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准备,最不重要和最重要的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6-06-22
编者按:
孩子就要进入小学了,是不是对小学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小学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小学生的一日生活是怎么安排的?小学生都有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无不与我们的“入学准备”紧密相关。从本期起,本刊将带您走进小学,近距离了解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并聆听老师们聊聊幼小衔接的那些事儿。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李振村校长访谈
采写/安超
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是全国第一所施行全课程的小学,淡化分科教学,实施项目学习,给孩子完整的生活体验,实现全人的发展。1~3年级实行教师包班制,即语文、数学两个老师负责除英语、戏剧课之外的所有课程教学。
3月初的一天,我们来到了北京亦庄实验小学。一进大门,便看到一群孩子三五个一起,有的在树下,有的在草丛里,或认真观察或趴在地上画画。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高兴地回答:“我们在找春天、画春天!”走近一看,可不,春已在枝头萌发的嫩芽里,在孩子们发现虫子后的惊喜里。
跟随老师,我们参观了1~3年级的教室。教室前面部分是摆放成U型、半圆型等布局不同的木质桌椅,后面部分是柔软的沙发和舒服的地毯,课间或休息时孩子们随意坐卧。教室靠墙的台面上,摆放着五六台电脑,老师们说是给孩子们用的。由于实行包班制,教室里两位老师全天候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
走廊里张贴着孩子们的美术、作文等作品和各种活动照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气氛扑面而来。我们不由地好奇,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是如何适应的呢?
参观结束后,我们就入学准备问题采访了李振村校长。
单纯的知识准备最不重要
本刊:李校长,对于要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您认为哪些准备最重要呢?
李振村(以下简称李):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和每个学校的要求不一样,我倒想谈谈什么最不重要。
学前儿童处在直观动作思维阶段,单纯的知识传授不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只会损伤孩子的心智发展。比如,德国就立法禁止学前阶段教授知识。在我们国内,很多学前班却以幼小衔接为旗号,让孩子入学前就开始学习拼音、识字和加减法。理由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知道,拼音是抽象的符号学习,孩子不可能感兴趣。如果识字脱离了语境,为识字而识字,就是死记硬背。数学更不是简单的运算。这种所谓的知识储备,就是把孩子的大脑当成一个容器,不断地往里塞他不理解的东西,这是对儿童智力的戕害。而这种学习,一定不会是愉悦的。孩子在开始小学生活之前就已经讨厌学习了,这不是得不偿失吗?学习的本质是发现惊奇,探索未知。我们想想看,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做起实验来废寝忘食,为什么?因为有发现秘密的惊喜等着他。倘若学习是苦的,研究是苦的,我们人类怎能进步呢?所以,幼小衔接的本质,是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要过早地进行所谓的知识储备,要保护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本刊:那些提前学习的孩子入学后表现如何?
李:在我们学校,一年级老师们在最初的两个月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们忘记他在学前班学的那些东西:忘记拼音,我们来读读那些有趣的儿歌和绘本故事;忘记2+2=4的算式,我们来探究数字的奥秘;不要画得像,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画……通常,我们要用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让孩子们重新开始真正的学习。但是,我们仍旧发现,那些在学前机械学习拼音、识字和数学运算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很不容易打开,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未经理解的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会越来越吃力。我们有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一到画画就哭,因为他怎么都画不像。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孩子在幼儿园时,就被老师斥责为“画什么不像什么”,他已经不敢画了。要知道,对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绘画不是技巧,而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是他和世界、他人沟通的重要方式。所以,每次画画,老师就坐在他身边,一点点引导他,直到他能画出自己心里想的。这个时间持续了大约一年。相反,那些没有被过早训练的孩子,那些对未知充满兴趣的孩子,他们更能调动全部身心来面对新的学习,并不断感受到通过努力学习战胜困难的快乐和自信。这些孩子的潜力很大,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学习也会越来越自如。
过多的外在约束没必要
本刊:确实,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您能不能结合学校的做法,谈一谈我们是如何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的呢?
