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数学探究活动形式的思考
作者:左秀兰 来源: 上传时间:2012-06-09
幼儿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自主明确探究目标,根据学具和情景选择适当的探究方法、智力活动方式,预计学习结果,通过个体探究和群体交流,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质之目的。在游戏中进行探究活动,是幼儿数学探究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适宜幼儿探究活动的教学内容、教育形式,为幼儿数学探究活动创造条件的同时,揭示了幼儿数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规律。
适宜幼儿探究活动的数学教育内容,是幼儿进行探究活动的载体,是教师和幼儿共同活动的中介,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了条件。以生活中的事物为探究活动的素材,使幼儿能够从日常生活的事物中挖掘数学因素,并且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的思维习惯;游戏是幼儿的探究活动方式,以游戏中含有探究活动的素材为内容,能使幼儿在快乐中体验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探究活动素材形成了托、幼、小的教学序列,引导幼儿逐步深入探究,能够为幼儿探究能力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依据数学探究教育理论,结合幼儿认知规律,根据不同的数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适宜幼儿数学探究活动的教育形式,主要分为小组教育、集体教育、数学区活动、数学墙饰、综合的数学游戏、数学探究一日化等六种形式。
小组教育
小组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幼儿掌握探究的方法。要想使每个幼儿都能够自主探究,关键是使幼儿掌握探究的方法,这属于智力技能的培养。培养幼儿的智力技能,起步于探究活动基本功的训练,心理学称之为智力动作的训练。有人称智力动作的训练是将思维活动形象化,也就是说,把人的思维活动通过语言、操作外露,使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怎样想的。在对幼儿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位幼儿在个体操作的同时,都能够得到自我表达的机会,教师要针对每位幼儿的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每一位幼儿都具有探究的意识,掌握探究的方法,为获取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做准备。因此,智力动作训练适宜小组教育。
小组教育的教学内容,是指探究方法,它分为单项智力动作和连续智力动作,先进行单项智力动作训练,再进行连续智力动作训练。如,填写统计表的方法,分为三个单项智力动作,即分析统计对象、进行数据整理、填写统计表。这些单项智力动作,需要通过小组教育分别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教育,使之形成完整的探究过程,称之为连续智力动作。通过小组教育,保障了每个幼儿的自主探究,使他们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小组教育中,幼儿的探究活动以个体操作学具、小组讨论为主。在个体操作学具的过程中,伴随动作,同时口述思维过程。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家庭教育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也不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两种状况,一是多数幼儿的语言与动作还不能够同步进行,主要表现在:有的幼儿在操作学具时,不能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有的幼儿用语言表述时,顾不了操作学具。二是个别幼儿能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伴随不完整的语言表述。需要教师根据幼儿思维发展水平,通过小组教育引导幼儿分步掌握智力活动法则,逐步形成手、口、脑并行的探究活动。中班幼儿在小班智力动作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向独立探究过渡,并且能够形成简单的连续智力活动。大班幼儿通过中班、小班的智力动作训练之后,掌握了基本的探究方法,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够在同类知识中,迁移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
集体教育
在幼儿数学探究教育中,集体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获取基本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在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幼儿数学探究集体教育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全体幼儿共同参与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体验数学思想的教育过程。集体探究活动中,在确定探究目标之后,先进行个体探究,再进行群体讨论,达到理解数学知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合作意识之目的。
集体教育活动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经过智力动作训练之后,幼儿已初步地掌握了探究的方法,要想形成智力技能,还需要在运用探究方法、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集体教育为幼儿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如,填写统计表的教学,在经过小组教育,幼儿掌握了填写统计表的单项智力动作之后,在集体教育中,需要进行两次教育活动,第一次教育活动,创设一个能够使幼儿把三个单项智力动作连接的游戏,使之形成连续智力动作。第二次教育活动,只为每个幼儿提供需用统计的物品和一张统计表,由幼儿运用填写统计表的方法,独立填写统计表。
