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对策
作者:拓春哗 来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系 上传时间:2014-06-30
瑞典教育家皮亚杰在他的著作《儿童智力的起源》中写到,人为的推动儿童超越其自然的水平,无异于训练动物在马戏团中表演杂技,这种做法对儿童的正常发展并无益处,反而导致长期发展中的阻滞。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他的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通过这个试验,我们可以知道儿童的心理主要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只有儿童的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育才能使其发展有所加快。可见,幼儿的成长和教育需要逐步提升,而不能揠苗助长。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显然违背了早期教育基本规律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势必影响幼儿园教育甚至整个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顾名思义,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以小学的方式来实施幼儿阶段的教育。
其具体表现有:
1.教学内容追求知识难度
受大脑生理机能成熟程度的制约,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较为复杂的思维操作,只有等进入小学后才能完成。因此,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认知要求普遍较低。如在“科学”领域,在“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这一子目标下,要求3~4岁的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要求4~5岁的幼儿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要求5~6岁的幼儿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O以内的加减运算。在“语言”领域中,在“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这一子目标下,对3~4岁的幼儿要求是“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要求4~5岁的幼儿“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对5~6岁幼儿的要求是“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但是目前社会上不少幼儿园不顾幼儿思维的发展水平和《指南》的指导意见,教学内容难度任意加码,甚至涉及小学低年级的内容。有的甚至要求幼儿掌握近千个汉字、几十首古诗词,会做lOO以内的加减法。与此同时,幼儿应该学习的基本生活常识、行为习惯以及情感与社会性等内容却受到了极大的冷落。 ,
2.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最大的心理需求。幼儿在游戏中编织了假想的世界,却在身心方面实现了真实成长。”因此,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形式应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调动幼儿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让每一个幼儿充分参与,更好的认识周围的人和环境。但目前许多幼儿园却与小学一样采用以课堂集中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集中讲解示范,然后让幼儿进行练习,即使有问答,也是对少数孩子的问答,完全缺少了游戏色彩,缺少了每一个幼儿积极充分地参与和互动。而真正的游戏活动时间比重越来越小。
3.家庭作业、行为规范类比小学生
一些幼儿园要求幼儿在课后完成一定的家庭作业,写字、做算术题,并要求家长签字,对作业做出批改。其形式完全与小学一样。幼儿时期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但是提前承受作业负担,会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学心理。
对幼儿的行为规范,也不应该像小学生那样去要求。但大多数幼儿园都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要听老师话,保持安静;上课期间要手背后,坐端正,认真听讲,举手回答问题;课间活动不能打闹、相互追逐等。用这些行为规范来要求幼儿,不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在此阶段比较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短,要求他们遵守这样的行为规范,严重脱离幼儿实际。
4.过度开发早期特长
不少幼儿园除了文化课,还开设各种兴趣班,如音乐班、舞蹈班、美术班、跆拳道训练班等等,名目繁多。文化课与兴趣班加在一起,集中学习时间占去在园时间大半,虽然迎合了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需求,但是超过了幼儿的接受能力,其学习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负面影响
1.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束缚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正处在身体和意识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身心发育尚未达到学龄儿童的程度,最适合幼儿的活动是游戏,而不是各种形式的知识灌输。好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幼儿六个月就开始教数数、看图认字、背诵诗歌等。再大一点加入算术、幼儿英语、绘画、手工制作、舞蹈班等学习,模式偏重知识和智力,而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的情绪烦躁,厌倦学习。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也使得他们缺少基本的生活和动手能力,如有的小朋友不会自己穿衣服和上厕所。这些事情本该是这个阶段应该具备的能力,却要在往后的成长中慢慢地去弥补这一课。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长时间坐着会导致幼儿身体疲劳、骨骼变形以及视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身体的发育。“小学化”的幼教倾向企图从幼儿园开始为幼儿灌输各个学科的知识,殊不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再有,幼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根本不懂甄别过滤,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过多的知识灌输极易给幼儿形成思维定势,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影响今后的成长。
2.损伤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研究表明,3~4岁儿童的主动注意时间每次仅为lO分钟,而5~6岁的儿童也不会超过15分钟。因此,在给学龄前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客观规律,不可长时间教学,更不能要求儿童长时间注意学习的内容,否则,起不到任何效果。而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学习时间远超过儿童的主动注意时间,这不仅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而且容易损伤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压抑天性,阻碍幼儿个性发展
幼儿天性好动,喜欢刨根问底。然而在“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下,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知识的灌输当中,游戏和活动的时间,与人交往、合作、探究的时间大大减少,这压抑了幼儿爱玩的天性,导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难以健康发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