李:我想,我们首先要避免那些损伤孩子学习热情的做法。比如,外在的约束:上课必须要怎么样,作业必须要怎么样,回答问题必须要怎么样……要知道,纪律的开端,无法诞生自由;自由的开端,却可以诞生纪律。
有位实习老师发现很多一年级孩子,午饭后回到教室里,画画的时候喜欢趴在地上画。这位老师就去问主班老师:“为什么不规范孩子画画的姿势?这多不像样子啊!”我们的主班老师就去问孩子,为什么要趴着画呢?孩子说,这样舒服啊!然后,主班老师就告诉实习老师:“你看,你要先去问问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我们想当然要孩子怎么做。这时候,画画的过程和感受重要,还是在哪里画重要?”实习老师就明白了,这时候孩子们享受的是画画本身,而我们常常忘了目的,却在细枝末节的形式上较劲。
本刊:是的,如果这时候提醒孩子注意坐姿,很可能会打断孩子的创作思路。
李:在我们这里,只要孩子的行为不影响别人,就是被允许的。比如,课堂上发表意见时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如果想到台前分享,也不用经过老师允许。上课时,如果有孩子上卫生间,也不用向老师汇报。
本刊:嗯,尊重孩子,就像对待我们自己一样。
李:孩子刚入学本来就紧张,所以,给孩子一间没有恐惧的教室,是多么重要。在我们学校,没有太多外在的约束,我们强调的是孩子内在的秩序感。我们学校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惧怕成人和权威。他们很真实,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沈兰博士来我们学校做调研,5岁的女儿没人带,她就干脆把女儿带到我们学校,放到了一年级的教室里。在一年级生活了一周,她女儿对我们学校的评价是:学校很自由,我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我在需要老师的时候,老师才会出现。这个学校的学习很好玩,我很喜欢。你看,一个5岁的孩子,对学校的体会有多深。
本刊: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太强调外在的纪律了。
李:很多纪律都是在高压下、在老师严格管控下形成的。如果监控没了,老师一旦离开,孩子们马上就被打回原形。所以,在我们学校,一年级最初几个月,你会感觉到怎么那么乱?但那是老师在观察真实的孩子,是孩子暴露真实的自己,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再一起来探索,内在的秩序和纪律如何形成。还是那句话:自由的开端,可以诞生纪律;纪律的开端,无法诞生自由。一年级最初的自由,是边界的试探。最终的自由,是孩子们知道什么不能碰触之后的自由,是孩子们最高级的尽情创造。
孩子坐不住的问题
本刊: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后坐不住影响上课听讲,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坐不住很正常。六七岁的小孩子,能安安静静地坐10分钟左右,时间长了肯定会在座位上扭来扭去的,这是他正常的表现。如果要求六七岁的小孩子,像高中生一样中规中矩地坐40分钟不能动,你觉得正常吗?
本刊:孩子不能坐太久,确实与该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有关。咱们怎么对待坐不住的孩子呢?
李:首先是一个学习方式的问题。在我们学校的一年级,我们高度重视孩子用身体来学习,比如学习一首儿歌,孩子不是坐在座位上小和尚念经一样跟着老师读,而是要加上各种动作,甚至编排出各种舞蹈——这样,孩子跟着儿歌的节奏,一边读一边跳,就不存在坐不住的问题了。甚至我们的数学课,也融入了大量的游戏和戏剧元素,让孩子尽可能多地用身体去感受和体验。我们的基本理念是:孩子用身体学习的时间,要远远高于坐在座位上的学习时间。
其次,孩子刚入学有一个适应过程。我们有一个孩子,刚入学时上课满屋子跑,甚至一不高兴了就跑到教室外面。整整一年,他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待在自己座位上的。但是,到三年级的时候,这个孩子不但能够安静地听课,专注地和老师讨论问题,还不时发出惊人之语。鲜明的对比让很多先后来参访的老师惊叹不已:这孩子的变化太大了!这样的孩子,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因为我们是两个老师包班,一个老师上课时,另一个老师就陪他在后边听课,以免影响其他人;他想出去了,就和他约定好时间,要按时回教室。慢慢地,他开始学习调控自己的行为。如果当初因为他坐不住训斥他,他还会有今天的表现吗?我想,因为理解和尊重,先放后收,孩子才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
独立思考能力最重要
本刊:刚才谈了什么不重要。那么,大到孩子的未来,小到入学适应,您认为到底什么最重要呢?