二是,不需要经过智力动作的训练,以数学区角活动和数学墙饰为基础,直接进入到集体教育活动。集体教育,为幼儿创设了广阔的探究空间,使他们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提高了探究能力,培养了探究品格。
在集体教育中,幼儿的探究活动主要为先个体探究,再群体讨论。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别人不能够代替。必须经过自身吸收、消化,才能够转化成自己的“血肉”,终身以之。幼儿的探究活动同理,只有先经过幼儿个体探究,才能够对数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在幼儿个体探究时,每个幼儿在确定探究目标之后,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采用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得出体现自己认知水平的探究结果。所以,在幼儿个体探究时,所使用的学具,必须做到每个幼儿人手一份。由于同一班的幼儿认知水平不同,探究结果必然不同,在个体探究之后,安排群体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幼儿在群体讨论中,相互纠正错误认识,把片面认识补充完整,把缺乏概括的认识加以提升,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认知结果。
幼儿集体探究活动,不同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小班幼儿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还都处于起步阶段,集体活动以情景游戏为主,情景游戏主要分为进入角色、个体体验游戏过程、群体讨论三种活动方式;中班幼儿的集体探究活动,以操作游戏为主,主要分为个体进行操作游戏、群体讨论、自编游戏三种活动方式;大班幼儿在中班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集体探究活动以操作、讨论为主,操作、讨论主要分为个体探究、小组交流、群体研讨三种活动方式。
数学区活动
在幼儿数学探究教育中,数学区活动的目的是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延伸已有的认识。在数学区探究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为集体教育起着铺垫的作用。如,在集体教育认识“序数”之前,先在数学区安排大量的、不同起点的“排顺序”的游戏,幼儿体验了“序数”的发生,为集体教育中认识“序数”,奠定了基础。加深对数学内容的理解,是指幼儿在集体教育中,对于所学内容没有时间加以拓展,而且幼儿余兴未尽时,把需要拓展的内容放在数学区中,由幼儿独立自主操作。如,“比较长、短”的教学之后,数学区里编排了在实际应用中“比较长、短”的内容。延伸已有的认识,是指在集体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幼儿的认识。如,认识“序数”之后,在数学区里编排了“己知序数求总数”、“已知总数和一个方向的序数,求另一方向的序数”的内容,把幼儿对序数概念的认识,提升到序数与总数的关系。数学区活动,在幼儿系列的数学探究活动中,起着铺垫、深化和提升的作用。
在数学区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活动,以在情景中独立操作学具和同伴交流为主,不需要教师陪伴。小班幼儿完全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进行探究。一般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心中无数。经常自发地把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讲给同伴听,并且邀请同伴帮助检查探究结果。中班幼儿在数学区的探究活动,一般分为两种活动方式,一是把操作学具的过程用表格表示出来;二是根据游戏情景,先设制游戏的规则,再依据自己设计的游戏规则,邀请同伴一起玩游戏。大班幼儿在数学区的探究活动,根据游戏提示,自己寻找学具,自己设计游戏,并且主动把自己新发现的数学问题,介绍给大家。
数学墙饰
数学墙饰的作用,是配合幼儿不同认知阶段的数学探究活动,展示幼儿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幼儿数学探究活动中,专门设有固定的墙壁展示数学内容,墙饰的内容来源于数学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随着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配合幼儿不同阶段的数学探究活动,用墙饰展现教学流程。如,“按规律排序”教学的墙饰,从左到右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生活用品、“判断循环节”、幼儿设计的花边。幼儿从生活用品中,引发探究花边“秘密”的探究欲望;在“判断循环节”中,幼儿找到花边“秘密”的关键问题;在展示幼儿自己设计的美丽花边中,展现了幼儿运用数学的创造性作品。从整体观察数学墙饰上的全部内容、内容设计的流程,可以看出幼儿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小班的数学墙饰,是以童话形式出现,主要体现生活情景中的数学;中班的数学墙饰,主要突出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大班的数学墙饰主要表达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在数学墙饰活动中,全体幼儿参与,从生活中寻找含有数学因素的生活用品,并且与教师共同设计墙饰的格式,制作和布置墙饰中所要展示的内容。
创设数学墙饰,分为准备墙饰物品、布置数学墙饰、观察由实物转化为数学的过程,三个步骤。准备墙饰物品,包括物品的收集、绘画、手工制作等,为布置数学墙饰做准备。数学墙饰物品的准备不是一次完成,而是结合幼儿的认识过程和布置数学墙饰的需要,分阶段进行。布置数学墙饰,指幼儿与教师合作,把准备好的物品,结合幼儿的认识过程,逐一布置在数学墙壁上。观察由实物转化为数学的过程,指幼儿伴随数学墙饰的布置过程,小班幼儿口述在童话故事中,所含有的数学内容;中班幼儿能够由数学墙饰中的数学问题,引发新的数学联想;大班幼儿能够从头至尾表述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综合的数学游戏
