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沈悦 刘凌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1-06-17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和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能够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理论水平能使人更好地控制日常的社会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及自己的认知与情感状态,协调人际关系。心理理论水平对于幼儿同样重要。
 
幼儿的心理理论能力是生理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产生的,必须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接受成人教导及与同伴合作才能获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社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进入幼儿园以后,与同伴相处的时间日益增多,逐渐发展起来的同伴交往远远多于与成人的交往。在同伴交往中,幼儿间是平等互惠的关系,只有正确理解同伴的想法、意图、情绪等基本心理状态,并能据此预测和解释同伴的行为,幼儿才能实现与同伴的积极友好交往。
 
实验
为了探讨幼儿的心理理论发展与同伴交往的关系,我们选取大连市两所幼儿园的152名3~5岁的幼儿进行了实验研究。
 
首先,为了考察幼儿原有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我们采用了两个经典的心理实验——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针对幼儿逐个进行实验。
实验一:意外地点任务。教师与幼儿隔桌对坐,给幼儿讲故事,同时用图画形象地演示情节:“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小红,另一个叫小丹。小红有一个篮子,小丹有一个盒子。小红把一个小球放进篮子里,然后出去散步。小丹看见小红走远了,把小球从篮子里拿出来放进自己的盒子里。小红散步回来后,想玩小球,她会先去哪里找小球呢?”然后,教师问幼儿四个问题:“小红出去散步前,把小球放在哪里”,“小球现在实际在哪里”,“小红首先会到哪里去找小球”,“小红认为小球在哪里”。
 
实验二:意外内容任务。教师先向幼儿呈现一个封闭的牙膏盒,打开牙膏盒后,让幼儿看里面装的是铅笔,然后盖好牙膏盒。教师问幼儿:“在打开牙膏盒之前,你认为盒子里面放的是什么?”“如果别的小朋友从来没有打开过这个盒子,我给他看盖着的盒子,他会认为里面是什么?”
其次,采用同伴提名法考察幼儿的同伴交往情况。根据幼儿的反馈,计算每名幼儿所得到的“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提名数,按照得分计算社会偏好性和社会影响力,将幼儿分成五组——受欢迎组、被拒绝组、被忽略组、有争议组和普通组。
实验发现,同伴地位不同的幼儿心理理论能力有显著差异。完成两个心理理论任务的满分为4分,参与研究的幼儿的平均分为2.5分,其中受欢迎组的平均分为2.96分,受拒绝组的平均分为1.96分。受欢迎幼儿的心理理论能力显著高于被拒绝幼儿和被忽视幼儿,而被拒绝的心理理论能力显著低于其他组幼儿。
 
分析
本研究发现,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与同伴交往关系密切。一方面,同伴关系的好坏对个体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与同伴积极交往的频次高、时间多有利于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同伴交往水平高的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幼儿共同游戏,交流想法和观点,参与合作,能够更好地游戏、学习,从而更好地发展心理理论能力。
另一方面,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理论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意图和情绪等心理状态,采取更加有利于双方交往的言行举止来满足他人的需求,从而获得他人的喜爱,形成健康的同伴关系,否则就会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拒绝和排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较成熟的幼儿更善于合作、倾听同伴的意见,能够成功带动同伴共同游戏;相反,那些心理理论发展水平还不成熟的幼儿无法深入理解共同游戏的意义,不善于将自己的观念传达给同伴,也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易将共同游戏变为平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无法锻炼交往技能。例如,在游戏过程中,心理理论发展水平较好的幼儿会先提出自己的主张,并试图说服同伴,如果对方不愿意,这些幼儿会采取“讨价还价”的策略,向对方部分妥协,以此来换取自己想法的执行。
 
