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幼儿的“出格”游戏

作者:杨俐  来源:江苏省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上传时间:2012-03-01
在游戏中,幼儿往往会玩一些“不合适”的游戏情节。如:娃娃家里玩“祭奠死人”的游戏,医院里有孩子“怀孕”“生产”,饭店里有几个孩子在学“叫花子”讨饭,马路上一群孩子模仿猫狗到处“觅食”……凡此种种在幼儿园老师眼里都属于“少儿不宜”,常被定义为“出格”游戏。
一、“出格”游戏是否真出格
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反应,幼儿有怎样的生活经验一般就会有怎样的游戏。婚嫁、生死、怀孕……均发生在幼儿的生活之中,他们耳濡目染,甚至亲身体验过。出于好奇、好玩的心态,幼儿往往会将这些内容搬到游戏中进行模仿。
在幼儿眼中,这些经验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上述所谓的“出格”游戏只是幼儿对没有“筛选”的生活经验进行的“复刻”,其实质和幼儿玩的其他游戏情节一样,都是生活经验的一种反映。因此,“出格”游戏并非真的都“出格”。
二、“出格”游戏的错误应对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于幼儿玩“出格”游戏的惯常做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采用一些手段终止这类游戏的进行。比如,教师A发现幼儿在玩“祭奠死人”游戏,便扮成医生进入娃娃家中询问情况。先拿出听诊器在“死者”身上听,然后称人没有死,要求幼儿马上进行抢救,从而将该游戏转化成“救人”游戏。教师A采用参与式介入的方法,以角色互动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进而转换了游戏情节。当然,有些教师则采用更为直接的干预方式,严厉制止。比如,教师B看到扮演流浪“猫狗”的幼儿后直接将他们拉起,不允许他们继续扮演。二是敷衍搪塞,以免“事态”扩大。教师常采用这类方式应对游戏中的婚嫁、生育等问题。
上述教师应对“出格”游戏的方式,从实质上来看都是一种“干预”,其结果都是阻止了游戏的进行。当采用“干预”手段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时,教师常常受到教育目标和自身经验的影响。以“祭奠死人”游戏为例,教师A的做法表面上看合情合理,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未能正确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教师没有对幼儿为什么会玩“祭奠死人”的游戏进行深究,仅从个人的经验出发,认为这是“封建迷信”而加以阻止。其实,游戏不仅是幼儿经验的反映,更是幼儿心理的写照。幼儿常常会将生活中感兴趣的、好奇的内容带到游戏之中。可见,幼儿的游戏行为往往反映出幼儿当前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恰恰是有价值的。
2.将成人的意志强加于幼儿。幼儿根据他们的经验水平编写着游戏“剧本”,教师也在内心设计了自认为好的“剧本”。当幼儿的“剧本”与教师的“剧本”冲突时,教师常常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幼儿之上,随意篡改幼儿的“剧本”,让幼儿的游戏符合自身预设的目标。上述案例中,教师A就不顾幼儿的兴趣,强行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这反映出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教师仍没有做到以幼儿为中心。
3.缺乏全面的游戏指导观,游戏指导手段匮乏。在指导游戏时,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介入式”指导,力求三言两语就解决问题。但这种方式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有时会让教师错失良机。教师A的干预只是抑制了幼儿对“丧葬”仪式的兴趣,并没有借此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也没有从游戏中找出下次游戏的增长点或者是课程内容的生成点。
三、科学应对“出格”游戏
现以“祭奠死人”游戏为例,来谈一谈教师该怎样科学应对“出格”游戏。教师应通过持续观察,了解这是否是个别幼儿偶然的游戏行为,如果观察发现有较多幼儿参与其中,且该游戏行为有所持续和扩大,那么就有必要深入了解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而判断这一内容对幼儿的发展是否存在价值。
其实,幼儿玩“祭奠死人”游戏是为了满足他们对这方面的好奇心,但他们并不理解祭奠的意义,或者说大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样,他们虽然对生与死的问题感兴趣,但并不真正理解生与死的意义。教师应当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使幼儿获得与他们发展水平相称的知识经验。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后的讨论等方式来丰富幼儿的认识和体验,甚至以此扩展游戏的内容,生成有关“生命教育”的游戏。
总而言之,当发现幼儿玩所谓的“出格”游戏时,教师应深入观察并思考:1.幼儿为什么会这么做?其行动的意义和原因是什么?2.该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有什么意义?可以让他们学到什么?3.需要帮助幼儿扩展的经验是什么?4.要达成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幼儿还应当做些什么?应当用什么方法来帮助幼儿?等等。
编辑:cicy
 
 

上一篇:积塑玩具在小班结构游戏中的分阶段运用

下一篇:游戏中幼儿运用材料的三重境界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