在幼儿数学探究教育中,综合的数学游戏,是指在游戏中综合运用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或者同类知识的综合练习。综合,是把若干数学内容以整体形式出现,或者进行若干同类知识的比较。运用,是指学习新知识之后的练习或者复习。综合运用,这里指综合练习,这种练习以游戏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综合的数学游戏,编排在集体活动之后。这里所说的数学游戏,与集体活动中所编排的数学游戏不同。集体活动中的数学游戏,一般根据幼儿认识事物的过程,编制不同的游戏片断。而综合的数学游戏,则采用一个完整的游戏。
如,感知平面几何图形之后,进行同类知识的综合练习。游戏中编排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铺五彩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根据图形的外部特征,分辨了图形的形状,体验了图形的大、小。
又如,“组合”游戏,在游戏中设计了“配餐”活动,幼儿要在糕点类和饮料中,各选一种食品,进行配餐。其中糕点类包括面包、饼干、蛋糕。饮料包括牛奶、果汁、豆浆。幼儿在按照要求配餐的过程中,体验了“组合”概念、“组合”方法和对应思想,三者怎样以整体形式出现。综合的数学游戏,是每个幼儿自主的游戏,他们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综合的数学游戏中,幼儿根据游戏的内容,边口述儿歌,边玩游戏。小班幼儿依据儿歌中的内容,用每一句儿歌,指导自己的操作活动。中班幼儿根据儿歌,自编数学游戏。如,幼儿根据“认识序数”儿歌,自编了“给小动物排座位”、“给小动物安置住楼房”的数学游戏。大班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提出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如,幼儿在玩“比较轻、重”的游戏中,提出“可以拿在手里的东西(指固体),和不能够拿在手里的东西(指液体),称轻重的工具是不是相同”、“量长、短,用‘米’,量轻、重用什么”等问题。幼儿的语言虽然不准确,但是他们提出了质量的度量工具和计量单位中的问题。幼儿在综合游戏中,体现了对知识的理解,发展了推理能力和数学联想能力。
数学探究一日化
一日化指以数学概念的内涵为生命点,通过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把幼儿数学探究活动迁移到一日生活、各科学习中,这样的教育活动,我们称为“幼儿数学探究活动一日化”。如,幼儿认识“单、双数”之后,把“单、双数”的概念,迁移到体育活动中。在体育活动中,编排了“青蛙跳石板”的游戏,石板上写着数字,这些数字中含有单数和双数,幼儿扮演青蛙,他们在跳石板时,见到单数就用单腿跳,见到双数,用双腿跳。在这样的游戏中,幼儿不仅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还提高了对单数和双数的判断能力。
幼儿数学探究活动一日化,不仅促进了幼儿的整体发展,同时使园所的教育活动,形成探究教育的整体,成为一种合力,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无疑会加速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数学探究一日化中,除了数学教育之外,其他学科的教育活动,均渗透数学内容。幼儿的探究活动,结合各学科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幼儿在说儿歌、讲故事、看图说话等活动中,体验语言与数学的关系;在音乐、舞蹈中,认识怎样用数学表达音律、波长,揭示优美动作中的数学;在走、跑、跳、投、平衡的体育活动中,感受数学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在折纸、剪纸、绘画、泥工的活动中,认识数学在表达着艺术的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了解社会,探究人体、动物、植物的奥秘,接触科技产品等活动中,知道用数学可以解释万物秘密;通过进餐、户外游戏等生活环节,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伴随其他学科的教育活动,体验着数学的广泛应用。
实践证明,探究教育完全适宜幼儿阶段的教育,它能够使幼儿的潜力得到开发,从小养成自主探究的思维习惯。数学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幼儿数学教育应该着眼于对幼儿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教学改革中,研究幼儿的探究活动,比单纯研究教师教的活动,更为重要。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看亲子园活动,思考看护人和孩...gege阅读人气:1017
- 《合理利用材料,提高幼儿科学...张楚阅读人气:1504
-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辉辉阅读人气:1674
-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中团队管理...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655
- 《合理利用材料,提高幼儿科学...张楚阅读人气:141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关于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想听...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1093
- [业务管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多样,...yangjili阅读人气:1773
- [教师生活]关于幼儿园事故处理方式娜小妞阅读人气:1215
- [园长管理]求关于幼儿园教育与管理类书籍joie阅读人气:2513
- [教师工作]幼儿数学区分大小哈喽阅读人气: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