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喜羊羊”

作者:潘银婷  来源:《学前教育》家教版 2010.04  上传时间:2010-08-21
调皮捣蛋“沸羊羊”
不管在家还是学校,懂事儿、听话、乖巧的孩子往往会得到父母和老师更多的偏爱,而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则更容易遭到批评。这些“沸羊羊”总是会制造出许多让人头疼的事,惹出一大堆麻烦。他们不喜欢服从权威,不注意遵守学校的纪律规范,他们胆子大,精力旺盛,而且喜欢搞破坏,他们随时都可能玩出新花样,甚至带动其他同学……
“沸羊羊”令老师和家长们头痛不已,简单粗暴的教育会让他们更加走向极端,从而厌恶学校;而纵容溺爱一切的包容又会使他们越发难以融入班集体,无法适应学校生活。该怎么办?
细心观察,我们会可喜地发现“沸羊羊”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活泼开朗,善于思考,思维敏捷,敢于打破常规,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喜欢探索未知世界,敢于冒险。“顽皮是儿童可贵的品质,需要的仅仅是加以引导。”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发挥他们的优势,他们是会有所进步的。所以千万别硬逼“沸羊羊”变成乖乖的“小绵羊”,这也是不可能的。
Tipsl 保护好奇心
好奇心非常可贵.它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家长要聆听孩子的合理要求,满足他的探究心理。当孩子钻到旮旯里翻瓶瓶罐罐,把羽绒服戳个洞,或者收集各种各样的“垃圾”时,我们不应批评和制止,而是要正确引导:“羽绒为什么能够保暖?”“怎么把这些捡来的‘垃圾’分分类?”等等,他会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支配下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当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之后,“沸羊羊”调皮捣乱的行为也会逐渐减少。
Tips2 支持搞破坏
“破坏”也是一种探究学习的方式,对于“沸羊羊”的“破坏”行为,家长不要盲目责骂或禁止,而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只要他的动机是好的,而且是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就不用太限制他,甚至还要参与他活动,支持帮助他。墙壁画脏了可以擦,玩具拆坏了可以修,沙发跳坏了可以换,但是,孩子的想像力一旦被抹杀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Tips3 偶尔假装“看不见”
“沸羊羊”的吵闹捣乱,有时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对于这种违反规则的行为,家长不要正面、直接地对他加以批评,而是应做到沉着冷静,可以暂时让他独处一会儿。这种弱化不良行为的冷处理的方法效果很好,孩子的情绪逐渐稳定,同时也能逐渐认识到捣蛋是没用的,有利于他反思自己的不当行为。
Tips4 与人交往守规则
“沸羊羊”们在学校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与人交往。家长在指导孩子与同伴友好交往时要努力做到“一少三多”:少干涉孩子们之间的纠纷,避免以成人的判断和意愿剥夺孩子们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多给孩子提供接触陌生人、认识新朋友的机会;多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与孩子分享玩具或食物,一起游戏;多给孩子选择相关主题的动画片或故事图画书,和孩子一起讲述或情景扮演主人公与小伙伴相处的故事,让孩子逐步习得故事中小榜样的良好行为习惯,并强化故事中渗透的一些规则和品质。
同时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多到公共场所,如超市、游乐场,让孩子自己排队、轮流,表达个人需求并遵守社会规则,在体验中学习融入社会。
总而言之,我们要帮助“沸羊羊”既保持“捣蛋”的本性,又体味到做收放有度的“好孩子”的感觉,并在这种感觉中自信成长。
小小懒虫“懒洋洋”
很多孩子在刚上学时早上都想赖床,起不来,放学后拖拖拉拉就是不想写作业,敷衍了事,不仅学习懒散,而且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做,比如书包不背,被子不叠,桌子不擦,玩具文具不收拾,甚至连自己换洗的衣服也找不到……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懒羊羊”。孩子小时候原本对任何事都好奇,都想跃跃欲试,偏偏又是家长担心孩子添乱或做不好而加以阻止、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孩子便心安理得地等待家长的服务。爱因斯坦说:“勤奋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助产士。”聪明的家长应该学习“适当偷懒”,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养成勤奋的好品质。
Tipsl 大手拉小手