李:首先是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良好习惯的人,就是有良好教养的人,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很受欢迎。但是,我们一定要警惕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却在奴役和控制孩子。
其次,就是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从哪里来呢?在于自己做选择、决策的过程中产生。试想,一个人一直在别人的操控下生活,不能自己去比较、去判断、去选择,这样的生活怎么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说到这里,大家总认为思考能力是成年人的事情,似乎和孩子无关。事实上,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在自己选择、决策中形成的。如果一个人从来就没有在小时候独立选择过,怎么可能学会独立思考?但是,我们经常剥夺了孩子的这种权利,生活中的大事小事,爸爸妈妈替孩子做选择,并且理直气壮地觉得是为了孩子好。虽然有的家长会和孩子商量,但我们商量的时候还是要把家长的意志巧妙地加给他,让他选择家长喜欢的。
本刊:嗯,给孩子的选择余地太小了。
李:是呀。有人认为孩子那么小,没有选择的能力。这是错误的。孩子当然有选择能力,因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完整的世界。他的选择对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一个孩子送给你一个棒棒糖和一个亿万富翁送给你2000万是一样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都不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的内心,怎么唤起他思考、探究的兴趣呢?
本刊:咱们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怎么支持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呢?
李:我们一年级海洋课程有一个去海洋馆的游学计划,一个孩子说不去,他认为人们把海洋生物关起来卖门票挣钱,海洋生物太可怜了。另一个孩子马上说,你不去海洋馆,可不能阻挡别人不去海洋馆,所以,你不去有什么用?那些海洋生物还不照样被关着?这个孩子就说,别人要去,那是别人的自由,他不去,这是他的选择。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我们能改变自己。你看,这些孩子多棒!老师呢?老师不发表意见,老师是要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还是不去?孩子们分成了两派。怎么办呢?投票。结果,反对者占微弱优势,于是决定不去参观。但别的班的小朋友回来后讲海洋馆的精彩,这帮孩子们心里痒痒,又想去了。
本刊:是呀,本来就是课程计划,孩子又想去了,这回就去了吧?
李:老师说那不行,你们已经选择了,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
本刊:这次孩子们一定牢牢记住了这个教训: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过这代价太大了。
李:没关系呀,第二年我们还有海洋课程,这次大家一致决定过去。为什么呢?孩子们说得特别好:“只有了解才有选择,了解得越多,才能帮助越多。”
采访虽然结束了,但李校长对教育的激情和见解依然萦绕在我们心头,亦庄实验小学的课程和师生的表现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是的,正如李校长所说,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为了培养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完整的人,是为了促进全人的发展。我们所做的,就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在每一天,在每一个选择里。■
——来源:学前教育杂志
- 相关博文:
- 最重要的事情要先做(2011...永不放弃阅读人气:459
-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里,酒和茶是...丰台三幼刘劲翎阅读人气:1368
- 生活中最重要的5句话天使在唱歌阅读人气:1470
- 什么是女人最重要的笑舞人生阅读人气:1246
- 阅读的愉悦感对孩子最重要MeiYuzhu阅读人气:778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业务管理]关于做好家长工作在民营幼儿园...陈先生阅读人气:1722
- [园长管理]一所新的幼儿园开园,园长要做...杨梅阅读人气:7099
- [教师工作]请问在年检中园长都要做哪些具...mengmeng阅读人气:1179
- [教师工作]怎样找到幼儿园里需要的音乐声张子瀚阅读人气:1028
- [教师工作]如何利用“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枫叶红阅读人气: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