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
作者:刘凌云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6-01-07
【摘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它是幼儿园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有效形式。区域活动的内容与主题结合提升目的性;区域活动的材料与本土资源结合,凸显本土性、季节性、可变性,富有特色。教师在区域活动的指导中应灵活多样,巧用图示法、观察记录法等有效策略,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在快乐、主动的学习中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 区域环境 区域材料 区域指导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自由、自主、宽松、愉快”的活动形式深受幼儿的欢迎,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的表现机会,最适合让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从中凸显其优势智能。但传统的区域活动中的目标定位、内容设置、材料投放和教师指导等做法,日趋受到挑战和质疑,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究竟如何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区域活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真正动起来呢?我在幼儿园一线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实践探索经验。对于区域活动的高效开展,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倡导区域活动的目的
(一)符合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纲要》倡导的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尽管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教育实践中,在以集体活动为主要模式的幼儿园生活中,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幼儿的发展差异很难落到实处。我们经常看到的还是幼儿排队进出活动室、排排坐上课、异口同声的回答问题的场景,教师习惯于这样的一种组织模式,以至于很难把理念上的认识落实到自己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来。
应该说区域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具体落实以儿童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的人文教育目标。因为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教师会认真思考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区角类型,投放适当的材料,而且区域活动是个别化的自由、自主活动,幼儿可以在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自由交往,教师不会有太多干涉,硬性控制也较少。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和干预更多地表现在活动之前环境的创设和活动过程中的观察,如果需要教师介入指导,教师尽可能的在不破坏幼儿游戏和自主性的前提下介入,指导的前提是细致的观察。
(二)有利于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尽管区域活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小学化倾向,但区域活动的推行有助于改善现阶段的幼儿教育现状,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落实《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先进理念,让幼儿园教育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质,让幼儿园教育不再那么沉重和沉闷,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由、自主活动时间,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效和有益的发展。
(三)强调幼儿的主体性
把幼儿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救出来,凸显其主体性价值。区域活动凸显凸显幼儿作为活动主体的价值,因为区域活动强调的是幼儿的自由、自主和自选活动,所以,活动中幼儿会有更多的“主人翁”的姿态出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其知识经验的建构和社会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其自主性的发展,凸显其主体的自我价值。
(四)保护幼儿的创造性
在自由活动中保护幼儿的创造性,发展其各种能力。创造性和自由程度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越是自由的氛围越有利于幼儿自我的展现,有利于创造性的表达和表现。在幼儿园的活动室中规划区域,投放适宜的材料,放手让幼儿自由交往和操作、让幼儿有机会遭遇真实的生活问题和认知冲突,有利于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交往的能力和认知的能力,当然更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自主表现。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环境方面
1、空间面积不足
空间小,幼儿多,区域活动无法实现。区域活动的实现得益于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有些幼儿园班级面积空间很小,而幼儿人数又过于多,导致室内活动几乎拥挤,再让老师们进行区域环境创设、开展区域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2、规划不合理
空间规划不合理,区域位置以及区域之间的关系容易被疏忽。每个班级的面积和空间特点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合理、立体地利用空间进行环境布置。有些教师对于班级的空间分割和利用未能进行合理的规划,比如寝室的空间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区域之间动静分配不合理;有些区域需要光线充足却被安置在幽暗的角落里;有些区域之间需要有联系和交往却被分离在两个活动室或活动室的两端等等。
3、区域种类的不适宜
区域种类各年龄阶段有大同小异,与年龄段特点和发展目标不符,有些幼儿园小、中、大各年龄阶段几乎设置一样的6个区域,而且每个位置的所在位置和和布局也大致相同,这明显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也不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很难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4、材料投放盲目