要想让孩子由懒散变得勤快起来,最开始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做,一方面树立热爱劳动的好榜样,一方面能适时提供合理的帮助,刺激孩子参与的兴趣和信心。比如采取“一人一半”分工协作的办法,只帮孩子穿一只袜子,扣两粒纽扣,整理房间时留下一半让孩子独立完成,这样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孩子容易接受。比如还可以进行比赛,看谁做得好、做得快,调动孩子的参与热情,让孩子知道只有勤练习才能获胜。开始时,家长可有意放慢速度,给孩子获胜的机会,体会成功感,当孩子掌握正确的方法后,再逐渐提高要求。
Tips2 一贯一致,持之以恒
还有一些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比较积极,热爱劳动,可回到家里却什么都不干。所以,家长要做到和学校的要求保持一致,除此之外还要有一贯性、持久性,不能因为怕占用学习的时间就降低要求,这样不利于孩子养成稳定良好的习惯,还会给孩子懒懒散散不认真做事留下借口。
Tips3 服思维的懒惰
孩子缺乏思考力,懒得动脑,家长的责任不可小瞧。孩子本来天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发问,但如果家长不注意合理启发和引导孩子主动思考,或者含糊其辞地敷衍,或者斥责制止,或者迫不及待就告诉孩子答案,那么孩子好不容易萌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硬生生被打压和泯灭了,思维不再活跃,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力也不再敏感,面对小学学习任务,自然也就开始产生退缩畏难情绪。
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抓住细小机会循循善诱,启发孩子动脑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鼓励孩子自己得出结论,即使是错误的结论,也要以赞赏的眼光、鼓励的语言欣赏孩子的探索,并给予进一步的指导。相信“懒羊羊”仍会变成聪明的”喜羊羊”。
磨磨蹭蹭“慢羊羊”
很多家长很头疼,因为家里有个磨磨蹭蹭的“慢羊羊”。穿衣服慢,吃饭慢,说话慢,写作业慢,整理书包更慢……“慢羊羊”让家长的耐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慢羊羊”和他自身的气质类型以及性格特点有关系,但也受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重要影响。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一家人围着他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再加上如今高科技物质条件,孩子们的游戏活动也越来越现代化、电子化,电视机和电脑游戏几乎成了现在儿童最主要的娱乐形式,孩子们俨然”遥控专家”,身体运动不协调,手越来越笨,动作也越来越慢。有的孩子说,我不是故意磨蹭,可我就是快不起来。
Tipsl 坚持规则
面对“慢羊羊”,家长虽然反复催促,甚至批评,但很少有家长能做到让孩子为他的“慢”负责。有的实在忍不住就包办代替了,有的则无限度包容,没有让孩子意识和体验到“慢”带来的后果,所以也不会产生“快”的欲望。比如规定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某项任务,如果完成不了就减少或者取消看电视或者玩玩具的时间。一般家长都会等啊等啊,最后早已超过规定时间了,仍然还满足孩子玩耍的要求。这样就不会有效果。家长一定要狠狠心,“自然后果惩罚”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发生转变。
Tips2 解放手脚和心灵
很多时候,孩子拖拉的问题来源于我们对孩子内心世界的无知或者误解,以及不当的教育。面对如今被繁重的学业压力和信息化工具所束缚的儿童,有专家曾提出”孩子在1O岁前应该做的32件事”,这些玩耍活动和游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秘密。
1.在河边草地上打滚。
2.捏泥团。
3.用面粉捏小玩意儿。
4.采集青蛙卵。
5.用花瓣制作香水。
6.在窗台上种水芹。
7.用硬纸板做面具。
8.用沙子堆城堡。
9.爬树。
10.在院子挖个洞穴。
11.用手和脚作画。
12.野餐。
13.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
14.用沙子“埋人”。
15.做面包。
16.堆雪人。
17.创作一个泥雕。
18.参加一次“探险”。
19.露营。
20.烘蛋糕。
21.养小动物。
22.采草莓。
23.玩丢棍棒游戏。
24.能认出5种鸟类。
25.捉小虫子。
26.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
27.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
28.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
29.在公园找10种不同的叶子。
31.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
32.和别人小小地打一架。
家长应该做的就是解放孩子的手脚和心灵,让他们感受身体的节奏,从根本上实现身与心的和谐,而不是盲目地往他们书包里塞各种练习本,送他们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并不停地催孩子:“快点!快点!”当你带着孩子重拾这些有趣的游戏时,家里的“慢羊羊”肯定会在欢呼雀跃中打开大自然这本奇妙的书,无比强烈地体会学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
编辑:cicy

上一篇:跟乱说“拜拜”

下一篇:入学前家长的4项心理测验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