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民间艺术 传承祖国文化
作者:秦红 来源:江苏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 上传时间:2009-12-09
我园多年来致力于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研究,在培养幼儿艺术兴趣与审美情趣的同时激发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情感,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我们遵循“环境即课程”的指导思想,将民间艺术教育环境视作一种隐性课程,视作民间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营造良好的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有益于幼儿接受来自民间美术、音乐、文学、戏曲等中国优秀艺术文化的熏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有益于支持幼儿在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能力、情感经验;有益于幼儿萌发对祖国优秀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喜爱之情,产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为传承祖国传统艺术及其蕴含的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根据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的需要,巧妙利用各种空间,创设具有浓郁民间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
一、班级活动室环境的创设
班级活动室环境主要由主题墙和活动区两部分构成,它们随着主题活动的推进不断变换和丰富。如,在大班“南京的雨花石”活动中,主题墙和活动区跟随活动的进程呈现出四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寻宝之旅”,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反映了自己和家人在雨花台、夫子庙等地寻找雨花石的经历;二是“宝贝鉴赏会”,每个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收集到的雨花石;三是“雨花石博览会”,幼儿在活动区开展多种艺术创作活动,如用彩泥仿制雨花石,用彩墨晕染雨花石,用雨花石组合造型,彩绘雨花石等;四是“雨花石剧场”,幼儿分别扮演岩石、河水、火山等,模拟表演雨花石的形成过程。而中班“美丽的瓷盘”主题环境则是呈现幼儿的探究线索。在活动开始阶段,我们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瓷盘的实物或照片,布置成“小小陶瓷展”。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浓郁的艺术氛围立刻吸引了幼儿的目光。之后,幼儿通过讨论得出了几条主要的探究线索。如,制作瓷盘的材料是什么,如何制作瓷盘,瓷盘的花纹是怎样着色的,等等。我们将这些线索以图画的形式反映在主题墙上,引导幼儿开展活动,并和幼儿一起将探究中的发现及时记录在主题墙上。幼儿用纸盘、彩泥、陶土仿制的瓷盘则丰富了“小小陶瓷展”。在这两个主题活动的总结阶段,我们邀请其他班的幼儿来参观,实现环境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我们会把即将进行的主题内容巧妙地融入环境中,以引发幼儿的探究愿望。如,在大班开展“好玩的皮影”主题活动之前,我们展出了各种精美的皮影人偶以及往届幼儿的活动照片,这立刻引起了幼儿的关注,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在活动中,我们提供往届幼儿制作的小皮影人偶,让幼儿充分探索,自己研究出制作皮影的材料和方法。此外,大班民间艺术教育主题环境还包括“欢乐中国鼓”“小小戏迷”“快乐读书郎”等,中班和小班的民间艺术教育主题环境还包括“大话西游”“面粉变变变”“学做小艺人”等,这些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交流讨论、亲历探究过程、展示创作成果的平台。
除了配合主题活动外,我们还在各班根据幼儿的兴趣与经验设置了绳编、纸浆造型、印染、刺绣等特色活动区,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创造了自主活动的空间。幼儿可以剪窗花布置活动室,可以用扎染工艺制作手帕送给妈妈作为节日礼物,等等。他们在丰富的民间艺术活动环境中愉快地创作,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
我们还注重创设民间艺术游戏环境,在各班活动室创设了“绒花街”“皮影院”“木偶房”“扇子店”“纸伞厂”“曲艺馆”等,通过服饰、招牌、器材等营造仿真的游戏场景,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园内公共环境的创设
我们在公共环境中灵活运用海报、橱窗、展台、壁挂、壁画、广播等媒介,从不同侧面展示我国的民间艺术,引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与喜爱。
1.关注生活的民俗艺术教育环境
民俗艺术与生活密切相关,如传统节日、节气时令、饮食起居等,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鉴于民俗艺术内容繁多、季节性较强,我们在环境创设上采取了以时间为线索的展示方式。如在二楼小展厅的民俗艺术欣赏区中,从元宵的花灯、中国结、民间玩具,到清明的伞面、风筝、图腾面具,再到端午的纸粽、扇子,中秋的面塑、草编等,我们配合时令和节日设置了不同系列的欣赏主题,营造了浓郁的民俗艺术文化氛围,让幼儿体验到不同的民俗风情。
2.视听一体的民间文学教育环境
民间文学包括民间传说、神话、成语、儿歌、绕口令、谜语等。优秀的民间文学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让幼儿体验民间文学的丰富与优美。