材料的投放盲目,缺乏目的性、有序性、针对性、层次性。材料是区域活动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对于区域活动的开展起决定性作用。但很多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比较盲目,找到什么就投放什么,摆满橱柜就算,结果导致投放的材料比较盲目,缺乏针对性,也起不到对幼儿发展的引领作用。
在材料的投放的过程中,教师经常缺乏认真的分析,对于材料与孩子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缺乏相对性的研究,所以还存在胡乱堆砌材料的现象,导致材料无序、无层次性。
5、材料种类和数量单一
活动材料种类单一,数量不足。在大多数幼儿园的区域环境中存在的普通问题就是材料单一,数量严重不足。若要满足幼儿在区域环境中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需求,教师首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幼儿才有选择的余地,否则,自主、自选就仅仅是一句空话。
6、环境布置不求变
环境一次布置完毕,一学期内再很少更换、补充和完善。通常学期初的时候,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都在布置环境,幼儿园里也会组织环境评比,但评比之后,很多老师就会安享学期初的“成果”,只要没有参观、评估、检查的任务,环境就会“一劳永逸”。
(二)区域活动方面
区域环境有了,如何利用区域环境和材料开展丰富的区域活动仍有很多学问,教师在区域活动开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活动形式化、表面化
区域活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成为很多幼儿园“锦上添花”的临时应景的活动。平时教师忙于上课,完成众多的课程,在幼儿的一日活动里根本没有安排区域活动,但一遇到检查、参观,必然就有了区域活动。
2、活动设置缺乏艺术性
活动指导缺乏艺术性,容易演变成小组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中的教师指导更多地应该通过材料实现“隐形”指导,即使教师介入幼儿的活动,也应该讲究策略,不要太过于硬性干预。有些教师对区域活动指导的特殊性缺乏认识,往往把指导变成小组教学,有违区域活动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本质特征。
3、区域活动中不善于观察和研究
区域活动中教师更多的作用应该是观察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需要、兴趣所在,了解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了解幼儿之间交往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进行适宜的指导和之后区域环境的调整。
4、活动过程中教师干预过多或放任不管
由于区域活动的性质缺乏了解,很多教师感觉如果自己负责就该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过程进行指导,结果导致对幼儿的活动干预过多、控制过多,是区域活动丧失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重要价值。也有相反的一种情况,即由于带班很辛苦,到了区域活动时间,教师感觉终于可以喘口气休息一下,所以区域活动时间也就成为了“放羊时间”。
5、活动后的交流分享简单化
区域活动结束时的交流分享容易被教师简单化处理成总结与表扬会。有些教师简单的理解为这个环节变成总结表扬时间——谁谁表现的好,我们要像他学习,谁表现的不够好,出现了什么问题,下次注意等等。这种简单的处理不仅起不到这个环节应该有的教育价值,而且很容易让幼儿对区域活动产生逆反心理。
三、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尽管各个区域的功能不同、性质不同,指导的具体策略也不同,但因为有相同或相似的特质,也就是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自由活动,所以,在指导上有一些共性的策略。
(一)通过材料指导
区域中教师最主要的隐性指导策略就是通过材料物化活动目标,通过材料的层次递进引导幼儿有序地发展,通过材料调整引导幼儿的发展方向。
1、 如:“超市”游戏中,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丰富的材料,如各种食品的包装盒、生活用品的包装盒、瓶瓶罐罐、各种玩具等,让幼儿通过清点物品、货架上架等活动认识物品,进行分类活动、数数活动、对应活动等。
除对上述搜集的物品、布置小超市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整物品的排放,增加价格标签、投放模拟钱币等,引导幼儿开展购物活动。这样,不但有助于幼儿角色意识的确立,培养交往能力,还可以把幼儿学过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融入到游戏中,提高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力。
2、有部分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比较盲目,我们可以根据主题活动,将在活动中出现的事物、材料投放区域活动中,孩子就会看到实物区进行操作,从而达到巩固复习的作用。
如:这段时间正好是《冬天来了》的主题活动,大班的教师将小雪花的剪纸方法贴到美工区中,进入美工区的幼儿,看到小雪花后也拿起剪刀开始学着剪,即巩固了活动内容,同时也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二)通过伙伴指导
1、同伴间的互相学习和模仿
教师经常看到幼儿在小组内活动时会彼此模仿,游戏活动会因为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模仿不断出现新的创意和转机。
如: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区玩插塑玩具时,一个幼儿插了一支手枪就开始玩打枪的游戏,其他幼儿纷纷效仿,建构游戏很快有了“假装”的性质,演变成为象征性游戏。
2、幼儿间以强带弱
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会随时地发生,以强带弱是区域活动中一种自然的学习状态。
如:因为建构游戏对认知和动作技能要求比较高,所以有些幼儿经常会表现出低水平状态,因为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之间搭伴玩,一个群体中只要有一两个幼儿搭建水平较高,这个群体的搭建技能就会很快地得到提高。孩子之间的以强带弱、互相学习在建构活动中表现的比较突出。
3、活动中设置共同的任务,引导分工与协作
利用同伴资源,引导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是教师隐性指导很重要的策略。因为同伴之间比师幼之间更容易沟通,所以,对于中、大班幼儿的区域活动,教师就可以通过共同任务的设置,启发幼儿做出合理的分工,协作完成作品或任务。
4、同伴间妥善解决冲突和矛盾
同伴间的相互接纳是成功合作的保证,但在共同游戏时,幼儿各有各的想法,当彼此间发生争执时,要想使游戏能继续下去,他们必须做出让步,并且协商协商解决争执。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协商、退让、轮流、守规则,甚至据理力争等交往技能,发展出良好的同伴关系。
