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参观:“我看到的”与“我想看到的”

作者:杨磊  来源: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6-03-11

    当前,随着学前教育领域中交流学习的日渐频繁,幼儿园参观活动也日益增多。对幼儿园而言,接待同行参观是十分重要且颇为光荣的事情,幼儿园都非常珍视这类对外展示的机会。一些幼儿园为了获得同行及领导、专家的认可,给参观者留下“完美”的印象,会竭尽全力展现好的方面,有的幼儿园甚至还形成了一套应对参观活动的“攻略”,以不变应万变。
  一般来说,参观幼儿园包括看环境、听汇报和观摩教学活动三个环节。幼儿园为了能将精致美观的园所环境展示在同行面前,往往会全园动员,将大量的主题活动照片、幼儿美术作品等填满环境中的每一个角落,以此展现幼儿的学习痕迹。同时,参观当天,为了凸显环境的整洁有序,幼儿的某些活动如专用室活动、自主游戏等可能会被限制、调整或取消,有的幼儿园甚至会指派专人“维护”环境。此外,不少幼儿园还会安排声音甜美、外形靓丽的教师做“导游”,一边带领参观者欣赏幼儿园环境,一边介绍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以期将幼儿园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在汇报环节,园所负责人通常会图文并茂地展示幼儿园的研究成果和获得的各种荣誉。不仅如此,幼儿园往往还会安排一些“表现力”强的教师和幼儿来展示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等,以代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由于参观的内容、路线都经过精心设计,因此,整个参观过程常常如同舞台剧一样完美,没有一丝瑕疵或意外。然而,在这样的参观活动中,我捕捉不到“鲜活”的孩子的气息。因为幼儿园呈现的只是一个“静止”的画面,却回避了一日生活中师幼互动的真实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精致美观的园所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教玩具,却看不到孩子充满好奇的眼神,听不到他们的“一百种语言”。因此,我作为参观者感到难以从这样的参观中收获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及评价的有益经验,我更希望能把握住这样难得的参观学习的机会,汲取更多的“营养”。
  首先,我希望能进入到自然的教育现场学习。幼儿园安排的参观活动看上去很美,但这种“美”往往是幼儿园刻意营造的,是一种不自然的、缺乏灵性的美。教育是“此时此刻”真实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无法用静态的结果来呈现充满多种可能性的教育过程。我更希望能在参观时看到日常的活动现场,看到一日生活中的师幼互动,看到教师如何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支持和引导幼儿游戏,看到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何顾及幼儿的个体差异,启发幼儿思考。在这样的现场,也许教师和幼儿的表现都称不上完美,但这就是真实的教育过程。
  其次,我希望能有机会与展示的一方对话交流。现实中,展示的一方往往掌握着主动权,展示的过程表现为一种单向的输出,仅仅在参观活动即将结束时象征性地留出几分钟时间互动,而这样的交流往往流于形式。事实上,参观活动不该是展示的一方的“独自”,而应是参观者与展示的一方的“对话”。因此,展示的一方大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搭建一个理解、沟通、对话的平台,留出较为充分的时间,聚焦一些大家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意义的讨论,并敢于就园所发展、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参观者一起探讨。双方通过深层次的交流、切磋、碰撞,达到相互理解、彼此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要倡导、鼓励参观者发出不同的声音,包容参观者不一样的观点,只有这样的交流才能在感官和心灵上给予参观者乃至展示的一方思考与启迪。
  最后,我希望参观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性化需求。基于不同的教育背景、园所文化、参观动机、研究兴趣,参观者的需求必定是多元化的,这就意味着干篇一律的参观活动难以满足参观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幼儿园在安排参观活动时不应是“面子”驱动、“完美”导向、“表演”性质的,而应是“价值”驱动、“问题”导向、“参与”性质的。幼儿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菜单式的参观方案,比如以参观环境、观摩活动、主题研讨三大块内容为主菜单,其中参观环境可细分为参观公共环境、班级环境、专用室环境等内容,观摩活动可细分为观摩集体教学活动、专用室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等内容,主题研讨可细分为课程资源挖掘、游戏组织和指导等内容。如此,参观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内容作聚焦式的观察、研讨,那样的参观也许更有价值。摘自:《学前教育》2016.01-02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教师节日演讲:六一国旗下的讲话

下一篇:幼儿教师师德演讲:优秀幼儿园教师事迹材料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