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科学教育中“猜想”的猜想
作者:许琼华 来源:福建省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上传时间:2011-01-10
科学猜想是指从观察和探索的已知条件出发,根据已有经验对科学问题进行猜测、假设和推断,从而得出预测性结论的一种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猜想一】幼儿能进行科学猜想吗?
1.幼儿是“天生的小小科学家”。幼儿好奇好问,对许多问题都喜欢刨根问底。4岁~5岁时,幼儿一般能猜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到6岁左右,幼儿已能做出有想法的预言。即使没有教师的提示,幼儿对问题也会有自己的猜想,只不过幼儿可能会用猜想代替进一步的探究,从而仓促地得出结论。
2.猜想是启蒙幼儿科学思维的有效策略。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在探索之初进行猜想、解释和判断,这有助于培养幼儿探究活动的有意性。将猜想与探究结果比较,有助于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因此,猜想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它能够有效启蒙幼儿的科学思维。
【猜想二】幼儿科学猜想有哪些类型?
1.事实性猜想,即对“是什么”的猜想。其可应用于对探索对象的性质、特点的猜想。教师所提的问题一般是让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或它是什么样子的?比如,教师请幼儿对兔子的食性进行猜想:“小兔子喜欢吃什么?”
要进行事实性猜想,幼儿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经验。比如,对兔子食性的猜想,幼儿一般会从自身经验出发进行联想和类比。因此,教师可提供一些与兔子食性有关的线索,引导幼儿通过思考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从而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幼儿进一步的探索活动做铺垫。
2.规律性猜想:即对“会怎样”的猜想。这种猜想在小实验活动中运用最普遍,如:磁性(猜一猜,磁铁会吸什么)、水(把这些东西放到水里,它们会怎么样)、力与惯性(如果把车放在高低不同的斜坡上,它会怎么样)……教师所提的问题一般是:“小朋友,如果……你猜一猜它会怎么样?”比如,教师引导幼儿开展“苹果的猜想”活动:“如果把苹果放在水里,它会不会烂掉呢?如果会烂掉,那么放在水里的苹果和没有放在水里的苹果哪个会先烂掉呢?”教师必须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又在幼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样幼儿就会努力去猜测、设想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或可能趋势。
幼儿的猜想与假设必须要建立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并把猜想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才不容易被推翻,而且具有求证价值。通过主观猜想与客观事实的对比,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猜想,正是培养他们进行知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良好开端。无论事实和幼儿先前的想法是否一致,只要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对幼儿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3.方法性猜想:即对“怎么做”的猜想。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或线索,对活动中探索方法的设计或具体做法进行猜想。教师所提的问题一般是:“小朋友,如果……你会怎么做?”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取橙汁”中,教师请幼儿猜想:“怎样才能把橙汁取出来?你想用什么工具?怎么取?”
基于幼儿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和直观行动性的特点,他们在活动中经常是边做边说。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很少也难以在动手前计划自己的行动。因此,建议在中班后期和大班科学活动中采用方法性猜想,尤其是一些技术操作类活动。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工具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积极思维,计划行动方法和过程,并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操作,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猜想。
4.原因性猜想,即对“为什么”的猜想。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象或操作结果进行猜测、解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所提的问题一般是:“为什么……”比如,在探索“有趣的旋转”时,教师在幼儿操作后问:“为什么有些东西能旋转而有些东西不能?为什么有些东西旋转的时间比较长?”这样,幼儿就会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假设能力,而且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操作活动,使探究活动更具针对性。
然而,有教师认为对幼儿提出诸如“为什么”之类的问题,超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是无效问题。其实,即使教师不提此类问题,幼儿也会在遇到新奇科学现象时问为什么。比如,幼儿会问“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现在没有恐龙?”等理论性问题。幼儿虽然没有有关认知结构或经验背景去理解,但可以通过阅读科普读物来获得相关信息,从而为今后进一步的探讨积累知识经验。其实,那些无法验证的猜想、那些无法解释的事实,永远是幼儿学习科学道路上的最好向导。
【猜想三】怎样指导幼儿“科学猜想”?
1.要考虑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水平,引导幼儿有根据地猜想。如果幼儿对探究的问题缺少知识经验的支撑或完全未知,只能凭空想象,那就很难提出合适的猜想。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幼儿与猜想问题相关的知识经验,必要时还应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上述四种猜想类型难度不同,运用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水平差异,建议后两者在中大班运用。在幼儿猜想后,教师可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引导幼儿说出猜想的理由和依据,从而鼓励幼儿有根据地进行猜想。
2.要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猜想,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对于幼儿的各种猜想,教师都要加以重视,并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来证实或推翻自己原先的猜想。教师往往会让幼儿预测问题的解决办法和产生原因,但在实验操作时幼儿的想法常被搁置一旁。如果是事先没有准备好与幼儿猜想有关的材料,那么教师在安排活动时可以灵活一些,不一定要在一次活动时间内完成探究活动,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可将探究活动设计成系列活动,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支持他们通过实验获得科学经验。
【参考文献】
[1]董雪梅.师幼探索之旅——苹果的猜想[J].早期教育,2005(5).
[2]张俊.论幼儿科学思维的启蒙[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4).
[3]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科学教育年龄班幼儿的探究特点...翘翘阅读人气:1170
- 指导家长创设家庭科学教育环境...丰台三幼赵燕茹阅读人气:2019
- 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尝试精神的...低调含香阅读人气:1269
- “生活即教育” ----浅谈...wuhaimei1212阅读人气:1499
- 科学教育年龄班幼儿的探究特点...翘翘阅读人气:1090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关于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想听...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1088
- [教师工作]中班幼儿老咬人教育多次,还是...风儿阅读人气:990
- [教师工作]幼儿小班科学课如何上才能城北阳光阅读人气:1824
- [园长管理]如何应对幼儿入园焦虑症??mengmeng阅读人气:1282
- [教师工作]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原...chengxine阅读人气: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