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派幼儿教育理论
作者:袁贵仁 来源:《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 上传时间:2004-11-26
Jingshen fenxi xuepai youer jiaoyu lilun
精神分析学派幼儿教育理论(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s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以弗洛伊德(S.Freud)和艾里克森(E.H.Erikson)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人格的发展,而且强调婴幼儿阶段的生活经验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影响成年以后人的性格、人际关系、社会性行为和家庭生活。其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重视早期经验和亲子关系。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过去的生活与经历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影响(例如虐待子女的家长,很可能在童年时代,本人就是一个受虐待的孩子),他们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强调早期经验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以及亲子关系,直接决定着孩子童年生活经验的质量。精神分析的理论与研究,使人们开始注意哺乳方式、断奶时间与方法、大小便习惯的训练、亲子关系的处理等问题,注意到成人,尤其是父母在儿童早期生活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使人们注重早期经验与早期教育以及亲子关系问题,是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教育的一大贡献。
②幼儿教育应重视培养健全人格。精神分析学派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如果一味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健全人格的培养,则是教育的偏差与失败。健全人格的特征是“爱人的能力”,因此,人格教育被看做是道德教育。但是,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忌生硬的道德知识灌输。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己的“爱”去唤醒幼儿“爱人的能力”。只有从小受到尊重与关爱的幼儿,才能学会尊重与关心他人。因此,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能让幼儿体验与感受到尊重、爱、安全、被接纳的环境,使幼儿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获得成功、自尊、自信的体验,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③注意培养幼儿的想像力与创造性。促进幼儿想像力与创造性的发展,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学活动应当符合幼儿的兴趣与能力,支持与鼓励幼儿的探索与表现,避免压力与紧张的心理气氛,使幼儿在主动活动中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游戏是幼儿想像力与创造性发展,处理消极情绪,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的途径。游戏应当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应当让幼儿通过游戏来学习。
- 相关博文:
- 幼儿教育的最新教育理念保护伞阅读人气:1237
- 2017年幼儿教育行业分析scwh2017阅读人气:370
- 幼儿个案分析及教育欢惜儿阅读人气:1880
- 关注幼儿教育的明天――转发分...janis阅读人气:2087
- 国家正在关注幼儿教育立法的问...janis阅读人气:2503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关于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想听...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1080
- [园长管理]幼儿教育教给孩子什么?阅读人气:1609
- [教师工作]幼儿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yingqun阅读人气:18591
- [园长管理]幼儿教育怎么避免小学化倾向?liujuan阅读人气:2599
- [园长管理]如何写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紫晓阅读人气: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