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回放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

作者:路蓉  来源:浙江省机关北山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02-02
影像回放是一种以摄影、摄像器材(如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为工具获取幼儿一日活动的信息,以展示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运用于教育教学的教学辅助手段。它不仅能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提供支撑,而且能使幼儿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学习经验。
 
1.集体活动
 
(1)激发兴趣,带来遐想。一个好的活动能否吸引幼儿。活动的开始部分相当重要。通过简短的影像回放能给幼儿带来猜测与期待、好奇与悬念,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期盼性。
(2)分步剖析,把握重点。幼儿以潜移默化的模仿学习为主,影像回放可以成为幼儿教学的演示工具。比如,教师将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动作要领示范,用影像记录将复杂的动作分解成缓慢分步的动作,并结合影像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剖析和讲解。图像演示使动作简易化,从而帮助幼儿形象直观地掌握动作要领。
(3)把握契机,培养情感。影像回放结合情感教育,融入到日常集体活动中。比如,拍摄“受伤的小树枝”,请幼儿集体分析讨论“小树枝为什么会受伤?”“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并跟踪报道,将“抢救小树枝”的场面拍摄下来,从而引发幼儿爱护树木的社会情感。
(4)回放交流,增进互动。由教师或幼儿担当记录报道者,及时捕捉集体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幼儿的活动情况,用影像形式进行记录,事后通过集体观看,回顾活动情况,展示活动中出现的困惑,发动大家的智慧与力量出谋划策,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影像法再现了活动场景,把静态的讲述动态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能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小空间里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大环境中的大集体。
 
2.自由活动
 
(1)拉近距离,增强友谊。插班生如何融入集体中,如何让班里幼儿接纳他们,可以在自由活动中抓拍他们的一些闪光点进行报道。比如,“哇,最小的扬扬妹妹会跳羊角球啦,真棒!”“别看宁宁不太爱说话,但他却是踏踏车高手!”……生动的影像能使幼儿了解并走近插班生,为幼儿之间搭起友谊之桥。
(2)捕捉优点,树立信心。“弱势群体”需要特殊关注,尊重、理解他们能促进他们富有个性地发展。这需要敏锐地捕捉他们不为人知的亮点,教师可通过个别跟踪影像记录,并面向集体幼儿播放。当他们在集体面前展现自我,显示积极的闪光点时,他们往往会被集体积极的肯定与鼓励声所包围,这恰似一剂强心剂,给了他们动力与信心。
 
3.生活活动
 
(1)同伴效应,积极暗示。比如,利用影像回放策略来学习别班的点心管理文化。拍摄观看他班有序、宽松的点心管理,来引发本班幼儿思考“我们可以怎样有序、安静同时愉悦地享受点心?”并专门组织讨论.引导幼儿自定吃点心的规则,这既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又达到了教育的要求。
(2)直观展现,培养习惯。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比较棘手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摄像器材记录下大班幼儿的自理场景,组织小班幼儿观看学习、模仿练习。在练习中再次拍摄小班幼儿活动的真实场景,进行对照讨论。比如,“学习塞裤子时,怎样把我们的肚子藏起来?哥哥姐姐是怎么做的?”“为仕么我们洗好手地面老是湿湿的?”“怎样穿衣服又快又好?”……这些直观的展示,能使幼儿轻松愉悦地获得生活经验,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编辑:cicy
 

上一篇:手工活动中探究式学习方式初探

下一篇:利用灵活的故事呈现方式激发幼儿质疑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