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作者:刘慧 来源: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1-06-12
[摘 要] 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为针对幼儿实施的科学启蒙教育,不应采取唯科学知识至上的价值取向,而应追求求真、扬善、达美的完美统一。其中求真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师不仅要保证所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更应给予幼儿科学探究的机会,耐心等待幼儿自己解决遇到的科学问题,鼓励和支持幼儿因坚持自己的主张而增加的探究过程,而且在科学活动的设计上要全面考虑活动本身的探究价值,能够真正激发幼儿的探究需要;扬善是最重要的科学内核与价值追求,科学只有用于善的目的才能真正造福人类。幼儿科学教育必须渗透情感教育,努力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善待生命、关爱环境的情感与意识;达美是科学追求的自在自为境界,幼儿科学教育必须融合审美教育,让幼儿在审美愉悦中更深刻地体验到生命与自然的美好,更坚定地维护科学扬善的价值追求与求真的精神态度。
[关键词] 幼儿科学教育;教育价值;科学素养
在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唯科学知识至上的价值取向仍然十分明显,忽略了对儿童求真的科学精神、求善的科学道德、求美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致使幼儿科学教育成为单纯科学知识的片面教育,无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改变这种现状,最重要的就是重新确定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努力实现“求真”“扬善”“达美”三者的和谐统一。
一、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求真的科学态度
从“常识”到“科学”再到“科学领域”,幼儿科学教育变化的不只是名称,更是教育观念。“科学领域”与“科学”“常识”课程相比,摒弃了单纯的科学主义的价值观。幼儿科学教育作为针对幼儿实施的科学启蒙教育,其目的不在于追求幼儿掌握科学知识的数量,而是重在激发幼儿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与探究科学真理的欲望,鼓励幼儿主动求知,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教授的科学知识当然要准确,这是实施幼儿科学教育的前提,因为科学作为一种知识规范,在限定的范围内,是有对错之分的。从这一意义出发,笔者是不赞成有些教师因为害怕扼杀幼儿的想像力而不敢纠正幼儿的错误认知。如幼儿受认识水平的局限,在无法归类的情况下,只好把枫树的叶子说成是心形的,有些教师出于盲目保护幼儿探索的目的也予以默认,是不利于幼儿科学认识的发展的。然而相对于这种对科学知识准确性的忽略来说,目前幼儿科学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普遍限制了幼儿自主探究的机会,忽视了对幼儿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热情与态度的培养。这一方面与教师总是急着干预幼儿的探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的水平有关。
如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弯管旅行”中,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本来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希望幼儿通过尝试多种方法让线通过弯管,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体验探究的快乐。然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当幼儿用线条穿越弯管遇到不同程度的障碍时,教师就忙着“出手”,帮助幼儿完成了。幼儿的探究过程由此被教师好心的“帮忙”取代了,这使幼儿不仅无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且容易养成遇到困难时直接求助教师的依赖心理,从而不利于其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与精神的形成。又如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海绵”中,教师提供了四种不同的工具,让幼儿探究其清洁功能的大小。教师准备的四种材料分别是板刷、钢丝球、餐巾纸、海绵,要求幼儿用它们清洁牛奶瓶。然而结果是,板刷、钢丝球太大太硬,连瓶口都塞不进去,餐巾纸进入瓶内就被水泡软了,只有海绵具有伸缩性才可以放进瓶内洗涮。这就使得整个活动根本不具备探究的价值,幼儿基本不需要动脑解决问题,更不需要思考比较,就能很快得出高度一致的结论,显然也是不利于幼儿探究精神的培养的。
对幼儿来说,确定的科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探究真理的兴趣与执着。“真”是科学的核心价值;“求真”则是科学的精神内核。幼儿科学教育不能失“真”,必须讲求准确性,但更不能忽略对幼儿“求真”精神的培养。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泥鳅"较好地体现了这一价值追求,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一科学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泥鳅数条、盆、棉手套和橡胶手套等材料,让孩子先猜哪种工具最适合抓泥鳅,幼儿起初的答案自然很不一样,于是教师让他们分组,分别用不同的工具去尝试,看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抓得最多。经过几轮探索,绝大多数幼儿发现因为泥鳅很滑,用棉手套去抓最适合。不过,也有个别幼儿不服气,教师也没有强迫他们接受,而是让他们课后继续尝试和探究,这就很好地支持了孩子们不从众而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与决心,是符合当代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的。
二、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求善的科学道德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1]幼儿科学教育需要关注幼儿对科学的理解、关注幼儿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让幼儿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培养幼儿求善的科学道德。
