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教育目标
作者:袁贵仁 来源:《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 上传时间:2004-11-26
Zhongguo you’er jiaoyu mubiao
中国幼儿教育目标(goals of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China) 国家教委1996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在第一章第三条“任务”中规定,中国幼儿教育的目标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第一章第五条对体、智、德、美的目标作了详细说明: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制定依据 中国的幼儿教育目标充分反映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在人的素质发展的顺序结构上,幼儿教育目标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把“体”放在首位,形成体、智、德、美的顺序结构,而有别于其他年龄阶段德、智、体、美的顺序结构。一方面因为,在人的一生发展的所有阶段中,婴幼儿阶段的生命力最脆弱。另一方面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与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基础。儿童年龄越小,身心两方面发展的关系越密切。所以,保护婴幼儿生命与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是幼儿教育的最基本的任务。全面发展教育任务排在幼儿教育阶段的首位,以“体”为先,反映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②在体、智、德、美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上,反映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可能性。例如,在智育方面,强调了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反映了幼儿阶段认知活动的发展特点。0-5岁是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同时,各种感知觉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的基本手段。发展感知觉能力与运用语言交
往的能力应该成为幼儿智育的重要任务。在德育方面,从萌发幼儿“爱”(包括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等)的情感人手,重视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培养,要求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他们实际生活的需要。
意义 ①在幼儿教育阶段贯彻落实中国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教育过程。由于各个阶段受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各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受教育对象的要求是不同的。幼儿教育的目标就是根据中国的教育目的,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制定的,是教育目的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具体化与贯彻落实。②防止和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现象。以中国教育目的为依据,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幼儿教育目标,在实践中可以防止和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现象。中国曾经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社会。传统的、封建的儿童观、教育观的一个特征,就是把幼儿看做“小大人”,抹杀儿童的特点。一些家长与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听话”、“安静”、“模仿能力强”作为自己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教育实践活动是在教育目的的支配指导下进行的。如果没有明确的、反映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与规律性的教育目标,那么,在幼儿教育
实践中,就会选择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采用不适宜的方法与手段,对幼儿提出不恰当的教育要求,很容易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现象。
落实 幼儿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必须结合学前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把它进一步具体化,形成学前各年龄段幼儿教育的任务或目标。这种学前各年龄段幼儿的教育任务或目标,在托儿所、幼儿园就具体体现为各年龄班的教育任务或目标。学前各年龄班的教育任务或目标是通过每个学期的教育工作来完成的。因此,学前各年龄班的教育任务和目标又被具体化为学期目标,体现在各年龄班的学期教育工作计划中。学期教育目标和学期教育工作计划又是通过每月、每周、每天的教育工作来实现的,因此,学期教育目标还需进一步分解为每月、每周的教育目标,学期教育工作计划还需进一步具体化为月工作计划与周工作计划。最后,制定出每天的工作计划,确定一日生活中各个活动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教师实施原则 幼儿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每个幼儿教师每天的教育工作来实现的。幼儿教师在落实幼儿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①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幼儿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把幼儿教育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工作展开的时间顺序逐级分解落实到学期、月、周、日工作计划中来实现的。这种目标的分解与转化可以保证教育工作的计划性,保证教育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但是,制定教育工作的计划,
根本目的是为了使教师心中有目标,自觉地用教育目标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而不是规定教师今天必须教什么,幼儿今天必须跟着教师做什么。教育工作计划只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大致的框架,其中的内容应当由教师在与幼儿的实际互动过程中来发展、补充与完善。所以,计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剧本”,教师的活动也不是按照预定的“剧本”来进行的“表演”。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随时调整修改自己预定的计划,以使教育工作更切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与要求。②统一要求与因人施教相结合。教育目标规定了通过教育过程每个幼儿必须达到的基本发展要求。这种发展要求是面向每一个幼儿的,是每一个幼儿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教育目标保证了每一个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应有的发展,保证了教育结果的平等性,但是,由于每个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特点与兴趣需要不同,因此每个幼儿的学习活动方式和发展速度可能不同。教师对每个幼儿应当抱有同样的期望,相信每个幼儿通过努力和教师的帮助都能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但是,应当允许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速度来学习,给予他们所需要的支持与帮助,这正是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的确切涵义。不能因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速度慢而放弃对他的期望,放弃对他的帮助与指导。
- 相关博文:
- 各国幼儿园教育目标那一抹笑阅读人气:942
- 一切为了教师―闲谈《中国幼儿...扬子江阅读人气:7300
- 关工委启动“全国幼儿养成教育...edazhu阅读人气:1175
- 全面把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素素阅读人气:1530
- 中国幼儿男性化教育七仔老师阅读人气:1029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什么mengmeng阅读人气:706
- [教师工作]关于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想听...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1088
- [园长管理]幼儿教育教给孩子什么?阅读人气:1615
- [教师工作]幼儿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yingqun阅读人气:18605
- [园长管理]幼儿教育怎么避免小学化倾向?liujuan阅读人气: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