在视觉层面,我们创设了贯通一楼至三楼楼道墙面的民间故事壁画。古代经典的神话故事壁画《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地》《大禹治水》等让幼儿初步了解中国人的“创世纪”传说,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顽强斗争的精神;民间童话壁画《老鼠嫁女》《哪吒闹海》《神笔马良》《渔童》等让幼儿知道我国也有与《白雪公主》等外国童话一样好听的童话故事。每幅壁画旁都配有相应的故事解说,幼儿在餐后散步和人园、离园经过壁画墙时,都可以通过壁画进一步熟悉故事中的角色形象,萌发对中国经典民间文学作品的喜爱。在听觉层面,我们选取生动活泼、琅琅上口的民间童谣、绕口令等,通过园内广播系统在幼儿入园、离园的时段播放,如《拍花箩》《打荞麦》《城门城门几丈高》等,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熟悉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
3.融欣赏、创作、展示于一体的民间美术教育环境
我园的民间美术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了自发欣赏、自主创作、展示交流的平台。
三楼的“小梅花民间绘画长廊”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展示主题,如版画、农民画、线描画、印染画等。其间既有大师的作品,更有幼儿的创作。我们将展出的作品细致分类,如版画作品分为传统版画(年画)、单色版画、彩色(套色)版画、幼儿版画等几大块,展现出民间美术的多姿多彩。一楼门厅和二楼橱窗展架用于集中展示民间手工艺术。一楼的主题是剪纸和面具。如,落地玻璃大门上有教师集体创作的《四季花卉》大型剪纸,寓意四季平安;紧邻大门的墙面上展示的是大班幼儿集体创作的剪纸《快乐中国娃》,一旁的装饰树上则是颇具陕北库淑兰老人剪纸风格的剪纸作品《花儿朵朵》。二楼橱窗展示的是“青花瓷”系列,不仅有精美的实物,还有幼儿利用废旧瓶子仿制的青花瓷瓶和用纸盘绘制的青花瓷盘。我们把纸盘布置成“回字形”壁饰,简约的青花配以朱红的“回字”底色,凸显出中国传统艺术中淡雅与浓郁并存的配色风格。作品中间还配有幼儿创作时的照片,以提高幼儿参与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小梅花民间艺术工作坊”为幼儿提供了创作的空间。工作坊内设置了手工与绘画两大区域,手工区有泥工(陶泥、彩泥)、纸工(剪纸、制作)、染工(扎染、蜡染)等多个活动区,绘画区分为版画区(吹塑纸版画、折纸版画、盘绳版画等)和彩绘区(葫芦彩绘、青花瓷彩绘、雨花石彩绘等)等。工作坊中既有图文并茂的文化背景、操作流程和规则介绍,又有实物性的作品欣赏,通过悬挂、缠绕、编织、累叠、加入音像等多种形式营造立体的、接近真实的创作环境。如在剪纸区,我们模仿陕北剪纸艺人库淑兰老人的居住环境,创设出在窑洞中剪纸的场景,并播放悠扬的陕北民歌,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创作环境,使幼儿在剪纸时感受库淑兰老人边剪纸边唱民歌的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工作坊中,幼儿不仅可以尽情欣赏,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而且能利用丰富的材料大胆尝试,在动手动脑中体验创作的快乐。
4.生动悦耳的民间音乐教育环境
我们选择欢快的民间儿童歌曲(如《三个和尚》《萤火虫》《月亮歌》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歌小调(如《摇船调》《茉莉花》等)以及婉转流利的民间乐曲(如《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等),在晨间、幼儿进餐、午睡起床等时段播放,渗透性地进行民间音乐教育。
5.多彩的民间综合艺术教育环境
我园在多功能活动室两侧墙面上分别创设了“中华民间艺术活动掠影”和“幼儿民间艺术活动剪影”两个专栏,其中包括皮影、舞蹈、杂技、戏剧等艺术内容,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民间艺术的丰富多样。我们还在活动室内设置“小梅花剧场”舞台,邀请皮影、木偶艺人来园演出,重阳节时也会邀请阿姨、奶奶们表演腰鼓、扇子舞等,幼儿的各类才艺秀、童话剧演出、歌舞表演也在此进行。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亲身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绚烂多姿。
三、园外文化宣传橱窗的创设
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注重情境性和综合性。我园地处小区中心,因此,我们在园外设置了长达十余米的文化宣传橱窗,根据课程内容和时令节气的变换定期介绍、宣传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作品内涵及幼儿园课程活动情况。如,我们会介绍春节、端午、中秋等民俗节日的来历、传说和风俗礼仪,介绍当年生肖属相的寓意以及各类民间艺术活动特色等,使之成为幼儿园向社区、家庭发挥教育宣传作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成为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从民间饮食文化中挖掘幼儿园课...空谷小鱼阅读人气:874
- 宁波市首届残疾人文化艺术周在...听力语言苗苗班阅读人气:1070
- 感受圣诞激情,体验两国文化听力语言苗苗班阅读人气:765
- 浅谈惩罚的艺术不告诉你阅读人气:1148
- MUMA儿童艺术 | 论2-...MUMA儿童艺术阅读人气:514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怎样上好艺术领域中的歌唱活动...燕子阅读人气:1118
- [教师工作]什么是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mengmeng阅读人气:668
- [教师工作]我明年才刚要接触幼儿园,要去...婉如阅读人气: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