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新之城”的启示

作者:侯宇泉  来源:  上传时间:2014-12-04

    我园南楼的底层长廊,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公共区域。那里,呈现着中、大班幼儿特别醒目的作品——“魅力新之城”。作品布局如同真实的新之城生活广场一样,分为A、B、C三个区。A区有乐购超市、肯德基、苏宁家电、阳光100健身会所;B区是百货公司、味干拉面、必胜客、悠悠儿童乐园;C区为嘉禾国际影城、家居生活馆、KTV、金钱豹国际餐饮等。贯穿ABC三区之间的连廊也是绵延联系得如出一辙。在广场的中心建构了一个舞台,除了与真实的舞台格局十分相似之外,在舞台的屏风后面还真是摆出了音控台,舞台的边缘还有一排灯和音箱呢!这个整体作品是幼儿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反复实践,又进行了创造的智慧凝结,令家长和小朋友们赞赏不已!
   “魅力新之城”的建构,让我们对幼儿的建构游戏有了新的思考,也带建筑搭建好以后,大家发现:每一层有高有矮,参差不齐,有几层还摇摇欲坠了。我问道:“广场的楼层为什么不平呢?”几个孩子围着楼,上看下看地转了一圈,跪在地上恨不得把头伸进去。月月把两个高矮不同的立柱放在一起,便有了发现:“这个高,这个比较矮!”于是,她转身去田柱形积木架上寻找,捧来了一堆,逐个比较,找到了两根一样高的柱子。小瑞和月月的办法不同,他拿了一块比较薄的积木垫在矮柱子下面。看到两个孩子用不同的方法都解决了高矮不平的问题。我首先肯定了他们会动脑思考,然后问大家哪种方法更好些呢?洋洋说喜欢小瑞的办法。因为垫积木很快。宇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月月的办法好!因为用一样高的圆柱子看起来非常整齐。”其他小朋友也一致同意。一会儿,积木都替换好了,整齐划一的楼层出现在眼前,大家解决了楼层的平整问题。
    反思:
    对教师来说,活动中需要判断某一材料对幼儿当前的教育价值。案例中,宣传画册是引发幼儿对广场建构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对主题搭建具有引发功能,可以激发幼儿观察、讨论、操作探究的兴趣,从而实现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同时,作为教师的我需要对新主题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孩子们具备了新主题的搭建基础了吗?随意的主题选择很可能使得幼儿在活动中受挫放弃。上例中“新之城”主体建筑的搭建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虽然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就解决了楼层的平整问题,但显然,我必须在此后的活动中提供积极有效的建构启示来引导孩子们突破建构难点。比如在建构场地布置中,让幼儿的作品分类展示,同时又呈现一两个难度略高的新作品(可以是参考图片、教师示范搭建),把幼儿的思维从已知引发到未知,参照原有作品,解读新作品的难点,从而推动孩子的建构技能呈现螺旋上升状态。
    聚焦幼儿的建构行为,透射其学习品质
    案例2:
    孩子在建构的过程中总是会有许多新奇的想法。喜欢利用自身的经验和事物进行想象再造。如:用旺仔牛奶罐代替积木搭建的桥墩,他们觉得这样更漂亮;用玩橡皮泥时用的垫板来代替高架桥的桥面,用铅笔来代替花坛,孩子们还会利用各种大大小小的罐子来搭建房子……有一次,在听了故事《三只小猪》后,幼儿产生了帮助小猪造房子的想法。于是幼儿自由寻找伙伴进行合作,他们创造性地使用建构材料,用台灯或手电筒照着表示太阳,用水枪向空中喷洒表示下雨,用电风扇制造刮风的场景等等。这些建构经验,成为新主题成功搭建的阶梯。
    案例3:
    新之城主题建构前,我们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参观活动,带孩子们了解了很多城市的特色建筑以及风景,比如摩天轮、文化广场、蠡湖公园、江阴大桥等等。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建构,把想法表现出来。可是,展示区里的作品是做了拆,拆了又做,一周过去了,依然什么也没有表现。孩子们都觉得这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要搭建的东西既多又费时。一天做不成,第二天换了小朋友进游戏区,又会拆了重新做。这该怎么解决呢?最后商定,合作完成。大家把全班小朋友分成A、B、C三个区,六组,每组负责两个主体建筑。这个组的成员中又包括领取材料的,搭建零部件的,负责组装的……大家一组一组地进入游戏区中建构。两周后,新之城完成了!看着大家一起完成的作品。孩子们感叹: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完成得又快又好!
