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入学是拔苗助长
作者:徐筠 来源: 上传时间:2011-04-10
今年年初,江苏省仪征市教育局规定将严格限制小学生上学年龄,迟于规定年限的儿童一律不准上学,要求必须满6周岁的孩子才能上学。对此许多家长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和年龄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儿童能不能上学,要看他的智力和体能能否适应上学,如果完全能够跟上学习进度,无论年龄大小,提前教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句著名的广告词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种心理已深入家长的内心。于是,他们越来越倾向于让孩子早早地接受各种教育和培训。尽管义务教育法和小学管理规程明文规定,未满六周岁的孩子不能进入小学,不少家长还是打起了让孩子提前入学的主意。入学年龄只差一两个月的自然是猛打擦边球,更有甚者试图通过修改户籍内容,活动社会关系,让未足龄的孩子早点进入学校,接受系统教育。
然而,来自教育界的理论和实证都说明,这种做法等同于拔苗助长。对大多数不满六岁的儿童来说,早入学弊端表现在:
1.生理成熟度不足,动作能力较差。提前入学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明显落后于实际比他大半年到一年的同学。上厕所、整理书包文具、打扫教室等都需要人帮助,体育达标测试常常过不了关。
2.学习兴趣低,上课不专注。不满六岁的孩子调节、控制自己的能力弱,很难坚持坐一节课,常因小事分散注意力。另外由于写字动作慢、语言理解能力和思维反应速度相对滞后,容易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忽视。
3.获得成功少,自信心不强。自信心和胜利感是推动一年级小学生进步的重要动力。提前上学的儿童因不容易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律,搞活动、选干部都挨不上,容易形成自卑、胆小、依赖、退缩的性格,甚至害怕上学、装病逃学。由于难以接受所学的知识,孩子必然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甚至把学习当成惩罚,最终导致厌学的恶果。
4.家长任务加重。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辅导时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弥补孩子在课堂学习时的不足。
5.学校的教学活动是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的,而低龄儿童的心理与其他学生总相差一定的距离。
6.学习中所接触的知识难度超出孩子的能力范畴,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下强行记忆,往往会导致偏头痛、神经衰弱等一些疾病的发生。
7.成绩处于后进位置,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压力,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因而在公共场合不愿讲话,不敢自我表现,总觉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鸭”。这必然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
8.在低龄儿童眼里,其他同学都是大哥哥、大姐姐,自己理应受到关照与爱护。而稍大的同学暂未具备这方面的素质,有的同学甚至会恃强凌弱,这使“学校是儿童的乐园”这一概念在孩子的头脑中淡化,心头只有恐怖的阴影,以致有的儿童不愿进校。
9.心理学家格塞尔曾做过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他对出生18周的双生子中的甲进行为期6周的爬上楼梯取玩具的训练,对乙则不进行训练,而让他们共同抓楼梯取玩具时,两人相差不大。后来对他们进行2周的共同训练,又进行测试时,他们所用的时间几乎相同。可见,不切实际地提前对儿童进行教育、训练,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儿童未达到相应的智力水平而强行施教,不仅作用不大,而且稍有疏忽,往往会带来负作用,甚至影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有条件的家庭可努力对孩子进行机动性比较强的学前教育,待儿童的身心、智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时,再让他们接受正规的小学教育。
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大多数学龄前儿童的大脑未完全发育成熟,身心也正处于发展阶段,要他们去进行力所不能及的正规学习,会带来诸多弊端。因此,提前入学对孩子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孩子,进小学读书要具备智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接受能力等。在学校里,未足龄入学者因为年龄小总是处在弱势中,总是被他的同班同学照顾着,久而久之他就习惯于被人关照,但社会是不可能对他特别关照的,到时候,他将很难迎接挑战与竞争。总之,太早让孩子入学会增加孩子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压力,这样欲速则不达。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家长不要助长了孩子的脾气motiantian阅读人气:967
- 入学准备何时开始?贝壳内的珍珠阅读人气:1035
- 一年级新生入学该做些什么准...灵妖阅读人气:892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怎样才能管理好新入学的小班最后的最后阅读人气:1474
- [教师工作]怎么缓解幼儿的入学焦虑?眼睛猫阅读人气: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