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交往能力培养中区域游戏的妙用

作者:罗海燕  来源:  上传时间:2015-10-21

    近年来,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国外先进幼教经验的传人,区域活动已在幼儿园广泛开展起来。区域游戏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对幼儿的社会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有比较多的人参与,能促进幼儿相互认识,培养幼儿友好情感和共同活动的兴趣。区域游戏为幼儿社会交往搭建了桥梁,让他们在游戏中积极交往,体验与同伴交往合作的快乐。
    一、根据年龄特点,制定交往目标
   为了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教师应该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要求,对所带班级的发展需要进行详细地分析,确定出对幼儿培养的内容,从而制定出具有操作性和具体性的培养目标。
    1.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有主动交往的意愿。幼儿在进行区域游戏时要能够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你好”“请坐”等。
    2.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会分享与谦让,学习独立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幼儿在交往过程中要能够正确地使用带有协商语气的词语或句子,如“……行吗(好吗)?”“可以(能)……吗?”还要能够懂得谦让,如“你先玩”“这玩具先借你玩”……
    3.初步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学习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方法。幼儿在与同伴进行交往时要能够勇敢地自己尝试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
    4.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学习同情、关心别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幼儿在进行区域游戏时,要热情地对待同伴,要能够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对同伴说“请你和我们一起……好吗?”“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等。
    5.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初步了解备社会成员的劳动及其关系,树立尊敬、热爱劳动者的情感。
    6.遵守备种行为规则,初步学习以规则的需求对照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喜欢从事力所触及的劳动,会爱惜劳动成果,爱惜公物,懂得收拾。
    二、适时给予指导,激发交往兴趣
    教师是幼儿身心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人,是推动幼儿发展的最具动力的因素,在幼儿的交往能力发展中具有关键性意义。在区域游戏中,教师何时介入,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区域游戏时需要教师与幼儿一起进入游戏,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指导,从而保证区域游戏顺利有效地进行。如在特色烧烤区域游戏中,扮演服务员的幼儿因为没什么生意就在一旁无聊地玩自己的辫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看到羽儿过去买了一串鱿鱼须,我立刻上前问:“羽儿,买特色烧烤有没有送玩具啊?”羽儿说:“没有。”“那我们一起去问问服务员吧。”羽儿立刻就跑到服务员面前问,得到的回答是没有。在羽儿感到失望时,服务员好像受到了启发,立刻从“仓库”找来许多卡片、小玩具等,把这些当作是买烧烤的礼物。羽儿边走边叫:“这边买特色烧烤有礼物送啦。”当其他的顾客听说这边有礼物时,纷纷过来买并索要礼物。这样一来,特色烧烤区一扫之前的冷清,变得活跃欢乐,幼儿们边吃边玩卡片,交往也变得更加积极了。
    三、创设合作情境,形成交往意识
    1.正确引导合作倾向
    只要进行正确训练,幼儿就会在各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性。因此,我们积极创造温馨和谐的环境,充分提供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如在健康区“二人三足”“跳房子”“抬轿子”等游戏中需要配合、协商、合作才能取胜。有时,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玩具纠纷或角色纠纷时,我们有意让幼儿通过协商自行解决,让幼儿懂得要玩得开心就必须要相互讨论,相互谅解,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习解决问题,交往中学习合作交流。
    2.提供自主交往机会
    区域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指导的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幼儿。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儿童教儿童这一理论。结构区游戏是幼儿比较喜爱的活动之一,因为结构区游戏的自由多变、材料的具体、可操作性正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它不但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机会表达和交流情感,也让幼儿获得交流、合作所带来偷快的情绪体验。特别在主题结构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频率很高,为了一个主题内容,幼儿之间需要共同商定、相互合作,任务才能得以完成。这也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充分交往的机会。如建构《美丽万州》,几个小朋友商议建体育馆,他们用积木围成体育馆后,菲儿说:“要在这建一个环形跑道。”雯雯说:“要种上花和树才漂亮。”强强说:“我在这拼几个椅子让人休息。”丹丹说:“体育馆里要有很多观众的座位。”“这棵树要种在这里。”“这棵树站不住怎么办?”“你不会自己想办法?”……他们一边建构一边不断地与同伴交流,交流后再不断协调自己的行动。整个过程都是幼儿之间自主交流、分工、合作的进行,幼儿交往的意识逐渐增强,合作的意识逐步提高。
    3.学习与人友好相处
    与人交往合作,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自己处于他人境地的感受,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从而激发和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发展,并抑制攻击陛行为。区域游戏时有几个幼儿发生了纠纷,一个幼儿打了另一个幼儿并流了鼻血。这时,有人开始起哄:“讨厌,叫老师把你留下来。”“打110,叫公安局来抓你。”“中午不让你吃饭。”等。看到幼儿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和“落井下石”的心态,我组织大家讨论:“如果你做错了事,你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
批评还是谅解?为什么?”大家的回答都是希望得到谅解,也保证下次不会再犯。老师故意说:“不是吧,我刚才听到的好像不是这样的?”听老师这么一说,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低下了头……通过及时抓住区域游戏过程中偶发事件的引导、讨论,让幼儿感受自己处于他人处境时的情感,大家对同伴的“犯错”都能以谅解的心态对待,懂得与人友好相处的方式,提高交往行为的发展。
    4.鼓励区域互动交流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们都是在自己的区域中活动,所以交往也都只是在本区域的范围之内。这对于幼儿来说就过于单一,幼儿交往的舞台就过于狭窄,所以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幼儿在各个游戏区域进行互动合作。这不仅可以扩大幼儿们交往的舞台,也能够增加幼儿们之间的交流练习。
    5.尝试跨班区域游戏
    开展跨班区域游戏的目的在于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促进幼儿的交往行为,特别是学习与陌生同伴的交往方法。游戏开始前,教师重点组织幼儿讨论结交新朋友、和新朋友一起玩等人际交往的方法。如有的说:“我会对新朋友说‘我叫××,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有的说:“他有困难时,我帮助他,这样,他就喜欢和我玩了。”还有的说:“我会让新朋友先选玩具,这样我俩就是好朋友了。”跨班区域游戏结束后,幼儿在游戏中与新朋友交往的言行与经验是游戏分享与评价的重要内容。有些内向、胆小的幼儿虽然也有结交新朋友的愿望,但行动时却畏畏缩缩。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需要积极、适时地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迈出交往的第一步。
    四、不断丰富区域,增强愉快体验
    在幼儿区域游戏中,老师需要不断更新区域游戏材料,不断创新区域游戏玩法,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交往合作的内在动机,使交往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如:小组区域游戏能使幼儿体验到同伴多样的兴趣、情感、智慧和集体协作的力量,能经常考虑到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增强集体责任感。如结构游戏“万州新城”“美丽三峡”;长卷画“我的幼儿园生活”“梦想城堡”等,当幼儿看到一幅幅通过交往合作完成的美丽作品时,那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和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益智区游戏过程中,我要求幼儿自己想办法给气球充气并不让气球里的空气溜走。幼儿根据经验用绳子绑。刚开始,大家想到的都是自己绑气球,结果气球还没绑紧,里边的空气都溜走了,经过数次失败后,有的幼儿就商量一起合作:一个抓住气球,一个绑,结果可想而知了。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不仅帮助幼儿逐渐了解交往合作的策略,也体会了交往合作的快乐。
    (作者单位:重厌市三峡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摘自:《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07-08
编辑:cicy
  

上一篇:小班区域游戏中的师幼互助

下一篇:从活动区看幼儿的交往能力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