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教参课例“树和喜鹊”的演绎说起

作者:林建华  来源: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  上传时间:2011-05-12
“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这是新教参中“动物大世界”主题下的一篇经典散文诗——《树和喜鹊》,过去常常将其设计为语言教学活动,而在新教参中这篇充满意境的散文诗被改编成了美术教学活动,将散文诗所营造的优美意境转化为可视的画面,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画笔表达对于散文诗的独特感受,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绝妙的创意设计。然而,要恰到好处地将现成的文本演绎成精彩的美术活动却并不容易,它需要执教者对文本进行细致的解读和思考。
一、活动背景折射社会热点
幼儿似乎天生喜爱小动物,他们将小动物看成自己最好、最忠诚的伙伴。然而,一些有关动物的社会新闻却让人震惊、令人担忧,如藏羚羊不断被捕杀,沈阳动物园11只东北虎活活被饿死,济南动物园大熊猫泉泉因吸入有毒烟雾死亡等。成人对于动物的冷漠甚至残酷的行为势必会慢慢影响到年幼无知的幼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用爱的教育唤起幼儿亲近动物、关爱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的情感,并让这种爱的情感广泛、深刻、持久地影响幼儿的一生。
正值上海爱鸟周,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有关动物的活动,激发幼儿爱护动物、尊重动物生存环境的情感,体现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理念,美术活动“树和喜鹊”就产生于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带着幼儿到鸟的世界去,了解鸟的生活环境、鸟的繁殖方式等,感受乌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幼儿更爱护鸟,并用行动来保护鸟。因此,从活动背景折射社会热点这个角度来看,本次活动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美术教学活动,它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材内容链接相关活动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绝对不会与周围事物完全割裂,一个好的教学活动应该和幼儿生活的背景、当前关注的热点相关联,能让幼儿在其中充分体验感受,积累相关经验。
我们创设的“关爱身边的野生动物”主题活动包括“不同的家园”“我和动物是朋友”“树和喜鹊”等活动内容,让幼儿在一系列活动中了解地球是野生动物和人类共同的家园,激发幼儿尊重、保护和善待动物的情感,从而体会善待动物既是人性的表现,也是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行为。与上述活动相链接的非正式活动也是该主题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在活动室开辟了“模拟野生动物保护区”“我的动物朋友”等环境,引导幼儿一步步走进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与教材内容相链接的相关活动起到了“热身”的作用,幼儿从对野生动物感兴趣到开始关注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再到萌发保护野生动物的愿望,情感提升和经验表现双线并进、层层推进。当幼儿已经积累了关于创意写生鸟的前期经验后,美术活动“树和喜鹊”恰到好处地开展。通过散文诗的衬托,幼儿尝试运用重叠和省略的方法表现热闹的树林——许许多多的树和小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的愉悦情感。
三、情景渲染融合表达表现
美术表现如何和情景融合这是对执教者的又一大挑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旦进入美术表现方法讨论这一环节,常常会出现游离于情景之外的现象。如何做到既解决表现方法的讨论又能使情景得到不断延续,使幼儿的情感得以升华?本次活动运用了两个做法,成功解决了这个两难问题。
做法1:巧用散文诗,使整个活动一气呵成
