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本达探究――研讨教学法

作者:袁贵仁主编  来源:《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  上传时间:2005-01-26


兰本达探究――研讨教学法(Lansdown’s teaching of inquiring and discussion)兰本达(B.Lansdown),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在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之后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探究一研讨教学法”。该方法主要是针对小学科学教育的,但是对幼儿科学教育也有十分有益的借鉴作用。该方法反映了这样一种认识过程: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 、描述、互相交流感受,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模型,然后在实验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形成对自然界的有序性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方法不仅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用。这也正是当代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所期望的,使孩子终生受用的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方法。


基本观点 ①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儿童获得终生受用的方式、方法。学校应该使孩刊]的学习欲望、发现欲望、创造欲望都得到促进、强化和发展。②教学是提供特定情境来培育儿童的一种措施。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卷入得越深,越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投入这过程。教师扮演的是“助产士”的角色,为孩子们“学习科学”接生。其教学模型有“酵母菌模型”和“池塘模型”。③经历与发现意义。爱因斯坦曾经把科学定义为一种“探求意义的经历”,这也是“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基本观点。发现意义、领会意义是经历、卷入、参与的结果,没有这些先决条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义。因而,兰本达认为经历是发现意义的中心环节。材料能够引起经历。教师需要选择每个孩子都要用的材料,所以需要在材料的结构和选择标准上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发挥教师应有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兰本达指出,只要提供足够的、有结构的材料,幼儿完全可以自己进行探究,发现很多事实。而教师的作用除了为孩子提供活动材料之外,还要引导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究。④交流与研讨的作用。⑤评价。主要评价3个方面:探求概念的能力;已达到的概念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的等级。


启示 ①科学教育要使幼儿终生受益。通过科学教育,培养起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对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进而培养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这样能使幼儿终生受益。“探究―研讨教学法”用引导幼儿经历和体验科学家探究发现过程的方式使幼儿在“搞科学”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矛盾的挑战、发现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②教师的作用在于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这表现在:为幼儿提供结构化的材料;鼓励幼儿经历探究发现过程;注重交流对经验概括的作用。③评价注重幼儿探究过程中的言行。兰本达告诉人们,了解和评价幼儿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和听!我们应改变以往那种脱离真实具体的探究情境进行单纯测查的评价方式,在幼儿的各种探究活动中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引导和促进幼儿不断向前发展。



 

上一篇:教学研讨“研什么”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特点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