科学本身只求真,这使得科学及其衍生出来的技术成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于消灭愚昧,改变落后,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可以用于摧残美好,伤害无辜,关键即是看掌握这把剑的人将之用于什么目的。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幼儿敢于求真的态度与勇气,更要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善待生命、爱护环境的科学价值观与道德品质。从这一意义出发,教师把活蹦乱跳的金鱼放在盛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鱼缸里,让幼儿去观察金鱼的艰难生存状态,直至金鱼死亡的科学活动固然有其科学探究的价值,可以让幼儿明白环境恶化的后果,但这类活动对动物生命的漠视与人为残害,却有可能对幼儿的心灵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失去温存而美好的人性,其教育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要始终注重培养幼儿关爱地球、关爱环境、关爱生命的情感。譬如种植花草树木的活动、饲养小动物的活动、公益劳动、废物利用等,都可以让幼儿在亲历中体验与感受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义。大班科学活动“爱心帐篷”可以说是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值得我们学习。这一活动包含的科学知识是让孩子们通过探索球与球杆之间的连接方法,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但在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融进了一个来自假想情境的特殊要求,那就是动物王国突然发生了地震,小动物们都无家可归了,请小朋友们赶快来帮助搭建爱心帐篷,让小动物们重新有住的地方。教师将这一情境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不仅通过尝试最后找到了最好最省料的三角形链接方式,而且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应为弱小者承担的责任及所付出的努力的宝贵价值。教师在活动中把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扬善的科学道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渗透情感培育的要求。
三、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求美的人文素养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2]在科学家的眼中,任何科学发明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科学的美既包括内在的逻辑之美,也包括外显的形象之美。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追求美的价值,就是要引导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美的熏陶和体验,进而提升审美感知力和表现力”,[3]能在感知中体验美、在探索中发现美、在创作中表现美、在评价中鉴赏美。
限于幼儿的思维理解水平,幼儿科学教育涉及的知识点不可能是高深的科学理论和复杂的科技成果,而是偏重于感性的现象和生活常识,幼儿从事的探究活动本身也是相对简单的,这种根植于幼儿生活的科学探究方式由此必然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资源,可以给幼儿提供无处不在的审美享受。譬如彩虹、六角型的雪花、秋天的红枫、喷泉等不仅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探究对象,而且本身即可成为审美对象。可谓生活里处处都有科学,也处处都有美的存在。像“万花筒的秘密”这类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可以带领幼儿探索有关光的科学知识,为幼儿揭开光的奥秘,而且可以让幼儿陶醉在欣赏万花筒的纯美体验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中班科学与艺术整合活动“方糖会画画”即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很好地实现了幼儿科学教育同时应为幼儿提供审美体验的要求。这一活动首先让孩子们观察彩色墨水在糖分的作用下逐渐沉淀的过程,探究其中的科学道理,而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利用沉淀的颜料创作了一幅幅美丽的水下画面。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方法,激起了孩子们创作的浓厚兴趣,而当看到自己的操作在水下开出了绚丽的花朵时,孩子们对美的感受油然而生,不少孩子甚至忍不住纷纷赞叹“真漂亮啊”,可见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可以给幼儿带来更深的探究体验与审美愉悦,可以给孩子们留下更美好的印象。
总之,“求真是科学教育的根本旨趣和自在尺度,扬善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自为基准,达美是科学教育自在自为的最高境界和理想追求。”[4]基于这一价值取向,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中应鼓励教师大胆构建将科学、艺术、社会(SAS)三大领域内容相融合的教育活动,以实现幼儿科学教育求真、扬善、达美目的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
[2]李政道.艺术与科学(卷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
[3][4]钟勇为.科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人民教育,2008,(6)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定位应该在哪...徐老师阅读人气:1111
-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断层与衔接仙林奇境阅读人气:1165
- 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尝试精神的...低调含香阅读人气:1288
- 科学教育为儿童飞翔的翅膀翘翘阅读人气:1651
- 指导家长创设家庭科学教育环境...丰台三幼赵燕茹阅读人气:2033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yangjili阅读人气:2515
- [园长管理]我学英语教育的大专,请问考幼...皮皮阅读人气:1182
- [教师工作]科学教案橙色理想阅读人气:2178
- [教师工作]中班幼儿老咬人教育多次,还是...风儿阅读人气:992
- [教师工作]教育翘阅读人气: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