(三)教师通过参与活动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最有效的指导策略就是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作为玩伴的身份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或游戏活动。这种指导方式简单又自然,不会给予幼儿压力和距离感,又能更真切地感受和了解幼儿的想法,使指导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有两种基本的方式:
1、平行介入指导
教师和幼儿一样,平等地去玩区域里的玩具和材料,不直接和幼儿发生交往活动,即各玩各的。有时教师还可以边玩边自言自语。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玩法很容易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从而引导幼儿的操作方式。一般来讲,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等区域活动都很适合教师采用平行介入的方式引导幼儿的活动。
2、交叉介入指导
教师作为角色的身份参与活动,与幼儿共同游戏,在游戏的情境中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展开师幼互动,引导幼儿游戏的进展。教师一般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可以根据幼儿游戏情节的进展,灵活地借助游戏的语言或行为,帮助幼儿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提升幼儿游戏水平。
如:区域活动开始了,“医院”里幼儿有扮演医生、演护士的,但却没有扮演病人的,医院里的各个小医生、小护士们都无所事事,这时,娃娃家的丽丽手里拿着一块积木,凑到我跟前说:“老师,请你吃饼干吧。”我便假装真的吃了,接着就捂着肚子喊肚子疼。“医院里的医生护士”抓紧把老师扶到床上躺下,有的还非常着急的喊着:“老师、老师,你怎么了?”“老师是不是中毒了?”老师回答:“可能刚才吃的饼干有细菌,医生,该怎么办呀?”幼儿这才想起自己的角色来:“我来给老师打个消炎针吧。”小护士也跟着忙起来,于是救助活动就开始了,有的听老师的心跳,有的摸老师的胸口,有的拿针管假装给老师打针。忙的不亦乐乎。
(四)通过引导问题讨论指导
中大班孩子不仅表达能力增强,而且还有自己的主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前的讨论帮助孩子增强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通过活动过程中的讨论来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及时解决活动中的小困难、小冲突;通过活动后的分享交流来提升共同经验。
1、活动前的讨论
区域活动前,我们可以围绕以下问题组织幼儿展开思考、讨论:
(1)你想去哪个区角玩呀?想玩什么呢?
(2)玩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3)怎样玩才能更好玩呢?
每次讨论时应有重点话题、主题。避免每次都面面俱到,耽搁太多时间。教师应在活动前多加注意平时在区域活动中盲目性特别强的孩子,问问他们想干什么,想去哪个区域有不能实现的幼儿,逐渐增强孩子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有的幼儿在某项技能方面特别强,可能增强他的优越感,安排一定的任务或当此区域的小小管理员,让其他幼儿跟着其学习。起到以强带弱的作用。
2、活动过程中的讨论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活动中间停止无法顺利进行,如因幼儿之间争夺材料导致目标无法实现,而导致的活动失败,因发展水平导致原地重复……教师可以随时组织小组幼儿进行讨论,寻找解决的办法。
娃娃家里几个孩子在发牢骚:“没有冰箱,也没有电视,也没有锅……怎么玩啊?”“就是呀,太不好玩了!”老师走到娃娃家和幼儿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玩呢,我们可以用什么东西替代吗?说着这些孩子们说我们用纸箱来当冰箱和电视吧,从其他区域中拿来小木棒当食物……娃娃家里的家具用品越来越多了,孩子们也玩的越来越开心。
3、活动结束后的分享讨论
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集体分享和讨论活动,帮助幼儿展示成果,获取同伴的经验资源,提升全体幼儿的经验水平。
⑴作品分享。
教师可以请幼儿先别收拾作品,让孩子去不同的区域参观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学习分享。教师也可以把部分幼儿的作品拍下来,通过屏幕的方式共同欣赏。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并学习别人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⑵问题讨论。
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通性,如角色扮演的问题、材料的使用、创新问题,规则的遵守问题等等,教师都可以给幼儿一个平台组织幼儿去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区域活动已成为很多幼儿园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是在区域活动的空间设置上还是在材料的投放,对幼儿的观察指导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创设科学的、合理的、有趣的活动区,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需要选择有目的性、好玩的实用强的区域材料,对于孩子的发展能力及时给予适当的肯定,对于幼小的孩子我们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充分调动幼儿积极,让幼儿能在区域活动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王华芬.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J].当代学前教育,2012(02).
[3]王玉宇.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教研,2010(08).
[4]何艳萍,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董旭花,韩冰川,王翠霞,刘霞.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 相关博文:
- 在生活环节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低调含香阅读人气:1622
- 浅谈大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的环境...小杨16阅读人气:1994
- 幼儿教师如何指导区域活动永不放弃阅读人气:784
- 从幼儿教师的工作心态谈领导策...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745
- 区域活动指导haiyuegu阅读人气:268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小白阅读人气:6504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学科韵律活动教学的...chengxine阅读人气:3136
- [教师工作]幼儿园里都有哪些区域活动?我的心机阅读人气:445
- [业务管理]在组织教研活动中,怎样能更好...猪小弟阅读人气:3312
- [业务管理]区域活动记忆cleaner阅读人气: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