我们将整首散文诗分为三段:第一段作为活动的引子,引出对表现方法的讨论;第二段作为幼儿创造表现的主要内容,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段放在活动的尾声,完成“诗配画”。散文诗贯穿于整个活动,使幼儿在每个活动环节都能体会到散文诗的悠悠意境。
做法2:巧解难点,使幼儿灵活运用表现方法
本次活动的美术表现目标是运用多种方法和步骤,表现画面上树和鸟的前后重叠关系,因此关于重叠方法的讨论是关键。新教参上的提示是:怎样可以把树、鸟窝和鸟都画得很大?怎样安排三者的作画顺序才可以画出它们之间的重叠关系?为此,我们根据对幼儿已有经验的了解,在教学设计中预设了四种方法,而这四种方法并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幼儿,而是根据幼儿的即兴想法,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这四种方法分别是:1.先画树,再画鸟窝,最后画鸟;2.先画鸟,再画乌窝,最后画树;3.先画鸟窝,再画鸟,最后画树;4.画画树、画画鸟,画画鸟窝。活动以新教参中提供的《树和喜鹊》的挂图引出有关作画步骤的讨论,每讨论一种表现方法,幼儿和教师都会共同演示或幼儿和同伴合作演示,幼儿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解释着这些表现方法,也学会了灵活运用这些表现方法。
附活动设计方案:树和喜鹊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体会散文诗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2.运用多种方法和步骤,表现画面上树和鸟的前后重叠关系。
活动准备
创设“鸟是人类朋友”的环境;《树和喜鹊》的挂图,制作树、鸟窝、喜鹊等演示材料:黑色卡纸、油画棒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散文诗的第一段,讨论作画步骤
1.师:散文诗的第一段提到了哪三个“朋友”?(树、鸟窝、喜鹊)
2.观察《树和喜鹊》的挂图,思考这张画是如何画出来的。
3.怎样把树、鸟窝、喜鹊都画得很大?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幼儿自由讨论作画步骤,教师用演示材料加以证实。)
●方法1:先画树,再画鸟窝,最后画鸟。(思考:是不是一定要先画树?可不可以先画别的?)
●方法2:先画鸟,再画鸟窝、最后画树。(教师根据这个顺序先贴喜鹊、鸟窝,最后添画重叠的树;思考:可不可以再换一种办法,把三个朋友都画得很大?)
●方法3:先画鸟窝,再画鸟,最后画树。(思考:如果先画树。能不能把三个朋友都画得很大呢?)
●方法4:画画树,画画鸟,画画鸟窝。(教师先留出画树的位置,贴上鸟和鸟窝后发现,只要事先留出位置,先画什么都可以,如先画鸟窝,留一点位置给鸟,让鸟能站在鸟窝里,画鸟的时候留一点位置给树等。)
二、欣赏散文诗的第二段,进行创作表现
1.喜鹊的邻居都是喜鹊吗?说说它们是谁?(燕子、猫头鹰……)
2.能不能用不同的办法让只有一棵树的草地变成一片树林,每棵树上都有一个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一只乌,让树不孤单,让鸟也不孤单。
3.幼儿进行创作表现。
●任选纸上的一个位置,表现第一段散文诗的画面。
师:找一找第一棵树种在哪儿,注意给其他树留出位置。(教师朗读散文诗第一段,介绍幼儿不同的作画步骤。)
●继续添加树、鸟窝、鸟,表现第二段散文诗的画面。
师:画第二棵树时先画什么?办法能变一变吗?后来这里种了很多棵树,每棵树上有一个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一只小乌。有的是先画树,有的是先画鸟,有没有先画鸟窝的呢?
●互相观赏有创意的树、鸟窝和鸟,引发更多想象。
师:树林里的叶子越来越美丽,鸟的羽毛也越来越丰满了,鸟窝里的鸟蛋也“变成”了小鸟;有几只小鸟停在树枝上,有的小鸟正在飞,如果树上没地方画鸟怎么办?(飞到草地上找虫吃。)这么小的地方能不能再画一棵大树?(可以画一半,藏在背后或挤在一起等。)
三、欣赏散文诗的第三段,展示幼儿作品
1.教师重复朗诵第三段,幼儿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涂色,完成作品。
2.共同欣赏“诗配画”。(这么好听的散文诗,再配上你们的画面就更好听了。)
3.将幼儿的作品输入电脑,一边播放,幼儿一边跟着教师朗诵。
四、延伸活动
将幼儿的作品贴在教室里,连成一大片“树林”。幼儿可以在区角活动时,一边看看图,一边念念散文诗。
编辑:cicy

上一篇:我的绘本教学理念——兼谈《齐柏林飞艇》的教学难点

下一篇:浅谈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以主题活动《小鸭的故事》为例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