早在十八世纪英国教育家卢梭就提出,儿童的教育为自然教育,理应顺应自然规律。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指出,教育应该了解儿童的需要,以儿童需要为出发点,而不是把老师的东西生硬教给儿童。上个世纪也有不少教育家做过各种实验,结果表明,不按照幼儿发展自然规律进行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这些国外的教育家一直在探索有效的幼教之路,可是在21世纪的今天,种种原因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幼儿园中都还普遍存在,长此以往会极大影响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1.组织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家园共建有助于家园良好的沟通,这是实现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从目标上讲,家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教育活动。操作层面来讲,家园在教育方法和模式方面应相互补充和创新。从意识层面讲,家长要树立积极参与和互动的意识。家长的支持是很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推动幼儿园教学活动。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思维,了解幼儿的需求,也为开展家庭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家园树立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幼儿园、家庭两大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领域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固本强基,有效发挥教育的正面影响。从教学层面讲,幼儿园发挥着纽带作用,促进家园互动。幼儿园通过家长会、家园共建、QQ群等途径,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的方法和知识,家长在家园沟通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实践科学的育儿经验,发挥家庭的重要教育作用,这也有助于父母和幼儿的情感交流,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幼儿园还应创造机会开展家访活动,到幼儿家里和幼儿父母对幼儿的情况进行了解和沟通,建立和谐家园关系,共同开展和促进幼儿的培养和教育活动。建立互动式、参与式的家园关系,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情感健康发展。
2.科学规范办园,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办园是解决“小学化”问题,保证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前提。首先,要严格幼儿园审批注册手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幼儿园基本办学标准的要求,履行管理职责,按照要求做好审批注册工作,符合要求才可以发给办园许可证。对于不符合要求非法办园的,要采取措施给予处罚和取缔。对于优质示范性的幼儿园鼓励开办分园,为普通幼儿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其次,要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幼儿园设置应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就近入园、方便接送”的原则,根据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幼儿教育发展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密度、生源发展趋势、地形地貌、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局。第三,要建立健全幼儿园管理的政策和制度,特别要重视“小学化”问题的解决,对课程内容、课堂活动以及教师授课等方面要严格要求。第四,规范招生和班额人数。根据办园基本标准,小班(3~4周岁)为20~25人;中班(4~5周岁)为26~30人;大班(5~6周岁)为3l~35人。要严格按照标准来要求班级人数的分配,这样更有益于幼儿教学的开展和管理。这些“硬件设施”的规范可以促进软实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幼儿教育质量,防止乱办滥办争抢生源,杜绝“小学化”教育倾向的目的。
3.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幼儿教育的质量。要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发生,还有赖于幼儿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的提高。首先,要强化教师专业标准,聘任有幼教资质的人担任幼儿教师,对现任教师应加强培训。各教育行政部门可制定相关的项目培训计划,根据各地的幼儿教师比例分时间、分批次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同幼教专家学者、优秀幼教工作者进行交流,不仅能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比如幼儿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课堂设计、保教策略、幼儿安全防范等等,还能更新教学和管理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其次,应该解决好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再次,坚持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立一支机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为幼儿教育提供优质专家资源。作为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会唱歌、跳舞、绘画等才艺,更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个人素养。
4.选择“幼儿园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以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最关注的是喜闻乐见的、眼前的、感兴趣的事物,而不是生涩的读书写字算数。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环境、兴趣所在、个性差异等方面来对幼儿活动内容甄选。第一,关注幼儿兴趣。兴趣是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动力所在,是提高认知水平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捕捉他们的关注点,从而产生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如打雷下雨、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有兴趣地去了解这些现象,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第二,以节日为依托,渗透传统教育。如中秋节来临时,教师为幼儿讲有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故事,现场让幼儿们动手做月饼,让幼儿们互动起来,给大家展示自制“月饼”。在这样的活动当中,让他们了解到我们传统的节日和文化,同时也渗透了爱国情怀。甄选“幼儿园活动内容”是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激发幼儿兴趣,寓教于乐,体现不一样的教育魅力。
5.加强幼儿教育监管
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需要发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作用。除了上述严格幼儿园办园准人制度,强化办园注册手续,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等,各教育行政部门还需加强幼儿园年检制度,对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安全保障、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保教制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不足之处、不规范之处给予及时纠正和整改。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坚决取缔小学入学选拔制度,严禁幼升小考试,并逐步缩小各类小学之间在教育资源上的不均衡以消除择校之风,从源头上保障幼儿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之,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幼儿教育制度,提供健康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保障孩子们快乐、全面的成长,才能争取使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走向世界前列。
原载《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西安),2013.2.97~l00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关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港湾阅读人气:2274
- 幼儿教育逐渐的小学化,最终害...紫玫瑰阅读人气:1295
- 虞永平:找准幼儿教育“小学化...李沫莱阅读人气:1079
- 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爱的付出阅读人气:1015
- (四川)省教育厅纠正幼儿园“...应章艾丹阅读人气:1051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幼儿教育怎么避免小学化倾向?liujuan阅读人气:2618
- [教师工作]幼儿教师的烦恼怎么解决?静夜清风阅读人气:1532
- [教师工作]关于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想听...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1093
- [园长管理]幼儿教育教给孩子什么?阅读人气:1622
- [教师工作]幼儿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yingqun阅读人气:1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