱人。研讨中,教师们意识到积极采取不同的“巧办法”,能让常规教育做得轻灵而快乐。教师梳理常规巧做的理念后,开始寻找各种适宜的教育契机,挖掘各类资源,设计成不同的教育实习场,如开辟常规培养的特色墙,设置隐性标记,创设各种游戏情境,等等。下面就是教师们概括出来的常规培养的“巧办法”:

“巧办法”在哪里
“巧办法”是什么
“巧办法”怎样做    
隐在环境中
含有提示意味的小标记
排队等候线、楼梯上的小脚印、午睡室里的“静”标志……
化解操作难度的小图示  
洗手槽上的流程图、折纸流程图、游戏玩法图…… 
促成趣味习得的小智慧
喝水卡、小便槽里的小精灵……
鼓励自主构建的小图表
自主游戏调查表、区域游戏选择卡、浇水记录表……
践在言行中
游戏情境的创设
鸭妈妈的邀请、车厢游戏 
音乐化的指令
排座位找位置的音乐、排队音乐、安静音乐……   
儿歌的提拎
洗手歌、进餐歌、穿衣歌……
融在评价中
表扬奖励
评比栏、红星收集卡 
榜样示范
明星墙
间歇等待
调皮孩子暂时冷处理 

3.烘焙——问题诊断会
蛋糕在烘烤的过程中也可能呈现各种问题:巧克力融化了,水果变色了、串味了,需要针对问题开展诊断会。如果说前期的蛋糕切分制作是“分众”式的研讨,那么,此时集中诊断则是在广泛的信息交流中达成共识。在诊断会上,教师能获得同伴的帮助,解决问题。引领者则及时对教师呈现的关键问题进行提拎与概括,并归纳出核心问题。
 
四、品尝蛋糕
 
1.教师试品
实践后的经验提升是关键一环,我们开设了班级经验分享论坛,让每班教师把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与反思,通过评测表对实施前后的状况进行总结性的比较与思考,我们的辅助性问题有:①这个阶段实施结束,你认为哪些方面有进展?给你的教育教学带来哪些好处?②哪些方面存在欠缺?原因是什么?③你觉得哪种培养方法最为有效?为什么?④在实践中最为困扰的问题有哪些?通过问题的提拎,为后期的方案调整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2.同伴共品
第一场:常规教育论坛。鼓励教师运用不同的形式秀秀本班的操作经验,奉上各具班本特色的常规培养模式。小班的王老师利用PPT课件对本班的喝水常规培养进行展示;中班的周老师在饭后活动组织策略里谈到,利用幼儿“最喜欢的餐后游戏调查表”设置了餐后游戏选择卡,解决了饭后活动无序、混乱的状态……我们惊喜地发现新教师成长了。
第二场:常规教育交互评议赛。运用同伴的交互评议策略,把阶段的实践继续推向新的生成点。活动前,我们要求每个年级组准备三个常规培养的问题(问题指向指定的年级组)。如别出心裁的中班组,自发编排了情景剧,通过现场演绎的形式把问题带给了大班组。交互审议赛促使教师们做一个细致而又专注的观察者,对方的经验自然就成为了他山之石,旁观者的建议显得更加客观有效。
3.教研组精品
后期应该如何调整?预期目标是否达成?可否转换重点进行新的尝试?教研组分别对每个班级的实施进行测评指导,然后细细审议,提出修整建议,并最终将九块小蛋糕汇成一块大蛋糕,让每个教师都能分享有益的经验。
 
编辑:cicy

上一篇:笔尖上的教研——一种个别化启发式教研形式

下一篇:研培一体,深化内涵,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