    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在建构游戏中,同样需要思考幼儿学习品质的问题,作为教师,我必须在观察之余思考:孩子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行为背后表现了怎样的学习品质。案例2中孩子们对刮风、下雨、太阳的发散性联想和创造性表现,既反映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也反映了孩子们在建构过程中的多元思维。把这个运用到“新之城”的主题建构中,孩子们便能解决许多类似的问题。案例3中出现的情况,事实上就与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关,这种大型的主题建构,必须依靠合作才能完成,怎么合作,如何分工,如何协调,这些都是孩子们在建构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们的学习品质,就透射在他们的建构行为之中,而教师有意识的行为评价和指导,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提供针对性指导
    案例4:
    昊天和冉冉在建构新之城的悠悠游乐场,昊天搭了一个和他齐肩高的充气堡,冉冉搭建旋转木马。冉冉找来了很多玩偶准备放在旋转木马上的时候,音乐响起,要收拾材料了,冉冉“哗啦”一下将他的旋转木马全部推倒在地,昊天不甘落后,也效仿,两个人笑嘻嘻地慢慢收拾,还把积木瞄准箩筐投篮。我决定继续观察,伺机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果然,第二天他们同样搭建了游乐场,音乐刚响起,昊天正想推的时候,我靠近:“昊天,这和上次搭的充气堡很不一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吧.千万别倒掉呀!”冉冉也囤过来:“老师,看我的旋转木马,你喜欢吗?”我请来全体小朋友一起观看他们的作品,大家都称赞他们。我问:“这个充气堡这么高,怎么收呢?”冉冉主动提出,要从上到下、一块块收。于是,我请他和昊天一起收拾,这次,他们有序地轻拿轻放,也不乱扔积木了。
    案例5:
    在全班合作完成新之城的任务中,C组的小朋友忙开了,有的研究图纸,有的在搬积木,只有洪一坐在地板上,拿着几块积木敲敲打打。过了一会儿,他跑到馨源那儿,没多久又凑到浩博那儿看。好不容易,他开始自己搭建,可刚搭建了一个底座,又跑去造车库了。就这样,洪一来回忙,却又什么也没完成。我走过去:“洪一,你是负责搭建什么的呢?”他挠挠头:“车库和KTV。”“你对自己造的KTV不满意吗?”“嗯,不像,我就先造车库去了。”洪一低头看地板。我摸摸他的头:“那你现在想好先搭哪一个了吗?”“先搭KTV好了。”洪一又开始了底座的搭建,可是不久又停止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我问。“老师,这个还是不像。”“图纸呢?我们不是已经画好图纸了吗?”我提醒。“对哦,图纸上有特征呢,我到馨园那去看!”洪一一下子蹦起来,兴奋地跑了。
    反思:
    幼儿的游戏是自主的,但并不是教师完全放任的自由,只有科学地组织和针对性地指导幼儿游戏,才是幼儿获得有效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老师,我意识到,规则的建立并不是我们一味地提要求.高控制地让幼儿被迫接受。在案例4中,我是通过第二天的情境再现、引导幼儿讨论、协商收归积木的方法,让不遵守规则的“小调皮”们主动参与到规则的制订中,让他们在体验中主动遵守规则。案例5中的洪一,虽然已经处在一个分好组的小集体中,但从他不能安定下来的状态中,我判断,他可能不明确活动的目的或者是缺乏活动的计划性,便介人引导使他明确自己的建构目的。在建构游戏中,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才能有效地推动幼儿建构游戏的发展。
    “魅力新之城”的主题建构结束了,但我对幼儿建构游戏的观察和活动思考,不会在某一个规定的时间内戛然而止,它将是一个动态的、延续的、开放的生发过程。再次翻看幼儿建构区的照片和相关资料,我再一次深思:我该如何在和孩子们共同参与的游戏中保持对教学事件的敏感反应和自觉反思?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发展自己的教育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江溪幼儿园)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下一篇:挖掘湖区资懑 丰富区域活动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