建议
 
1. 与幼儿交谈时,教师应多涉及幼儿的心理层面,帮助幼儿之间进行“心灵沟通”。
一项中美幼儿心理理论的对比研究发现,中国幼儿对于心理状态,如信念、愿望等的理解要滞后于美国幼儿,中国幼儿最先发展的是“知与不知”的能力,即能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与别人知道的不同。这与中国的教育是有关系的。在中国的家庭和幼儿园中,成人更多在意“教会”了幼儿某种东西,而较少涉及信念(你相信什么是对的)和愿望(你想要得到什么)等心理状态,更不用说涉及对情绪等的认知。对于知识的单纯追求导致中国幼儿缺乏最基础的心理理论能力,进而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感恩心理缺乏等心理问题。
所以,我们提倡,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多多“交心”。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反问、设问句式。比如,当一个小朋友说,妈妈昨天哭了,教师便可以就此提问幼儿:“妈妈为什么哭呢?”“妈妈哭了,是不是说明妈妈很伤心呢?”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并引起幼儿思考并回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幼儿学会观察、了解他人的情绪、信念、愿望和需要等等,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就如老师们通常会做的,当某幼儿抢了别人的玩具,教师一般不是去呵斥他,而是让他好好想想如果自己的玩具被抢了,自己会有什么感受,那被抢的幼儿又是怎么想的。
经常进行“交心”的沟通,可以降低幼儿的攻击倾向,提高其同伴接纳程度,进而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2. 教师应常设情境,引导幼儿设身处地地考虑同伴的心理状态。
由于成人与幼儿之间客观存在地位的不平等,幼儿很少有机会感受成人的心理状态,而更多是被动服从。因此,幼儿间的平等互动将更有利于幼儿体验他人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让幼儿体验同伴感受的游戏活动。比如,为了让幼儿体验到“自己不该说话时却插嘴”给他人带来的心理感受。教师可以让幼儿围在一个小桌周围,小桌上放着一些不同的水果,用布蒙上幼儿眼睛,然后请幼儿依次摸桌上的水果,每个人摸完后说出是哪种水果,但一个人摸的时候,其他人不许插嘴。正式开始时,当一个小朋友正在摸一个水果时,如果其他一个孩子“插嘴”很快替他说了,那老师就把那个“插嘴”的小朋友叫到前面,把他的眼睛蒙上,让其摸水果,当他在费尽心思猜的时候,老师突然插嘴,让他切身感受被他人插嘴时的心理状态。等大家都做完了,老师可以让所有幼儿说一说,如果当自己在做的时候,别人替你说了,自己是怎么想的。通过教师的启发,通过同伴间的互动,幼儿能切身体验到他人的心理状态,这种体验不是教师能直接教的。
 
3. 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假装游戏的机会。
假装游戏所体现的内涵就在于游戏者对想像(电话)与现实(其实是个香蕉假装的电话)的操作,而区分想像与现实的能力也正是心理理论能力的一部分,因为能理解到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不同是幼儿认识和理解心理世界的基础。一个经典任务是,向3岁幼儿呈现两个人物,告诉被试甲有饼干,乙正在想饼干,然后要求被试回答两种饼干(物理的和心理的),谁的饼干可以被故事中的人物看到或摸到?研究结果显示,四分之三的幼儿能够做出正确判断,这表明这一年龄的幼儿已能够对物理客体和心理客体做出区分。
经常进行假装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复杂的、合作的装扮游戏更能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在复杂的、合作的装扮游戏中,幼儿要与他人进行观念上的碰撞和观点上的协调,从而促进对双方心理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组织幼儿参加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如扮娃娃家、当医生、扮警察抓小偷等,并积极诱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心理状态,体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这样幼儿既代表角色,又是他自己,容易产生角色换位,设身处地地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有利于提高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
 
4. 多提供混龄游戏的机会。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与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幼儿相比,独生子女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较差。而多子女家庭中,由于幼儿年龄相近,平等考虑对方心理状态的机会多,特别是排行较低的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更为迅速。
由于目前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幼儿在家庭中缺乏可交往的同伴,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同伴交往活动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我们提倡幼儿园应多提供混龄游戏的机会,打破年级和年龄界限,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游戏、活动。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曾大力倡导混龄教育,她在《有吸收性的心理》一书中写道:“因为5岁幼儿的心理比我们更接近3岁幼儿的心理,幼儿很容易学会我们认为是难以传授的东西。在他们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人们在成人与幼儿之间很少发现的交流与和谐。”
研究发现,混龄交往的幼儿在心理理论上的成绩显著高于完全同龄的幼儿。在混龄的环境中,既容易引发同龄之间的认知冲突与合作,又容易出现异龄之间的认知冲突与合作,混龄交往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编辑:cicy
 

更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18期专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上一篇:教学方法:如何奖赏孩子

下一篇:促进大班幼儿的思维发展——从大班歌曲《秋天多么美》的教学设计谈起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